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彈幕是在網路視頻上從右至左飄過的表情、神吐槽、犀利點評,這是時下年輕人流行的語言狂歡。但“彈幕”也出現在了大學的多媒體課件上。最早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的,是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王艷娟。2015年6月,就有媒體報導,王艷娟把“彈幕”引入思政課,讓“彈幕”成為跟蹤學生思想的媒介。近些年來,很多高校提倡“無手機課堂”,為了營造“無手機課堂”,禁止教室里的信號的高校也不少,但在王艷娟看來,光用禁止是不行的,還不如想想怎么利用手機為課堂服務。在王艷娟看來,“彈幕”進課堂是把更多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但這不是一種無序,而是老師要告別自說自話,隨時接收學生的信息並及時予以引導。2016年5月,在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網路與新媒體”課上,張小強教授也採取了這種有趣的教學方式。張小強發現,上課時,有少部分同學總是拿著手機玩,如何讓學生放下手機,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課堂上,這讓他想了很久。一次,在網上觀看視頻時,張小強注意到視頻上不時有彈幕划過,雖然這些彈幕的傳送時間並不相同,但在同一時間點顯示出來,無形中給人以“千言萬語,實時互動”的錯覺。既然學生喜歡玩手機,就可以讓他們用手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於是彈幕教學應運而生。
方法
學生只須通過手機關注名為“微彈幕”的公眾號,便可在課堂上傳送彈幕,並通過教師的多媒體螢幕呈現出來。每當課堂上“彈幕”頻繁時,就說明這些教學設計切中了學生的興趣點,引發了學生的延伸思考。
在重慶大學,彈幕課程暫時只存在於大二的網路與新媒體課中,每周二和周五下午各上一次課。而且剛開始學生髮彈幕還沒有實名。發彈幕的學生通常是用自己的微信名,當然,在這些彈幕中,偶爾也會有無厘頭調侃,但這也是吸引他們的一種方式。
效果
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提升很多。這樣的新型教學舉措其實也與他所教的課程緊密相扣,自己每次提問後,學生都通過彈幕的形式給予各種回答,積極性很高。不過,由於還處在摸索階段,因此,如何控制學生髮彈幕的尺度和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而這種新穎的彈幕課也得到了學生們的普遍認可,他們認為,這種授課方式不僅有趣,而且能更大限度地推動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學生表示,這樣的舉措順應了新時期教學發展的趨勢,網路與新媒體課就是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評價
“這其實是教學範圍內的創新,真實還原了新聞媒體的傳播過程。”對於張小強將彈幕搬進課堂的做法,重慶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蔡敏覺得這很有啟示意義。張小強的課程講的是網路與新媒體,而網路與新媒體的知識是無法完全通過粉筆和PPT來呈現的,既然學生喜歡玩手機,就藉助手機教學,這對以後通過手機教學或批改作業都有借鑑意義。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二年級學生紀笑雨說,張老師的課一直很受學生歡迎,因為他會收集大量的鮮活案例給學生講故事,也很有創新意識,之前還曾通過微信定位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簽到點名,也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張小強承擔著重慶市本科教學改革項目。有專家曾表示,高校教學改革新嘗試不應只由個別老師自發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