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為省、荊門市和鍾祥市首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近年來,在市、鎮兩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彭墩村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大力開展文明新村創檢活動,村級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短短一年時間裡,該村的主導產業已基本形成,村級實力明顯增強,民眾收入大幅增加,生產、生活等基礎設施全面改善,民主管理規範化運行。據統計,2006年全村糧食總產量250萬公斤,油料總產量60萬公斤,外出務工人員120人,全村人均純收入達4000元,同比增加1000元。
發展
1、誠邀企業老闆加盟,著力壯大新農村建設力量。在鎮村兩級組織的真誠邀請下,2003年荊富商貿有限公司華科農業園建設項目落戶彭墩。該項目占地830畝,該園於2003年10月28日奠基動工,計畫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500萬元,流動資金1500萬元,分五年建成。建成後的華科農業園將實現以下目標:一是建成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的15000隻種鵝基地,年出籠100萬隻的優質鵝養殖基地。二是建成建築面積9500平方米的10萬隻的蛋雞(其中土雞2萬隻)養殖基地。三是建成200畝高密度水產養殖基地,年產優質魚100萬斤。四是建成年出欄2000頭養豬基地。五是建成5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六是建成年屠宰150萬隻家禽屠宰分割廠。七是建成年產100萬隻禽苗孵化廠。華科農業園實行公司加農戶的運行模式,帶動周邊農民共同致富。目前已投資3000萬元,園區建設初具規模,且已發揮了初步的帶動效益。2006年,在農業園的輻射帶動下,該村種植1000畝“黑美人”品牌西瓜,全部由農業園以高於市場價0.20元的價格統一組織收購直供香港市場,戶平增收1000元;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500畝,戶平增收1000元;吸納本村富餘農民120人,戶平增收1000元。
2、突出抓好科技培訓,努力提高農民致富能力和水平。一是籌資修建彭墩村農民培訓中心。2006年村里投資6.3萬元修建了一所能容納350人的農民培訓中心,為農民學習科技知識、掌握科學技術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二是狠抓村民科技培訓。2006年,我們先後聘請省、市專家到彭墩給村民講課5場次,培訓農民450人次。通過抓村民科技素質的提高,努力使全體村民,尤其是青年農民人人都掌握一門致富的本領,人人都找到一條致富的門路,人人都成為科技致富的能手。三是培養科技致富典型。重點是抓黨員幹部模範帶頭,帶領農民共同致富。通過我們的努力,全村湧現出了一大批依靠科技致富的典型。如六組組長付萬科、八組老黨員陳萬鳳等帶領本組數十名富餘勞動力依靠較高的勞動素質外出打工,收入大為增加,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一組種田大戶許行兵、李成海堅持科學種田,收入比往年增加2倍多,家庭人均收入達2萬元以上;養豬大戶胡家明、陳青華等人樸實勤勞,除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外,還科學養豬,每年每戶出欄生豬80多頭,養殖收入達4萬多元;多種經營戶陳軍峰種田和開餐館兩不誤,每年家庭收入3萬多元。2006年12月28日,村“兩委”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對民眾一致評出依靠科技致富的10名典型進行表彰和獎勵,這項活動的成功開展,極大地鼓舞了全村幹部民眾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3、突出村容整潔目標,全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年初的規劃安排,該村投資近100萬元從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從根本上改變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06年投資39.4萬元修建彭革公路及街道渣石硬化和12公里長的村級通組公路以及2770平方米的街道水泥硬化,解決了過去到部分村組無路可走的問題。二是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徹底改變髒亂差狀況。2006年修建了一個200平方米的垃圾處理場,垃圾集中處理,改善村民居住衛生環境。三是搞好生態家園建設。投資2萬元修建沼氣池17口,既解決了部分農戶生活用氣問題,又潔淨了農民生活環境。四是投資7萬元維修改造了一座集辦公、會務、圖書閱覽、娛樂健身等多功能一體的綜合大樓。
4、突出增強民眾參與意識,盡力做到處事公平村務公開。彭墩村以創建“民主管理示範村”為載體,推進村民自治,不斷提高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就是做到五個保障,即規範民主選舉程式,保障村民選舉權;強化村務公開機制,保障村民知情權;創建民主決策機制,保障村民決策權;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村民參與權;健全民主監督機制,保障村民監督權。特別是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突出抓了四點:第一,成立財務管理專班,專人負責財務會計工作,對一切費用開支實行一支筆審批,並把全村的收入、支出情況做到一季一公布,讓老百姓心中有數。第二,做到有計畫開支,實行民主管理,杜絕收支不清。第三,嚴格規範農村用地管理,農民建設用地每戶必須上繳2500元的土地補償費,並嚴格控制土地徵用申報審批。第四,集體企業對外承包實行公開招標制。2006年村裡的300畝漁池到期後實行公開競價承包,中標人贏得光明正大,落選者輸得心服口服,民眾對此非常滿意。
5、突出村風文明建設,竭力抓好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一是搞好綜合治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幾年來,彭墩村始終堅持“村民自治、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經常開展法制教育、思想道得教育和文明常識教育,通過以會代訓和以家庭為單位組織學習等形式,大會小會不忘講法,全體村民認真學法,努力提高村民遵紀守法的思想意識,努力培養村民良好的道德風尚。由過去村民中存在的“三多一少”,即打牌賭博的多,買碼傳銷的多,遊手好閒打架鬥毆的多,講文明講法制具有良好社會公德的少,變成了現在的“三少一多”,即打牌買碼的少,打架鬧事的少,遊手好閒的少,學法守法勤勞致富的多。通過教育,有效地促進了全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人們之間的關係和諧了,心通氣順,村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二是深入開展“文化中心戶”、“科技示範戶”、“美在農家”和“農家書屋”等文明創建活動。通過年底評比,評出了12名先進個人,1戶五好家庭。三是廣泛開展優生優育服務。加強村計生服務工作的規範化管理,杜絕超生現象的發生。抓好流動人口的計畫生育管理,努力提高人口與計畫生育管理水平,健全落實計畫生育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各項人口控制指標的順利完成。四是投資修建了村級老年人活動中心,為全村農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提供了良好的活動場所。
新農村建設
遷村騰地 最佳化整合土地資源
彭墩村的地理位置宅基地多在丘崗地上,屬典型的“小戶大院”丘陵模式。圍聚在丘崗地周圍的田地,高低錯落,質量參差,缺乏配套水利設施,農作物產量不高。
把分散居住的全村農戶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集中居住,騰出來的土地可以用來耕種,增加村民收入。2006年,彭墩村決定把復墾土地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探索發展現代農業新模式。2007年,彭墩村開始在該村四組開展遷村騰地試點工作。村委會多方自籌資金200萬元,在遷入地修建渣石路14公里,硬化村道3.5公里,硬化渠道4000米。在路通、水通的情況下,引導該組40戶居民集體搬遷到統一規劃建設的村民小區居住,戶均住宅占地由原來的10多畝減少到現在的400平方米。該項目完成後,騰出宅基地300多畝,建成了大棚蔬菜基地,建起了養殖場,不僅改善了民眾的居住條件,還增加了民眾收入,深得老百姓的歡迎。試點的運行成功,大大調動了民眾參與遷村騰地建設的積極性。2008年,彭墩村進一步遷村騰地158戶,節約土地2000餘畝。在未來的三年內,彭墩村計畫將全村9個組317戶都遷進新居,將一共新增耕地3000多畝。同時,開展土地整治,平丘連田,興修硬化水渠18900米,泵站3座,全面實行灌溉種田,建設6000畝“田成方、林成行、渠成網、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農田,提高土地產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