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後印象派將形式主義藝術發揮到極致,幾乎不顧及任何題材和內容
。
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更加強調構成關係,認為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要表現出“主觀化了的客觀”。他們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時,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後印象派的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直接導致了結構主義的誕生。塞尚的畫甚至不顧及透視和人體解剖,只是用各種色塊堆積成一個個似是而非的形態;點彩畫派正相反。
後印象派嚴格來說並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派別,它主要是指印象派後的一些藝術家雖然曾經做過印象派的通路人,卻走上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他們的藝術理論和實踐都不同於印象派,他們不滿印象派過於客觀的描繪世界,停留於對物體表面光色的興趣上。他們主張表現藝術家的主觀世界,認為藝術應當忠實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無需與客觀真相完全一致,應當以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去改造客觀形象,表現主觀化的客觀。
代表人物及作品
印象派之後出現了與印象派的藝術主張不同,以塞尚、梵谷、高更為代表的另一種藝術主張,人們稱之為“後印象派”。後印象派不滿足於印象派的“客觀主義”表現和片面追求外光與色彩,轉而強調抒發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觀感情和情緒。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重視形、色、體積的構成關係,強調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要表現“主觀化了的客觀”。他們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後印象派的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塞尚
塞尚(1839~1906),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現代繪畫
之父。塞尚由畢沙羅介紹加入印象主義畫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他不拘泥於印象派的光色分析,為捕捉轉瞬即逝的自然現象而苦苦探索,確立了自己的藝術方法和風格。
塞尚的畫不顧及透視和人體解剖,只是用各種色塊堆積成一個個似是而非的形態;以秀拉,希涅克等人為主的點彩畫派正相反,其他代表畫家還有高更,羅特列克等。後印象派的雕刻直到1900年才出現。著名的雕刻家和作品有阿里斯狄德·麥友(Aristide Maillol)的《坐著的女人》、比利時雕刻家喬治·明(Geoge Minne)的《跪著的男孩》,他的作品在德國受到歡迎,影響了威爾漢·雷漢布魯克(Wilhelm Lehmbruck)的作品《站著的少年》。
塞尚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提出自然的物象都可以概括成圓柱形、圓錐形和圓球形等幾何形。自然對人類來說,主要不是平面而是深度,要重視表現自然景物的形體與結構上的關係以及色彩的層次推移。他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他非常善於用色彩處理畫面的空間感,作品中景物無論遠近,沒有模糊朦朧的地方,十分清新明快,同時又表現出了層次分明的遠近透視感和空間感。這種感覺不是由畫面上物體的透視線和構圖來表現的,而是由物體的色彩及色彩的相互關係表現出來。色彩代替了體積,顏色關係代替了明暗關係,他是在用顏色造型。我們知道,困難在於找到準確的色彩和色彩之間的和諧關係,塞尚則成功地克服了這一困難。
塞尚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他的靜物畫、風景畫及人物畫表現出了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了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與否,著重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大的整體關係。塞尚的作品不是盲從地去複製現實,而是尋求諸種關係的和諧。
塞尚這種對體積感和空間感的強調,對色彩的巧妙安排和運用,對物體造型結構的處理並有意識地採取變形手法等等,這些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對後來現代流派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所以,塞尚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
塞尚的代表作品有《靜物》《聖維克托尼爾山》等,《儒爾當的監獄》(1906)是他最後的作品之一。
梵谷
梵谷(1853~1890),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
,荷蘭人,家庭生活貧困,年輕時曾乾過許多職業,如美術商人、教師、傳教士等。年近30歲時,他才開始繪畫藝術的生涯。
