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春泊村
彩春泊村位於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留格莊鎮,現有410戶1087人。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彩春泊村
- 所屬國:中國
- 所屬市:煙臺市
- 所屬鄉鎮:留格莊鎮
- 地理位置: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留格莊鎮
- 人口:1087人
概況
彩春泊村地處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留格莊鎮,耕地面積1200畝,410戶1087人。種植小麥面積900畝,玉米面積800畝,花生面積280畝。該村在黨支部以小麥良種補貼和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為切入點,積極開展小麥高產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彩春泊村把小麥良種補貼與測土配方施肥緊密結合起來,把良種繁育與配方肥供應緊密結合起來,把落實黨的富民政策與為民眾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種植補貼小麥良種1800餘畝,增產小麥90000公斤,增收144000元;套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小麥900畝,畝增產74.7公斤,畝節支16元,畝節支增效119.6元,增收107100元;玉米、花生700畝,畝增收100元左右,增收70000元;實施兩項目使全村增收32多萬元,人均增收300多元。全村1150畝小麥,平均畝穗數48.82萬株,穗粒數36.5個,按常年千粒重38克計,理論產量可達677.13公斤,比上年增加89.5公斤,增15.25%。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了大莊國小。1958年,成立彩春泊完小。1962年,高級班合併到草家泊完小。1969年,村集體出資2萬元,新建校舍21間,有教師5名,在校學生100人。本村自古文化教育基礎薄弱,到1980年,全村沒有一個大學生。改革開放後,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很快。到2000年,全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15人。村內有會計師2人,助理農藝師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80公斤左右,吃的多半是糠菜。解放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03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42公斤,全村收入29.9萬元。2000年,全村收入1350萬元,人均存款4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200輛,機車70輛,電話80部,彩電250台,電冰櫃40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村內街道不整,村民住房全部是草房,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86年起,村統一規劃新房區,村民住房全是瓦房。2000年,修村路1.5公里。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1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0年,村購20英寸彩電1台。1978年,投資1.5萬元,用上了電網供電。1984年,投資8萬元,修建起自來水工程。2000年,投資6萬元,安裝上有線電視。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高希成在寨前村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成立黨支部,高希成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組,並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17人參軍參戰。1949年,黨員身分公開,全村有黨員11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49名。 1945年,於祥臻任黨支部書記。後有趙守友、高希忠、高永江、於祥平、任進興、任學祥、任長祿、於在文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自1993年以來,村黨支部歷年均被鄉(鎮)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村設村公所。1943年稱村政府。1958年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1999年,任進興當選為首任直選村民委員會主任。曾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隋書寬、徐維昌、於祥平、任元方、王貴春、任思儉、於文正、隋慶義、任進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