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凱恩斯經濟學

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Post-Keynesian Economics),是基於凱恩斯的思想而成的一個經濟學派。

後凱恩斯經濟學

無內容

(一)後凱恩斯學派的形成和基本特點

2.後凱恩斯學派理論的基本特點
後凱恩斯主義反對新古典的微觀經濟理論,堅持凱恩斯的巨觀經濟理論,力圖使兩種理論進一步分裂。後凱恩斯學派在批判新古典綜合派的同時,積極闡明自己的論點。該學派在理論上基本特點為:
1)將凱恩斯的短期、比較靜態分析拓展為長期、動態化分析
(2)後凱恩斯主義反對新古典綜合派恢復傳統經濟學均衡分析方法
(3)強調收入分配理論
(4)批判邊際生產力分配論
(5)強調貨幣會導致資本主義經濟不穩定
(6)重視規範分析的方法
3.後凱恩斯學派地主要代表人物
後凱恩斯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瓊.羅賓遜、尼古拉.卡爾多、皮羅.斯拉法、盧伊季.帕西內蒂等人。

(二)後凱恩斯學派的價值理論

後凱恩斯學派的代表性價值理論是斯拉法的價值理論。斯拉法價值理論的貢獻,在於他嘗試著在建淵源於古典經濟學家和馬克思的價值分析方法。
在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們的著作中,剩餘是重要的概念。斯拉法認為,李嘉圖堅持了勞動價值論,但沒有解決統一價值標準問題,馬克思也沒有解決這一問題。新古典學派用“邊際效用”這個主觀概念來解釋價值更是錯誤,他自己編造的一套“標準合成商品生產體系”,簡稱“標準體系”,設計出一種“合成商品”來充當價值尺度,以為這就解決了李嘉圖的問題。
由“標準體系”可以得知利潤率工資之間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P118)R為剩餘產品相對價值,由它生產的技術條件決定。利潤率越高,工資就越低;反之,亦然。
斯拉法體系方程組說明:產量決定於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關係,而不決定於市場供求之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價格卻不決定於生產技術,而取決於資本家與工會之間談判所確定的工資、利潤之間的消長。
斯拉法還以他的商品價格理論體系表明,商品的價值最終是由勞動決定的。每中商品價格決定的方程都是勞動函式。商品都是由勞動和生產資料的結合生產出來的。後凱恩斯學派認為斯拉法的“還原”原理既堅持了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還解決了馬克思從價值到生產價格的“轉形”問題。

(三)收入分配理論

1.對新古典綜合派分配理論的批判
2.後凱恩斯學派的分配理論
斯拉法對於利潤率和價格相互關係所作的分析,以及由商品標準體系中推導出來的“不變價值尺度”,為後凱恩斯學派的分配理論提供了一個價值論基礎。
(1)羅賓遜的分配理論
羅賓遜增長模型為:(P124)
(2)卡爾多的分配理論
卡爾多在經濟成長模型中關於利潤國民收入中的份額和利潤率的公式總是有效的,具體表達方式為:(P127)和(P128)
(3)帕西內蒂的分配理論
帕西內蒂的經濟成長模型為:(P129)
(4)斯拉法的分配理論
(前面已經說明)
(四)經濟政策主張
後凱恩斯學派的經濟政策主張,是依據其收入分配理論提出的。他們主張:
1.改進先行稅收制度,實現收入均等化。
2.通過政府的福利措施,緩解“富裕中的貧困”的現象。
3.對投資進行全面的社會管制,克服經濟盲目增長,把經濟社會納入凱恩斯所構想的“長期充分就業長”的軌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