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塍

後塍

後塍建鎮始於何時,為何稱作“後塍”?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在編寫地名志時,經查閱古籍,終於找到確切依據,現後塍屬於張家港金港鎮。

起源

據《陳氏宗譜(崇本堂)》記載,明代萬曆年間,常熟陳少元兄弟三人來到江陰大橋鎮東(即今後塍鎮區),見沙灘衍沃,宜於稼穡,於是招募開墾,得良田數頃。乃繞田浚溝,溝曰陳溝,圩曰陳圩。又經數世蕃衍,陳氏人丁興旺,所居村落前後相望,時人便有“前陳”、“後陳”之稱。明末清初,住在後陳村的陳天益,見本村雖居民稠密,但地處鄉僻,貨路不通,購物不便,於是在村中開設糧店。由於生意興隆,人們競相效仿,逐步形成幾十家店面的小街道。隨著歲月流逝,集市漸旺,“後陳開(建)鎮,實肇於此”。康熙四十六年(1708)江陰知縣以陳天益建鎮有功,特贈匾額一方以示嘉獎。

發展

後陳建鎮後,由於鎮北江灘不斷積漲,引來大批移民開發,街市也迅速向北延伸。乾隆十七年(1752年)法水庵建成,後又建關帝廟,佛地勝景引來商機大發。後陳集市從此進入鼎盛時期。

清代同治(1862年)之前,史籍均稱“後陳”;同治之後,始改稱“後塍”。據後塍已故耆舊湯履道先生(原全國天主教協會副主席)講,同治年間,鎮上有“七君子”,文才過人,他們認為陳姓早已衰落,後陳更名勢在必行。經反覆斟酌,確定改“後”為“後”,改“陳”為“塍”。《說文解字》稱塍者大岸也,陳氏初來時居住長江岸邊,不失原意;“後”改為“後”,意為大岸兩側乃皇天后土、人傑地靈之處。這一改受到鎮上百姓尤其是外姓人贊同。至民國,官方行文均用“後塍”。“後陳”二字逐漸消亡,今人只能從現存古碑、古籍上見到“後陳”二字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