由於他有過豐富的生活體驗,同勞動人民有著深厚感情,所以在他的藝術中熱衷於表現他們平凡而艱苦的勞動生活。早期的油畫作品多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描寫鄉村景色和人們的勞動生活,在色彩的表現上是以傳統的暗調子為主。1886年,凡·高來到巴黎,被印象派畫中那種奇妙熱烈的光色效果所吸引,並開始改變原有的畫法,以極大的狂熱投身於印象派繪畫色彩的表現和其他形式方面的實驗中去。從此凡·高的油畫開始明亮起來,多使用鮮艷和火辣辣的色彩,以及具有運動感的、連續不斷的、波浪般急速流動的筆觸,構成他繪畫的特色。他把所描繪的對象,當作表現自己熱烈激動的主觀感情的媒介、當作表現自己獨特藝術手法的媒介,以表達他的主觀感受和激情。他把印象派的藝術方法,尤其是在色彩和對事物的形體塑造上的方法,發展到更加獨立於傳統之外的地步。凡·高的藝術在他生前是不為世人所承認的,但是後來,人們慢慢地理解和認識了他的藝術創造。在他的作品中充滿著對善良、對美和對創作想像自由的渴望,他尤其被後來發展起來的“野獸派”和“表現派”的畫家們所接受,直至今天,凡·高仍然活在藝術世界中。凡·高的代表作品有:早期創作的作品《吃土豆的人》,後期創作的作品《向日葵》《星夜》及《郵遞員》等。
高更
高更(1848~1903),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他出生在巴黎,青年時當過船員、店員,後來他棄商從藝,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在繪畫的創作上。最初他是由印象派畫家畢沙羅引導走向印象派繪畫的道路。不久他便改變畫風,開始創造一種更偏重藝術家主觀幻想、更富於裝飾意味的風格。他厭倦繁華而充滿紛爭的都市生活,嚮往著純樸的自然和離群索居的生活方式。高更放棄富裕生活,離開巴黎,遠涉重洋,來到太平洋中部赤道以南的熱帶島嶼——塔希提島,開始探求他獨恃的藝術風格,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就是在這裡完成的。在這裡他找到了童年時代從母親那接受的,對土著民族很深的感情。高更用極大的熱情表現具有原始美的,未開發的熱帶大自然,表現遠離文明喧擾的,簡單純樸的土著人的生活。他採用近於古代埃及美術中莊嚴、平穩、安寧而富有圖案裝飾風格的藝術手法,並追求簡單、稚拙的粗線條結構形式。在色彩上,他從形式美感的要求出發,注重色塊之間的布局和整體效果,以主觀創造來加以安排,使色彩之間的關係簡化,多使用較純的色彩,追求一種跳躍性的或對比的諧和,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裝飾感。高更主張藝術家不僅要表現客觀自然,而且還要探求思想中神秘的內心,表現主觀的東西,所以他同塞尚、凡·高一樣啟發了一批現代流派的畫家。
簡析
後印象派不是印象派的後期。換句話說,後印象派不是印象派,而是與印象派本質不同的、在印象派之後產生的一個藝術派別。後印象派包括許多藝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梵谷和高更。後印象派的根本觀點是反對真實的表現自然界的光和色,主張真實地表現藝術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
塞尚在藝術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是西方現代派的第一位藝術家,被稱為‘現代派藝術之父’。塞尚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藝術觀點,這個觀點奠定了西方現代派的理論基礎。這個觀點就是,藝術不是真實的表現客觀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真實的表現藝術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塞尚作畫,不僅用眼去看,而且用心去感。繪畫不僅表現眼睛所看到的,更重要的是表現內心所感到的。賽尚作品《溫室里的塞尚夫人》,畫面描繪夫人的頭是橢圓形體,頸部、胸部和手臂是圓柱體,下身是圓錐體。圓形、半圓形、方形和菱形相互襯托,弧線、豎線、斜線互為交錯。這些色和線的交響,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刺激,一切是凝固的,富有“情感”的藝術表現。
在後印象派中,最重要的藝術家是梵谷。他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他自己以及他的生活、內心感受。他的作品,不論是靜物《向日葵》、人物自畫像《割了耳朵的梵谷》、室內畫《夜間咖啡館》,還是風景畫《星夜空》,都充滿了他對生命的熱愛,訴諸了他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僅是他的投影、他的分身,有時候甚至於赤裸裸地說明了他自己。梵谷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是他畫的《向日葵》,它在拍賣會上拍出了3990萬美元的天價。可是,這樣一幅作品的創作者在生前卻是貧困孤獨、終身坎坷。梵谷的藝術道路短暫而輝煌,他27歲學習繪畫,37歲去世。在短短的10年中,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里程碑式的、世界性的畫家。
在梵谷一生中,悲慘、痛苦、混亂和貧困與他如影隨形。他從27歲學習繪畫,很長時間並沒有獲得成功,沒有人買他的畫,甚至沒有人欣賞和讚揚他的畫。這不能完全歸結為觀眾的偏見,重要的是他沒有找到表現心靈的形式。轉折點發生在梵谷去世的前一年,即1888年,在這一年的2月,梵谷到了法國南方的阿爾,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地方。
梵谷說,藝術是自我心靈的表現。能表現梵谷心靈的就是阿爾天上的太陽。當他到了阿爾時,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天上鏇轉著檸檬黃色的大火球,懸在藍得耀眼的天空中,空中充滿著令人目眩的光。天空濃烈的藍色,那么凝重,那么深沉,甚至感到不是藍色,而是黑色,田野是最純粹的綠色,浮雲是潔淨的白色,大自然把黃、藍、綠、紅搭配得多么和諧!
