後宅鎮

後宅鎮

後宅鎮是南澳縣轄鎮,是縣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的南澳島中部,東與隆東鎮毗鄰,面積43.5平方公里,人口4.3萬人。轄3個居委會和19個村委會。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27年縣城從深澳遷此。聚落呈混合狀分布,舊房多為“下山虎”灰木結構,新建房屋多為二層混凝土結構樓房。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鎮西部為丘陵區,高嶂山海拔587米,為縣最高峰,南北臨海,東部較平坦,向來是隆澳居民主要聚居地。經濟以漁業為主,鎮區在前江灣畔,面積0.75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下轄3社區15行政村,分別為:

後宅鎮 後宅鎮

社區:城南、 城北、城東、

行政村:北面村、 新鄉村、永興村、城西村、前埔埕村、光明村、南光村、宮前鹽村、黃花山村、羊嶼村、山頂村、龍地村、港畔村、宮前村、西山村。

後宅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交通

後宅鎮 後宅鎮

主要街道有隆澳路、中興路、海濱路、金龍路、東街、西街等。縣商業、經銷 、郵電、銀行分布於龍濱路兩側。有化工、繡花、漁網加工、五金修配、玩具等鎮辦企業。環島公路經此。

經濟

2017年,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1.17億元,首次突破11億元大關,比增11.59%,其中農業產值9.33億元、工業產值1.84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919萬元。農村人均收入11938元,比增16.75%。全年漁業總產量8.14萬噸,總產值7.1億元,比增4%。

歷史

後宅鎮 後宅鎮

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設協守漳、潮等處專駐南澳副總兵。翌年在隆澳築城, 與深澳、雲澳互為犄角。鎮境東部古稱隆澳,名源於前江灣畔隆眼砂澳。清《南澳志》載:“隆澳南北皆面海,南為大海,北為內海,南稱前江,北稱後汐,澳人讀汐若宅,故亦作後宅。”1914年南澳分設三區,隆澳為第二區。1946年析隆澳為隆東、隆西2鄉。1950年設隆西行政委員會;1952年置隆西鄉。1953年分隆西、西山兩鄉。1956年撤鄉屬南澳漁業公社。1960年成立後宅公社。1965年析設後宅鎮。1984年2月撤後宅公社,城區併入後宅鎮。

人口

總人口 41713
21215
20498
家庭戶戶數 11260
家庭戶總人口(總) 40975
家庭戶男 20663
家庭戶女 20312
0-14歲(總) 10807
0-14歲男 5591
0-14歲女 5216
15-64歲(總) 28142
15-64歲男 14561
15-64歲女 13581
65歲及以上(總) 2764
65歲及以上男 1063
65歲及以上女 170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858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