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兀良哈之戰,明代兀良哈部占據朵顏、福余、泰寧3衛。正統年間,3衛雖陽為朝貢,但屢襲遼東、大同、延安等地。明英宗惡其反覆,於九年(1444)正月,命成國公朱勇偕吳克忠出喜峰口(今河北遷西北);徐亨出界嶺口(今撫寧北);馬亮出劉家口(今灤縣南);陳懷出占北口(今北京密雲東北),諸將各率萬人,分路往攻兀良哈。明軍分於富峪川、上河、黑山、虎慶山等獲勝,奪回被其掠走人畜。
相關詞條
-
兀良哈三衛
兀良哈三衛又稱朵顏三衛簡稱兀良哈。明太祖在大寧地區設北平行都司,封十七子朱權為寧王鎮守。藍玉平納哈出後,當地蒙古諸部皆降,1389年設定三衛。宣德五年後...
歷史沿革 南遷 宗教因素 -
兀良合台
兀良合台(Uriyangqatai;1201—1272年)。蒙古帝國名將。開國功臣速不台長子,蒙古兀良哈部人。早年曾充當成吉思汗的怯薛軍。因是功臣世家,...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歷史評價 家族成員 史籍記載 -
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又稱和林、和寧。是在草原深處克烈部或回鶻都城的基礎上創建的蒙古帝國首都,元朝嶺北行省首府,13世紀中葉世界的中心,地緣位置極為重要,有所謂“天策...
城市介紹 地理環境 歷史背景 地緣價值 構築和布局 -
永樂北征
永樂時期,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各部雖然相互爭戰不休,但勢力仍然強大,對明朝北邊依然構成嚴重的威脅。永樂皇帝於1410年,集結軍隊180萬人,開始了對蒙古侵略...
歷史背景 五次北征概括 永樂親征的作用和貢獻 -
潭州之戰
潭州之戰是指公元1275年,在忽必烈滅宋之戰中,知潭州李芾守潭州(今湖南長沙)抗擊元軍的作戰。潭州之戰,宋軍在孤立無援,守兵又少,依靠將士用命、軍民一心...
概述 戰爭經過 歷史點評 -
潭州之戰[元代潭州之戰]
潭州之戰是指公元1275年,在忽必烈滅宋之戰中,知潭州李芾守潭州(今湖南長沙)抗擊元軍的作戰。潭州之戰,宋軍在孤立無援,守兵又少,依靠將士用命、軍民一心...
概述 戰爭經過 歷史點評 -
明太祖北征
明太祖北征或稱明太祖北伐是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針對北元的八次軍事行動。主要包括:1370年(第一次北伐) 、 1372年(第二次北伐) 、 1380年...
背景 過程 評價 -
蒙古滅大理之戰
蒙古滅大理之戰是1252年(蒙古憲宗二年、大理天定元年)至1254年(蒙古憲宗四年、大理天定三年),在蒙哥攻宋之戰中,蒙古宗王忽必烈率軍攻滅大理國的遠程...
歷史背景 戰役前奏 戰役過程 戰役結果 戰役評價 -
明太祖第八次北征沙漠之戰
明太祖第八次北征沙漠之戰指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對塞外故元進行的第八次進攻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