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祺

張鴻祺(1970-),男,博士,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現為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二軍醫大學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國際學術界世界災害學會常務理事。發表論文數十篇,編寫醫學書籍多部。

第二軍醫大學外科教授-張鴻祺

張鴻祺福建德化人。畢業於福建醫學院。曾參加抗美援朝、平定西藏叛亂。現為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二軍醫大學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國際學術界世界災害學會常務理事。發表論文數十篇,編寫醫學書籍多部。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

個人簡介
張鴻祺(1970-)男,博士,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汶川大地震後,張鴻祺奔赴一線,診治顱腦外傷患者300餘例。張鴻祺在奧運會醫療保障中表現出色,被選為醫療志願者代表,在殘奧會閉幕式上接受獻花。“‘治病’和‘治好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稱職與否的標尺,在張鴻祺看來,認真做好每一例手術的責任心、傾聽患者心聲的愛心與甘於奉獻的無私之心是一名優秀醫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15年來,張鴻祺每天長達12小時的工作,為搶救重危病人徹夜不眠;為保證腦血管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創建腦血管病急性期的外科和介入治療“綠色通道”,發揮團隊優勢,24小時“隨叫隨到”,由此將腦乾急性梗塞的患者死亡率由原來的80%降低到20%。
人物特寫
2008年5月12日深夜,正在大興參加奧運醫療志願者培訓的張鴻祺接到院內來電,要求其緊急召集一支抗震救災醫療隊。自得知地震訊息後,他便焦灼地期待更多關於震區的信息,他連夜打車回家收拾行囊。次日早五六點,作為領隊的他早早趕到醫院,細心清點醫療物資及相關裝備,隨即與6名同事一起奔赴抗震救災一線——四川綿陽和北川。按傷勢情況對傷員進行分級管理、對患者進行早期的心理援助、仔細進行每一例手術並觀察病人的術後情況……頻發的餘震和堰塞湖的風險沒有讓張鴻祺退縮,在簡陋的臨時病房裡,張鴻祺與隊友們馬不停蹄地工作著。兩周的日日夜夜,張鴻祺帶領的團隊與當地醫務人員一起,連續奮戰,在重災區巡診600餘災民,搶救顱腦外傷的患者323例次,其中27例重度外傷,無一例死亡,並且都很快康復出院。為緩解隊友們因工作強度較大、慘烈災情、餘震和疫情威脅等產生的頻繁心理衝擊,張鴻祺時刻關注隊友的情緒,並進行及時開導。得知隊員、麻醉師馬挺的生日即將到來時,張鴻祺帶領隊友,將一個破碎的當地瓦罐小心翼翼地重新粘合作為生日禮物,並在其中塞滿祝福的話語,當見到“你是最棒的”、“北川有你不痛苦”等字條時,馬挺激動不已,在回京的火車上,一直將此罐緊緊抱在懷中。
從災區回來後,張鴻祺又投入到奧運醫療保障工作中,在奧體中心體育館的奧運會手球項目、北京2008年武術比賽和殘奧會訓練館擔任場邊急救醫生。根據測試賽的經驗,張鴻祺在比賽前發動團隊其他志願者,利用業餘時間研讀大量運動醫學書籍和文獻,深入了解相關的運動損傷,針對不同傷情,設計了不同搶救預案。在賽前準備演練時,結合測試賽期間積累的經驗,他不斷思考和改進醫療救助措施,如棉球塞堵配合冰敷迅速為運動員止鼻血、場內擔架結合平車迅速轉運傷員等。在正式比賽現場,做到對傷情及時、有效和恰當的處理,既保證了賽事的順利進行,又避免了對精彩比賽觀賞性的影響。15年來,張鴻祺每天長達12小時的工作,為搶救重危病人徹夜不眠;為保證腦血管病人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創建腦血管病急性期的外科和介入治療“綠色通道”,發揮團隊優勢,24小時“隨叫隨到”,由此將腦幹急性梗塞的患者死亡率由原來的80%降低到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