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一世的東方智慧妙要:儒的思想

出版社: 與人為善 道不遠人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平裝: 24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204109425
條形碼: 9787204109425

內容簡介

《儒的思想》是影響一世的東方智慧妙要之一,由高麗紅編著。
《儒的思想》講述了:儒家學說為古人提供了一個人立身處世應有的正確觀點。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葛雲飛、馮子材等愛國將領,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為後世所傳頌。
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派,對我國兩千多年的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其作用不可低估。
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歷經數千年內憂外患而能保存、延續和發揚光大,與孔子仁學結構的長處不無關係。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的思想不僅僅體現在他們所創作的經典著作以及後世對其作出的評價中,更多地體現在他們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

目錄

學而不倦
宰相設宴
母命難違
公正為官
孝子葬母
賢士求禮
武樂與樂
為國盡忠
苛政猛於虎
治國良策
心繫祖國
樂之不同
良禽擇木而棲
仁者愛人
坐懷不亂
琴的學問
因地制宜
不卑不亢
功虧一簣
挑撥離間
智者西行
人不知而不慍
以死進諫
假傳聖旨
心繫天下
懷才不遇
公道在人心
謹記歷史
一諾千金
治國方略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五十步笑百步
正義之戰
君子遠庖
非不能實不願也
緣木求魚
有恆產者有恆心
外交之道
與民同樂
審時度勢
為民而戰
聽從民意
善待百姓
點滴累積
虛偽的丈夫
真誠待人
何謂廉潔
無規矩不成方圓
興國之道
因善施政
謹慎術業
與人為善
攻心為上
君子擇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禮賢下士
受與辭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奢靡不是孝道
取財有道
此一時彼一時
言必稱堯舜
英雄不問出處
妾婦之道
人心向背
居仁於心
通權達變
凡事有度
人獸有別
傷廉
崇尚德操
互敬互愛
君子上當
君權民授
德才兼備
知人論世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求同存異
持之以恆
捨生取義
君子與小人
自尊與尊人
禮與行
戰爭與和平
富國與仁義
恰到好處
以鄰為友
集思廣益
生於憂患
忠孝有道
白龍報恩
崇尚誠信
勞動的價值
與時俱進
中庸之道
悟道要深
道不遠人
知其所止
真誠至上
心誠則靈
生命不息、真誠不已
明哲保身
寓學于樂
返璞歸真
愛的本能
知人與被知
齊人以禮
人身的軌跡
孝之精髓
心中有孝
過去、現在、未來
迴避無謂的爭鬥
去除枷鎖
沉默是金
求知者
信信疑疑
溝通的力量
面向未來
人不可去“仁”
善於鬥爭
給人性上彩
熟知並非真知
六正六邪
言傳不如身教
回家
內疏而外親
無言的道
遊戲人間
萬物歸一
取信為先
見賢思齊
社會需要禮
最窮的富人
貴在自知
聆聽與表現
與世界對話
提升自己的境界
閒靜的價值
領受與快樂
人畏懼什麼
自欺欺人
堂堂正正做人
老翁捉蟬
以身作則
順應天命
萬物皆備於我
人性本善
先富後教
立志高遠
忙碌的價值
求知不必若渴
公孝兩全
愛而不敬
因材施教
誠心向學
當務之急
恢復完整的自己
避開成見
完整的自己
人能弘道
哲人的快樂
盡信書不如無書
再作馮婦
失望的賢士
困境中生存
賢士的自我評價
廣傳仁惠之心
奸人當道
正名的重要
衷心的誇獎
內憂外困的魯國
重回家鄉
直言陳事
無聲的抗議
禍起蕭牆
戰勝的勝負之論
桃李滿天下
修書治典
萬世師表
晚年的不幸
以麒麟自喻
賢人辭世
青史留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