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彼得·伊維奇·柴可夫斯基
具體內容
彼得·伊維奇·柴可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生於沃特金斯克。早年學習法律,後在法務部任職,23歲入新成立的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從安東·魯賓斯坦學習作曲,畢業後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1877年一次失敗的婚姻使他身心處於嚴重崩潰的邊緣。喜愛柴科夫斯基音樂的富孀梅克夫人的慷慨資助,使他得以赴義大利、巴黎和維也納旅遊,並放棄教學專事作曲,他與梅克夫人約定永不見面,他們留下的上千封通信成為研究柴科夫斯基的珍貴資料,19世紀80年代他已達到事業的高峰,作品在整個歐洲上演,然而憂鬱情緒日漸。1893年在彼得堡指揮他的《第六交響曲》首演,數日後突然逝世。
在同時代俄國作曲家中,柴科夫斯基是涉獵西方音樂體裁最廣泛的,並且吸取了許多西方的音樂形式語言傳統經驗。雖然他有時也採用俄羅斯民歌音調,但是在作品題材和音樂風格上,並未刻意追求民族化和民間性,因而被認為是與五人團的民族主義相對立的世界主義者。但是作為一個俄羅斯人,他的音樂充溢著自然流露出來的俄羅斯民族氣質。
柴科夫斯基在五人團影響下寫了一批標題性管弦樂作品:幻想序曲《羅米歐與朱麗葉》、交響幻想曲《暴風雨》、《里米尼的弗蘭切斯卡》、《1812序曲》、《曼弗雷德交響曲》等。柴科夫斯基像孟德爾頌所做的那樣,堅持在古典奏鳴曲式快板的呈示、發展、重述的三部結構中表述他的音樂思想。他的音樂語言不是描繪性的,在《羅米歐與朱麗葉》中,他是以高貴的勞倫斯神父、兩家族的世仇和兩位青年的愛情三個方面來概括出這部莎士比亞戲劇的。
柴科夫斯基最出色的創作體裁是交響曲。他在第四、五、六交響曲中確立了自己浪漫主義交響曲風格。他以這種宏大的器樂形式哲理性地表達普通人的精神歷程,命運的重壓、痛苦、歡樂、憧憬,難以排解的憂鬱,一系列情緒對照構成心理的戲劇。這些既顯露出作者個人的生活體驗,且不失人類精神的典型意義。音樂中熱情、坦誠和濃重的憂鬱感人至深。語調般明顯起伏的親切旋律,高旋低回的摸進,從細緻入微的樂句到壯麗高潮的磅礴戲劇性氣勢和精彩的配器都是其音樂魅力所在。
柴科夫斯基的歌劇《奧涅金》和《黑桃皇后》以細緻刻劃人物內心見長,旋律具有俄羅斯抒情浪漫曲的特徵,樂隊以交響手法烘托戲劇高潮。其他主要作品還有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b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和鋼琴套曲《四季》及一百多首藝術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