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漢字]

律[漢字]

律,lǜ,從彳(chi)從聿。記錄下來(聿)的行為(彳)準則。 律,意為標準、法律、規則、規範、榜樣、模式,表示約束防範,如律師等。律也是舊詩中的一種體裁,如五律、七律。我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樂音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也作姓。

基本信息

編碼信息

拼音:lǜ

部首:彳

部首筆畫:03

總筆畫:09

鄭碼:OⅨB

98五筆:TVGH

U:5F8B

GBK:C2C9

筆順編號:332511112

英文:law; restrain; rule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彳聿

漢字部件分解:彳聿

筆順編號:332511112

筆順讀寫:撇、撇、豎、橫折、橫、橫、橫、橫、豎

演變過程

律[漢字] 律[漢字]

基本釋義

lǜ ㄌㄩˋ

⑴法則,規章:紀~。法~。定~。規~。清規戒~。~師。

⑵約束防範:~己。

⑶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呂(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的六個管稱“呂”,後來“律呂”作為音律的統稱)。

⑷舊詩的一種體裁:~詩。

(5)模範,模式:千篇一~

(6)姓。

詳細釋義

律lǜ〈名〉

⑴(形聲。從彳(chì),聿(yù)聲。本義:法律;法令)

⑵同本義

(多指具體的規則、條文) [law]

律,均布也。――《說文》

出以律。――《易師》

律,法也。――《爾雅·釋詁》

天下既定,令蕭何次律令。――《漢書·高帝紀》

兵大律在謹,論敵察眾,則勝負可知也。――《商君書·戰法》

以律非故殺。――清·方苞《獄中雜記》

⑶又如:律則(律條);律貫(法律系統);律科(法令條文);律度(規矩,法度);律紀(紀律);律貫(指法律系統);律斬(依法斬決)

⑷律管,古代用來校正樂音標準的管狀儀器。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階。從低音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叫律,成偶數的六個管叫呂。統稱十二律 [a series of standard bamboo tuning pitch-pipes used in ancient music]

截竹為管謂之律。――蔡邕《月令章句》

⑸又如:律本(指黃鐘。黃鐘為十二律的開始,其他各律均由此推衍而相生,所以稱為律本);律管(律琯。用竹管或金屬管制成的定音器具)

⑹音律,樂律。古人按樂音的高低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temperament]

五聲六律十二管。――《禮記·禮運》

⑺又如:律尺(古代用以制定樂律的度尺);律呂(樂律的通稱);律均(古樂的十二律與五韻);律歷(指樂律和曆法)

⑻律詩的簡稱 [l黶hi]。如:律切(切合格律);律手(掌握格律的能手)

⑼佛教的戒律 [discipline]。如:律藏(佛教經典中關於戒律的著作的總稱);律儀(僧侶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儀則);律爺(小道士對師父的敬稱)

⑽古代爵位的等第 [grade in ancient rank of nodility]

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禮記·王制》

⑾指季節和氣候 [season and climate]

大地回春律,山川掃積陰。――陸游《春望》

(12)模式,模範:千篇一律。

律lǜ〈動〉

⑴約束防範 [restrain]

五伯兼併,而以桓律人。――《韓非子·難四》

抱持多反倒,威怒不可律。――李商隱《嬌兒詩》

一日,請權貴祗候乾清門,出聲無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義折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⑵又如:律人(約束他人);律身(律己)

⑶遵循 [follow]

勞知而不律先王。――《荀子·非十二子》

⑷擊 [beat;hit]

闇漠感突,上擊下律。――枚乘《七發》

律lǜ〈形〉

⑴高 [high]

南山律律。――《詩·小雅·蓼莪》

⑵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樣子);律魁(高大的樣子)

常用詞組

律己

lǜ jǐ

[be strict with oneself;govern one's own conduct] 克制、把握防範自己

律己要嚴,對人要寬

律例

lǜ lì

[code and case law;Halakah] 法律和判例。補充成文法律的猶太口傳法律或成文和口傳法律的總稱或任何特別法律,或法律古抄本說明的總體

律令

lǜ lìng

[laws and decrees;command;order] 律度法令;法規

律師

lǜ shī

[lawyer;solicitor; attorney] 在案件中為委託人辯護、代理訴訟及處理平常法律業務的人員

律詩

lǜ shī

[lushi,a poem of eight lines] 中國舊詩體裁之一,形成於唐朝,每首詩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韻,三四兩句、五六兩句要對偶,字的平仄有定規,有五律(五個字一句)、七律(七個字一句)兩種

律條

lǜ tiáo

法律條文

⑴[legal articles]∶法律條文;有制約作用的條文

觸犯律條

⑵[norm]∶泛指準則;法則

做人的律條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部】 律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6

《唐韻》呂戌切《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嵂。《玉篇》六律也。《廣韻》律呂也。《說文》均布也。十二律均布節氣,故有六律,六均。《爾雅·釋器》律謂之分。《注》律管,所以分氣。《前漢·律曆志》律有十二,陽六為律,隂六為呂,黃帝之所作也。黃帝使泠綸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隂,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閒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以生之,是為律本。《後漢·律曆志》殿中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靈台用竹律六十日如其歷。《史記·律書注》古律用竹,又用玉。漢末以銅為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禮·王制》考時月,定日同律。

又《爾雅·釋詁》法也。

又常也。《注》謂常法。《正韻》律呂萬法所出,故法令謂之律。《管子·七臣七主篇》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釋名》律,累也。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左傳·桓二年》百官於是乎鹹懼,而不敢易紀律。

又軍法曰律。《易·師卦》師出以律。

又書曰律。《前漢·法志》蕭何攟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晉書·法志》秦漢舊律起自李悝。悝著網捕二篇,雜律一篇。

又以其律具其加減,是故所著六篇而已。

又爵命之等曰律。《禮·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疏》律卽上公九命,繅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之等,是也。

又《爾雅·釋言》述也。《禮·中庸》上律天時。

又《爾雅·釋言》銓也。所以銓量輕重。

又理髮曰律。《荀子·禮論篇》不沐則濡櫛,三律而止。《注》律,理髮也。

又詩律。《杜甫·遣悶詩》晚節漸於詩律細。

又戒律。《佛國記》法顯慨律藏殘缺,於是以弘始二年至天竺,尋求戒律。

又《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注》蜀人呼筆為不律也。

又斛律,耶律,複姓。《姓譜》斛律,代人,世為部落統軍,號斛律部,因氏焉。耶律,遼之後。

又《韻補》與嵂通。《詩·小雅》南山律律。《司馬相如·大人賦》逕入雷室之砰磷鬱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考證:〔《左傳·桓二年》百官於是乎畏懼,而不敢犯紀律。〕 謹照原文畏改鹹。犯改易。〔《禮·王制》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疏》律卽上宮九命。〕 謹照原文宮改公。

書法

“律”字書法 “律”字書法

律的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