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
根據日本富士電視台系列的節目“軼事泉水 ~好棒的冷知識~”里說明,彼得潘不為人知的秘密,據節目人員他們找到貝瑞博物館裡的一位叫比爾·達令(Bill Darling)的人解釋道,貝瑞在他初版的小說里寫著,原文:“When they seem to be growing up,which is against the rules. And Peter was killing them off vindictively as fast as possible。”(當孩子們長大了,那就違反了永無島的規則,彼得會以最為惡毒的報復心態,快速的殺了那些長大的孩子們。)
之後比爾·達令的補充他的想法,就說彼得可能第一先用他隨身的匕首殺死了長大的孩子們,又或是像鐵鉤船長的右手被鱷魚被吃掉一樣,長大的孩子們被鱷魚吃掉,彼得卻視而不見,又或是他與小仙子叮克貝爾聯手,讓長大的孩子們飛上天,然後又讓他們掉下摔落致死。這就是為什麼彼得潘的朋友都是小孩子,而沒有年長的朋友。
由於有這些負面的情節,會讓後來的孩子對彼得潘有著負面的影響,因此後來的譯著和再版著把這些情節都被刪掉而替換了。但主要是原作小說彼得與溫蒂里,頁數超過300多頁,為了讓看圖說故事的孩子們而精簡內容,而這部份又讓孩子們感到錯愕,所以這個部分被刪除了。
永遠哀傷
彼得·潘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他永遠也長不大。
彼得·潘永遠呆在永無島上,呆在他的童年裡面。而且他會飛,每個人都疼他,所以他任性得一塌糊塗。他總是傷害愛他的人,他從來就不考慮別人心裡是否難過。
“眼看麥可就要墜到海面上了,彼得·潘才飛快地衝下去,一把抓住他。彼得·潘這一下幹得可真漂亮,但是他總是等到最後那一瞬間才去救人,而且,他好像是在故意炫耀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專門為了救人。”
他就是這樣一個驕傲而任性的孩子,他又傷害他的朋友們了。
“愛的背面是什麼?”
“是恨。”
“不是,是遺忘。”
彼得是個經常忘記別人的人,或者說他從來就沒有去愛過別人。
“既然他把那些事情忘得那么快,”溫蒂深思地說,“怎么指望他能一直記住咱們呢?”
真的,有時彼得飛回來的時候,就不認識他們了,至少是認不清他們了。文蒂看清了這一點。“無論是白天還是別的時候,彼得飛過來看見他們的時候,眼裡竟流露出努力辨認的神色。有一次,溫迪不得不向他喊出自己的名字。”
他需要大家對他的愛,他可以在那些愛裡面任性地撒嬌,就像個在雪地上撒野的孩子,可是他卻不愛別人。或者說得更悲哀一點,他不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一個失去愛別人的能力的人是悲哀的。安妮不輕易地去愛別人,因為她被愛情的宿命割傷了一條很大的傷口。可是彼得純粹是因為幼稚,因為他任性的自私。於是所有愛他的人都感到難過,為他傷心,包括溫迪,包括那個為他嫉妒溫迪為他去死的小仙女丁卡,包括印第安公主虎蓮,包括永無島上的孩子們,以及那些甘願讓彼得騎在自己的尾巴上玩耍的美人魚們。他們都覺得彼得·潘是個可憐的孩子。
“島上的孩子的數目時常變動,因為有的被殺,或者其他緣故,他們眼看就要長大的時候——這是不合乎規定的,彼得不允許他們長大,於是彼得就把他們餓瘦了,直至餓死。”
“我虎蓮是講義氣的”,美麗的公主說,“彼得·潘救了我的命,我就永遠做他的好朋友,我絕不讓海盜來傷害他。”這在虎蓮公主一方,是處於感恩和禮貌,但在彼得看來,這是他應得的報答。於是,他往往居高臨下地說,“很好,很好,彼得·潘說了”。每次他說“彼得·潘說了”的時候,就是讓對方閉嘴。“彼得不允許孩子們的模樣有一丁點像他。”一個太愛自己的人往往不知不覺地就傷害別人了。
彼得·潘傷害了別人,但從某個意義上講,彼得是無心的。彼得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口是心非。這也說明了他真的僅僅是個孩子。溫迪要走了,孩子們要走了,可是彼得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他依舊在有口無心地吹他的那支破笛子。大家都叫他一起去找媽媽,可是他不,“你們去吧,我才不去呢,真見了她,她一定又要盼望我長大了,我才不想長大呢,我要永遠做個小孩子,永遠玩耍”。“孩子們走了以後,他還快樂地吹了一會兒笛子呢。當然,這只是在掩飾他的難受,證明自己對朋友們對溫迪的離開滿不在乎。他決定不吃藥,為的是氣一氣。溫迪然後他不蓋被就躺在床上,也是為了要惹溫迪生氣。平時,溫迪怕他著涼,總是將他塞進被窩裡。他難過得差點哭出聲來,但是他忽然想到,如果自己笑起來,溫迪說不定多么生氣呢。於是他就笑起來。”
彼得是個哀傷的孩子,書裡面有很多地方都讓人心疼了。比如在環礁湖上,彼得、溫迪都受傷了,都飛不動了,這個時候黑色的潮水漲了上來。這時候飄過來一隻風箏,於是彼得惡狠狠地叫溫迪爬到風箏上去,別管他。可是等溫迪走了,彼得也害怕了。美人魚圍著他轉,可是她們也沒有辦法。灰白的月光射向水面,射到水裡。於是他一邊聽著全世界最哀傷的聲音——人魚唱月,一邊勇敢地對自己說:死,是最偉大的冒險。
