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諸友不至

待友不至,其心情就是焦灼、抑鬱,這首詩便是在這樣的心境下寫的。詩的前兩句是對朋友的抱怨,表現的正是一種焦灼的心情,中間四句表現出對朋友的情誼。王守仁好飲,但因與朋友有約,而不願一個人隨隨便便的就喝醉,他對朋友(從詩中可以看出等待的朋友就是他的學生)的不守時提出了批評,認為作為朋友應該重情重義,隨時等候喚招。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待諸友不至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學體裁】七言詩

作品原文

待諸友不至

花間望眼欲崇朝①,何事諸君跡尚遙②。

自處豈宜同俗駕,相期不獨醉春瓢③。 

忘形而我雖多缺④,義重師生可待招。

自是清游須秉燭⑤,莫將風雨負良霄。

作品注釋

①欲崇朝:等待了將近一個早上。

②跡:身影。

③春瓢:酒。

④秉燭:拿著點燃的蠟燭在夜間遊玩,指及時行樂。出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作品譯文

在花間等待朋友望眼欲穿將近一個早上,是什麼事使你們的身影還看不到。

我一個人待著怎么可以隨隨便便,定了相會的時間不能夠獨自喝醉呀。

忘形時你我雖然有許多不是,但情義深重師生間隨時都等候喚招。

就算是清游也應有李白秉燭夜遊的情緒,莫要在風風雨雨中辜負了良霄。

作品簡析

待友不至,其心情就是焦灼、抑鬱,這首詩便是在這樣的心境下寫的。詩的前兩句是對朋友的抱怨,表現的正是一種焦灼的心情,中間四句表現出對朋友的情誼。王守仁好飲,但因與朋友有約,而不願一個人隨隨便便的就喝醉,他對朋友(從詩中可以看出等待的朋友就是他的學生)的不守時提出了批評,認為作為朋友應該重情重義,隨時等候喚招。在詩的結尾,作者寄語他的學生朋友,希望他們珍惜時光。作者的這一思想使詩的意境得到升華。這首詩語言平直,沒有陳詞濫調,展現了作者的藝術風格。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二十八歲參加禮部會試,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廣東等地爆發民亂,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啟用,並平定了寧王等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學大師,著有《傳習錄》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學說的集大成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