梵谷面對令人目眩的色彩,產生了強烈的情感,推動著他不停的作畫,甚至使他忘了自己在繪畫。他在一封信中描寫了自己當靈感襲來時的創作狀態,他說:“感情有時非常強烈,使人簡直不知道自己是在工作……筆劃接續連貫而來,好像一段話或一封信中的詞語一樣。”總之,用色彩來表現情感,這是梵谷最重要的藝術觀點。
梵谷一生最重要的藝術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在阿爾炙烈的陽光下完成的,《向日葵》就是這期間的作品。《向日葵》不是傳統的描繪自然花卉的靜物裝飾畫,而是一幅表現太陽的畫,是一首讚美陽光和旺盛生命力的歡樂頌歌。畫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陽光下怒放,彷佛“背景上迸發出燃燒的火焰”。梵谷表現向日葵的手法,也是別出心裁,他採用了簡化的手法描繪物象,使畫面富於平面感和裝飾的意味。畫面以黃色和橙色為主調,綠色與藍色的細膩筆觸,勾勒出花瓣和花莖。籽粒上的濃重色點,具有醒目的效果。那大膽恣肆、堅實有力的筆觸,以不同的走勢,在明亮、燦爛的底色上找尋不同的結構與色調,把朵朵向日葵表現得光彩奪目,熱烈奔放,正如梵谷有著火一般熾熱的感情和強烈的藝術氣質。在作品中,梵谷以《向日葵》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有時甚至將自己比擬為向日葵。在他看來,地上的向日葵升到天上就叫太陽,天上的太陽落到地上就叫向日葵。你看,畫面上,向日葵那金黃刺眼的色彩,葵葉和花瓣像燃燒的火苗,那就是天上的太陽,也就是梵谷的心,梵谷的思想感情,梵谷的靈魂。向日葵、太陽、梵谷的心,三者是同一的。所以,當他畫向日葵時,不是客觀如實的描繪向日葵,他畫的向日葵就像燃燒的火,就像天上的太陽,那是他心靈迸發的感情。那些黃色的花朵艷麗得頹廢,彎曲的枝幹,快要凋零的花朵,展現了生命烘烘烈烈的過程,也預示著一朝繁華鼎盛之後,終將走向沉重的衰敗。從他的作品,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他對苦難的生活無奈,對殘酷現實的憤怒和對光明希望的無限渴望。梵谷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多次談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說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兩種構圖。他以12來表示基督十二門徒,他還將他建議成立的南方畫室的成員定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奧兩人,一共14人。 對於梵谷而言,向日葵這種花是表現他思想的最佳題材。一方面,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長,梵谷亦如向日葵般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或許,這畫恰恰是他悲劇性的短促一生的真實寫照。另一方面,向日葵苦追太陽的壯烈情操,有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志氣,恰如梵谷執著追求藝術的精神。
可悲的是,後印象派畫家都是在去世後很久才得到社會的承認。但是,他們共同開啟了現代藝術的大門,在他們的創作思想、藝術觀念影響下,二十世紀產生了現代主義藝術的諸多藝術思想,例如:野獸主義、立體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等。於是,西方繪畫的面貌被徹底地改變了,由客觀再現走向主觀表現。因此,可以說,後印象派畫家在西方繪畫藝術史上完成了一次壯烈的革命。
繪畫流派
西方美術史
14-18世紀 | |
19世紀 | 現實主義 · 巴比松派 · 前拉斐爾派 · 學院藝術 · 印象派 · 後印象派 · 新印象派 · 點描派風格 · 那比派風格· 綜合主義 · 象徵主義 ·哈德遜河派 |
20世紀 | 現代藝術 · 立體主義 · 表現主義 · 抽象表現派 · 抽象藝術 · 藍騎士· 達達主義 ·野獸派· 新野獸派 · 新藝術運動 · 包浩斯 · 荷蘭風格派運動 · 裝飾藝術運動 ·普普藝術 · 未來主義 ·至上主義 · 超現實主義 · 色面派· 極簡主義 · 裝置藝術 · 後現代主義 · 概念藝術 · 地景藝術 ·行為藝術 ·錄影藝術 ·新表現主義· 低眉藝術 · 年輕英國藝術家派 · 反概念主義 |
21世紀 | Relational art· Videogame art · 哲學星座原型批判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