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價值
再現當時風行於市井的“百戲”在演出時的熱鬧歡快場景,成為漢代社會生活的縮影化石。
國寶鑑賞
漢代盛行厚葬,在西漢經濟復甦之後,這種情形更是上行下效,愈演愈烈。從而隨著政治、經濟各方面的變化,西漢晚期的陶俑不再像早期隨葬題材那樣單一和造型呆滯,開始出現以表現世情濃郁的百戲、說唱等情境為題材的陶塑。其中,尤以上圖中所展示的樂舞雜技俑為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這件樂舞雜技俑的陶盤中,21件陶俑在表演漢代“百戲”,他們各有分工,舞台中心是司儀在介紹節目,其他人有的跳舞,有的表演武術,有的演奏,還有一批觀眾在觀看。“百戲”是我國古代歌舞雜技的總稱,在漢代極為盛行。從總體上而言,這件陶俑整組造型較為稚拙,僅僅雕塑了人體輪廓,姿態亦稍顯呆滯,不過色彩濃艷,人物繁多,很好地渲染出了市井意趣。
國寶故事
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開始有意識地用吼叫、動作等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樂舞已經全面盛行,不朽著作《詩經》中的許多樂章就是為樂舞服務的。各個諸侯國也都有自己的樂舞。這時候的樂舞就存在著“雅”與“雜”之分。諸侯國上層欣賞自己所謂的雅樂、雅舞,並對世俗之樂嗤之以鼻。而廣大勞動人民則在勞動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樂舞形式,並憑藉自己新鮮的特點不斷向僵化的廟堂歌舞發動衝擊,結果創新戰勝了保守,鮮活戰勝了呆板,下里巴人戰勝了陽春白雪,“雜舞”終於登上了大雅之堂。到了漢代“雜舞”臻於大盛,王公貴族也都爭相欣賞“雜舞”,更不要說大街小巷的“雜舞”一片了。這時候的“雜舞”也就是指“百戲”,它包括了雜技、魔術、武術、競技、樂舞角力等諸多形式,體現了極大的藝術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