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比爾特卡車

彼得比爾特卡車

彼得比爾特卡車為彼得比爾特卡車公司所製造,公司1939年成立,是一個製造中型至重型卡車的美國製造商。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的丹頓。(型號為389的是《變形金剛》中擎天柱的原型車)。彼得比爾特卡車是在彼得比爾特車廠,工人忙著建造387型卡車,這是道路之王,用於拖拉重達36噸的交通工具。

基本信息

公司歷史

在二十世紀初,在塔科馬和華盛頓的複合地板製造商彼得曼遇到了一個木材物流的問題:他無法及時地從森林裡運回木料至製造工廠。他尋求改善:使原木順著河流而下或者用蒸汽機和馬拉著走。但是彼得曼知道:如果它能夠

Peterbilt 389Peterbilt 389
發名出新的卡車技術,問題就可以被解決。彼得曼開始組裝舊的軍用卡車,並改進技術。在每一輛車上,使用了以電池啟動器,取代了曲柄,後來很快彼得曼便購買了在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的Fageol汽車,來制定做卡車需要的底盤。Fageol在1932年接管,但是隨後在1938年到來的經濟大蕭條是他的資產價值幾乎為零。彼得曼隨後收購了倒閉的卡車製造商。他製作了兩個鏈式傳動的卡車,但不很成功。1939年,彼得曼開始向公眾銷售自己的卡車。同時這也代表著彼得比爾特公司的真正成立。

主要車型

200/265:基於大眾/曼卡車G90的小型卡車,直至今日大眾仍在巴西工廠生產
260/334:用於高速公路,在1939-1941年間生產
270/334/345:用於高速公路,用來取代269/334,在1941-1949年間生產
354/355/364:重型卡車,在1941-1949年間生產
280/350:經典的“鐵鼻子”卡車,帶有獨特的循環型前擋泥板和直瀑型隔柵
281/351:1954年-1976年間生產的卡車,在電影《決鬥》中出現,電影中的車是1960年的281
282/352:用來取代281/351,增加了傾斜式駕駛室
359:第一款長鼻子常規彼得比爾特。起初只作為清障車使用,後再1972年,獨特的“克爾維特”面板加入,而1100獨特的駕駛艙壁式的車門沿用至今
346:第二稀有的彼得比爾特,只產有10輛
348:彼得比爾特第一款使用玻璃纖維罩的卡車,使用了傾斜的引擎蓋,增加了視野
353:1973年的彼得比爾特,取消了351上的台式擋泥板
387:看上去很像353,最初設計為拉煤車,擁有了更大的保險槓,整車也更重
362:1981年取代了353,是當時的旗艦車型,擋風玻璃上有三條雨刷
372:彼得比爾特最注重空氣動力學的平頭大卡車,第一款油耗在10+MPG
377:注重了空氣動力學的大燈和擋泥板
357:很像378,但是多用於重載、重型施工建設等
379:彼得比爾特在1987-2007年間的旗艦,重新設計了車門,乘客門安裝了更大的駕駛窗,有了更好的視野
387:與其他彼得比爾特不同,387臥鋪被安裝在了車頂,整車車架也被重新設計
386:只是比387便宜一點
389:在2008年正式取代379,成為新的旗艦,(《變形金剛》中,擎天柱原型車就是389)
320:彼得比爾特中設計最老的平頭,多用於市區間走走停停的垃圾車
210/220:彼得比爾特的平頭中型卡車
587:全新的設計,更大的空間,增加了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和臥鋪
579:全新旗艦,內飾更豪華,更注重空氣動力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