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明太祖北征
明太祖北征或稱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針對北元的八次軍事行動。主要包括:1370年(第一次北伐) 、 1372年(第二次北伐) 、 1380年...
背景 過程 評價 -
明朝征安南之役
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屬地,五代以後,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餘里,...
動亂多事的安南 陳天平之死和南征決策 張輔首次征服安南 兵連禍結的安南 -
明征安南戰爭
明徵安南戰爭又稱明越戰爭、明入越戰爭,越南稱為明與大虞戰爭(越南語:Chiến tranh Minh - Đại Ngu),指的是明成祖派軍征服越南胡朝...
背景 起因 過程 結果 評價 -
忠孝軍
忠孝軍是金朝晚期抵抗蒙古軍的一支勁旅,由在蒙古侵略過程中投附金朝的各族組成,包括畏兀兒、乃蠻、羌、渾及中原被俘逃來的漢人。忠孝軍的歷任首領有完顏陳和尚、...
軍隊結構 成立背景 民族成分 戰術問題 軍紀問題 -
飛虎軍
宋孝宗後期,南方頗多盜賊,而戍軍不堪用,調撥大軍弊大於利。在淳熙四年,政府就曾經提議“江西、湖南多盜,諸郡廂、禁軍單弱。乞令兩路帥司,各選配隸人置一軍,...
創置原因 創置過程 軍隊編制 軍隊紀律 軍隊花費 -
脅斂
詞語信息 詞語 脅斂 拼音 xié liǎn 注音 ㄒㄧㄝˊ ㄌㄧㄢˇ 引證解釋 強行征斂。《元典章·戶部十·軍兵稅》:“所在官吏,不時下鄉,言要打量軍戶地畝,以此為名,脅斂財物。” ...
-
橫斂
拼音 hénɡliǎn 橫斂(橫歛)解釋 亦作“橫歛”。謂濫征捐稅。《新唐書·劉晏傳》:“琇後以尚書右丞判度支,國無橫斂而軍旅濟。”宋何薳《春渚紀聞·徐氏父子俊偉》:“時蔡京當國,方引用...
拼音 橫斂(橫歛)解釋 -
張文軍[學者型書法家]
張文軍,陝西紫陽獅子寨人,現居北京。著名書法家,學者,詩人,藝評家,社會活動家,書畫經紀人。現任全國敬老書畫院常務院長、藝術總監,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
人物簡介 師承名家 書畫風格 社會職務 榮譽獎項 -
《神策軍碑》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神策軍碑》為楷書,刻於唐會昌三年(843年),乃柳公權晚年所書。原立於長安宮廷禁地,現藏國家圖書館。唐武...
簡介 歷史記載 內容介紹 歷史沿革 流傳過程 -
宋征輿
宋征輿(1617—1667),字轅文,號直方,上海松江人,詞人。與陳子龍、李雯並稱“雲間三子”。明末諸生(俗稱秀才),明亡後先後考中清朝舉人、進士(順治...
宋征輿 宋征輿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