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唇基

兵蟻的後唇基與額相連,不易分出。 後唇基是口針中最粗壯的一根,端部尖銳,內壁凹陷成食物道。 卵巢亞中位,在睪丸前或兩睪之間,腹吸盤前或後。

後唇基

唇基又分為前唇基和後唇基兩個部分。後唇基硬化。橫條狀,中部常有縱縫。前唇基呈半透明白色梯形的柔軟膜質。兵蟻的後唇基與額相連,不易分出。

簡介

後唇基是口針中最粗壯的一根,端部尖銳,內壁凹陷成食物道。上顎是口針中最細的二根,雄蚊常無上顎,或有而比較短弱。下顎的構造比較複雜,各具有一根口針,一分節的須,口針端部尖銳,具有倒齒。下顎須分為4節,雄蚊的短小,雄蚊的約和喙等長。舌是一根細長扁平的口針,中央有唾液道,開口於針端。

相關資料

後唇科(Opistholebetidae)是扁形動物門、吸蟲綱、復殖吸蟲目的一科。

形態特徵:蟲體較小,扁卵形,口吸盤在體前端,口吸盤後面有一肌質肉環,稱口後環。咽發達,食道短或無,腸支簡單,伸達近體末端。腹吸盤在體中橫線以後,其周緣可圍有由體壁形成的體褶。睪丸並列或斜列於腹吸盤之前或之後,貯精囊包於陰莖囊之內。無外貯精囊。生殖孔中位或亞中位,在腸叉附近。卵巢亞中位,在睪丸前或兩睪之間,腹吸盤前或後。受精囊有或無,有勞氏管。卵黃腺濾泡圍繞在腸管周圍。子宮分布在腸管間。排泄囊囊狀或管狀,也有的呈Y形。

生活習性:寄生於海產魚類腸道。
主要種類:小卵後唇吸蟲(Opistholebesmicroovus)、中華異唇吸蟲(Heterolebessinensis)、無斑異唇吸蟲(H.immaculosus)、鯛異唇吸蟲(H.spari)、太平洋斑點吸蟲(Maculiferpacificus)、大亞灣斑點吸蟲(M.dayawanensis)、短鰭魚斑點吸蟲(M.aprioni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