比如還有彼得對溫迪說的話,他說:我原來也一直以為媽媽會一直開著窗子等我,於是我就在外面玩了兩個月,又玩了兩個月,再玩了兩個月,然後我飛回家。可是窗戶已經栓住了,媽媽已經把我全忘記了,我的床上睡著一個小不點。
後來溫迪和孩子們飛回了家,窗戶還開著,家裡歡樂極了。可是彼得在玻璃窗外面,他不能進去。彼得有別的小孩子享受不到的快樂,可是,這種玻璃窗內的快樂,他永遠也享受不到。
這個哀傷的孩子,希望他有一天也能長大。
人物評價
永遠長不大
人永遠拒絕不了長大。當你不是一個孩子時,你就會失去了你的想像力,你的身軀會變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單純的東西會漸漸被忘卻,只剩下世俗的紛擾。
永遠不要長大,這是一個孩子童話般的夢想。每一個孩提時擁抱過童話的人心底都曾存在過一個彼得潘,可是他最終會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從你的心中淡去,小說體現了成長的無奈和一種人生的必然。
這是最好的結局吧,就象溫迪自己認為的。畢竟,作者還是留下了新的希望,溫迪的孩子們繼續跟著彼得潘飛到永無鄉去,儘管一個個孩子總要長大,孩子的夢想卻世世代代,傳承不息。
也好吧。早已長大的大人們也只能這樣相信。雖然還是忍不住有些惆悵。
“邪惡的海盜船長虎克對他說,你可愛的溫迪最終還是會離開你。他從天空墜落,無力抵抗,此時他的心中充滿憂傷。彼得潘的形象仿佛是代表了人們心中的理想想法:如果可以的話,永遠都不要長大。因為成人的世界有太多紛擾,意味著要失去換來成長。”
虎克船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現實社會,他有著殘酷而現實的靈魂。而這些和彼得潘所認為的一切都是矛盾的,所以他才會想要去對抗他。所以無論是胡克船長還是文中的任何一處,無不在描述著童年的美好,還有成長和現實的衝突。這種衝突人們無法去避免,只能無奈地去接受,所以人們還能感受到書中那種快樂里淡淡的惆悵。
說虎克的真實身份並不是說他在小說外現實中的身份,而是他在小說中的真實身份。可能在他成為海盜前,他是一所有著所謂良好風氣,並且極其著名的學校的學生。作者通過描寫虎克的行為,來突出在他少年時所受的教育風氣。作者把這種風氣以虎克船長這樣反面的人物表現出來,確實有否定作者當時所在年代教育形式的意思。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學校,社會,這些都是成長的一部分,虎克船長也曾是一個天真的孩子,但是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他被現實(如學校、社會)逐漸改造成了一個這樣的人,可以說,這也是從側面突出了成長的悲哀。所以,無論是作者怎樣寫,他還是離不開他想要表達的主題的,一切都是關於成長。
巴里在劇中虛構了一個會飛的、不願長大、也永遠不會長大的小男孩彼得·潘。他天真活潑、疾惡如仇、勇敢而富於犧牲精神。作者還虛構了一個故事發生的地方——夢幻島。那裡,有孩子希望出現的各種“人物”:仙子、人魚、印第安人、海盜、野獸和夢幻鳥。在那個用蘑菇當煙囪的地下之家,生活快樂無憂。彼得與海盜,海盜與紅人之間的“大戰”,鮮明地烙著兒童打仗遊戲的印證。巴里正是通過奇妙的夢幻島和不肯長大的男孩彼得·潘這樣的童話形象深情地告訴人們: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樂章,珍惜可貴的童年時代,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那僅僅屬於他們的歡樂。由此,也可以窺見作家對自然、純樸天性的熱情召喚。
彼得·潘給小姑娘溫迪和她的兩個弟弟麥可和約翰身上撒了仙粉,於是他們一起飛到夢幻島上。歷險故事連連不斷(美人魚的礁湖等),“永沒有枯燥乏味的時候”。彼得·潘和同他一道飛到夢幻島上的孩子們,在那裡遇見了上述童話人物。由於終年海盜詭計多端、處處作祟,海島無寧靜之。儘管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勇敢的彼得·潘還是想出妙計搭救了夥伴們。
彼得·潘和小姑娘溫迪分別時,答應每年春暖花開之時來看望她。後來溫迪長大出嫁了,彼得·潘又與溫迪的女兒玩,又把溫迪的女兒帶到那個奇妙無比的夢幻島上,溫迪的女兒長大出嫁後,又把溫迪的外孫女找去作伴。
彼得·潘這個形象是永無盡止的遊樂、永恆童年、永不衰老的精神象徵。《彼得·潘》將荒誕幻想、仙人故事、驚險情節,運用性格刻畫、心理描寫、諷刺和幽默等手段紡織在一個小小的故事裡。它既像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馬戲,又像一首狂想曲,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