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密布於威寧縣鹽倉鎮鹽倉、團結、興發、么站、百草坪等地的彝族墓葬,因其墓向天,向天上的北斗星座,所以又叫向星墳。其中最大的墳墓,是該鎮百米之外的大墳梁子頂上的“祖摩烏曲(求)”,即彝王墳。此墳高40餘米,底部直徑約為50米,周長217米,頂部封土堆中心有凹坑。此墓為祖摩烏曲意為君王墳墓(年代無考),推論是明代烏撒土司祖先的墳墓。此墓葬是中國國內發現的向天墳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呈大、中、小三圓台堆壘而成的金字塔型,墓基周長217.2米,直徑約70米,墓高約10米,從距墓30餘里的羊街運來毛石,就其自然形狀配搭堆砌而成的,一台一台往上收縮,第三台用石砌成凹口,凹穴朝向北斗星。在“大躍進”年代,石頭被拆除燒石灰,墳被破壞,從墳頂凹陷處掘出盛有骨灰的陶罐,這說明彝族實行火葬的傳統習俗。
破壞
彝王墳慘遭滅頂之災是上世紀農業學大寨的時候。據該鎮團結村對彝族文化頗有了解的李富強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前保護完好。1974年到1976年間,所有築墓的石頭,被拉去燒石灰改良土壤去了。之後,斷斷續續地被盜墓賊挖過。2012年彝王墳,即彝語裡叫作“祖摩烏曲”的大墓,再次遭到人為的破壞。不但墓頂又遭盜墓賊的挖盜,就連墓身也被某電信公司新挖出三個小洞。有關專家說,彝王墳遭到人為的破壞極為嚴重,對其保護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