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孔飛力,是美國及西方中國史研究中人們公認的一位大家,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歷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講座教授。
生平
於1964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當費正清教授1977年從哈佛大學榮退後,孔飛力由已任教十多年的芝加哥大學轉回母校接替費正清留下的空缺,一直任教至今。他曾擔任過芝加哥大學遠東語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委員會主席;獲得過包括古根漢姆學術研究獎在內的多種學術榮譽,並是美國藝術人文科學院院士
1933年9月9日,生於英國倫敦。
1950年,畢業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威爾遜( Woodraw Wilson )高級中學,同年考入哈佛大學。
1954年,從哈佛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
1954-1955年,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學院學習日語與日本歷史。
1955年夏一1958年夏,在美國本土服役。先是在加利福尼亞州蒙特利(Montery)的軍隊語言學校,開始學習中國語言文字。1957年春,轉移到美國東部繼續服役18個月。
1958-1959年,在喬治城大學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58-1962年,擔任福特基金外國研究員。
1959-1964年,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費正清、史華慈教授學習中國近代史,1964年獲哈佛大學歷史與遠東語言博士學位。
1962年,與Sally Cheng結婚,1963年兒子Anthony出生。
1963年,開始任芝加哥大學歷史系講師。
1965-1966年,作為富布萊特(Fulbright)研究員前往日本京都大學從事研究。
1970-1971年,擔任ACSL中國文明研究員。
1971-1974年,擔任了芝加哥大學遠東研究中心主任。
1971-1976年,擔任當代中國聯合會委員會委員。
1974年,升任芝加哥大學正教授。
1975-1978年,擔任美國歷史評論編輯委員會委員。
1975-1977年,擔任芝加哥大學遠東語言文明系主任。
1977年一,擔任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研究員。
1978年秋,回到哈佛大學,接替費正清擔任希根森(Francis Lee Higginson )歷史講座教授至今。
1979年6月一7月,隨美國明清史專家代表團訪華,參觀了中國六所著名大學的歷史系、圖書館,以及中國第一、第二歷史檔案館。
1980-1986年,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1984年,擔任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研究員。
1984年,受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的資助,到北京的第一歷史檔案館從事研究工作,接觸到1768年乾隆年間發生的“叫魂”案清宮檔案。
1984年8月13日一1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韋慶遠教授和遼寧省檔案局領導陪同,參觀撫順市檔案館業務建設。孔飛力教授回國後,於9月14日致函市檔案館表示滿意和感謝。
1990年8月31日至9月3日,孔飛力在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舉辦的“近代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會議上,作題為《西方對近代中國政治參與及政治體制的影響》的學術演講。
1994年1月,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講學。
1994年6月28日,在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慶祝建所四十周年及紀念創所人郭廷以院士舉辦的“紀念郭廷以先生史學講座”上發表“魏源(1794--1857)政治思想中的參與與權威”演講。
1995年,參加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的亞洲研究協會的年會,擔任“中國和中亞”分會第84討論小組“Humor in republican China"的主席。
1996年3月1日,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為學生做了題為“為什麼中國學家應當研究海外中國”( Why Should Sinologists Study Overseas China?)的演講。
1999年3月11-14日,參加在美國波士頓召開的亞洲研究協會的年會,擔任“中國和中亞”分會第142小組“海外華人和身份與文化在中國南方的變化,1900-1949" ("Chinese Oversea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Southern China, 1900-1949")的討論。
1999年11月2日,在美國“國際移民大學委員會”高級系列學術講座上做,“當代中國移民”("Contemporary Chinese emigration") 演講。
2002年10月3日,孔飛力在Lake Forest College的東亞研究講座上做了題為“A stateless Expansion: Five Centuries of Chinese Emigration.”的演講。
2003年4月10日,孔飛力在美國Swarthmore College的吉納維芙·李青雯(譯音)亞裔美國人問題96紀念系列講座(The Genevieve Ching-wen Lee'96 Memorial Lectures on Asian-American Issues)上發表了“中國家庭怎樣創造歷史: 四個世紀的移民”的演講(How Chinese Family Made History: Four Centuries of Emigration)。
2003年11月3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做題為Chinese Emigration: Themes for a Global History的演講。
2003年7月24日,在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做題為“農村社會與海外移民”的講演。
2003年7月25日,在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做題為“華人的社會經驗中一些適應於移民活動的特點”的演講。
2003年11月7日,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中國移民:一部世界史的諸多方面”(Chinese Emigration: Aspects of a World History)的主題發言。
學術思想
有學者認為,孔飛力關注的核心命題,就是中國近代社會如何“脫胎換骨”。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孔飛力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他的視野縱橫晚清、民國、共和國初期三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其間,美國的學術思潮演變、中國和美國以及整個世界的多維變化,無疑為他的思考提供了宏闊的思維空間背景和豐富的思想養料。
他的學術發展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博士論文開始,直到80年代中期,研究1796-1864年的地方軍事化、清王朝衰落及太平天國運動、清末及民國時期的地方自治等問題,是謂中國近代社會的近代“胚胎”滋長和“胎動期”。孔飛力分析了中國社會自身動盪不安的社會歷史環境,傳統國家權威的衰落和神權的擴張,國家與社會的均勢向士紳代表的地方社會一端傾斜,孕育著近代的因素。
從80年代中期至1990年,孔飛力通過對清宮檔案的解讀,出版《叫魂》。此書是解剖1768年發生在乾隆朝的一樁“叫魂”妖術案件,意在透視“母體”。孔飛力認為近代脫胎於傳統,那么傳統究竟為何?需要走近細看。孔飛力問道:“時處十八世紀,倚仗武力而來的西方人尚未出現,生活於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否已在為中國近代社會創造著條件?”
90年代以來,孔飛力分析“現代國家的起源”,此為“脫胎換骨”問題的長時段、巨觀的考察,從魏源到毛澤東,孔飛力圍繞著三個基本的需要解決的課題(即擴大的政治參與如何與增強國家的權力和合法性相一致?政治競爭如何與公共利益的概念相一致?國家的財政需求如何與地方社會的需要相一致?),總括性地討論了中國近代社會的“脫胎換骨”的“換骨”問題。
90年代中期以來,海外華人移民史研究。孔飛力認為,海外移民史脫於國內移民史之“胎”,海外移民史與近代以來的商業化、城市化相關,大規模的海外移民史發生在近代以後,本身就是近代因素髮展的結果。而這種對海外移民史的研究,內在的出發點,是在考量和評估變化後的中國的海內外形象。
主要著作
《叫魂》是他最主要的代表作,獲“李文森中國研究最佳作獎”。講述的是一個關於“盛世妖術”的故事。在中國的千年帝制時代,乾隆皇帝可謂是空前絕後的一人。他建立並鞏固起來的大清帝國達到了權力與威望的頂端。然而整個大清的政治與社會生活卻被一股名為“叫魂”的妖術之天錯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幾個月里,這股妖風竟然衝擊了半箇中國,百性為之惶恐,官員為之奔命,連乾隆也為之寢食難安。作者細緻入微的描寫令人顫慄,他生動地再現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變成一場全國性的除妖運動。
本書也表現出了一種更為宏大的學術視野,在構建以“叫魂”案為中心的“大敘事”的過程中,在方法論的層次上將社會史、文化史、政治史、經濟史、區域分析、官僚科層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結合在一起。
19世紀中國發生了巨大變革。這本書從分析中國社會的內部結構及其制度入手,強調了中國地方名流的作用,論述了在其影響下的地方組建武裝活動的形成和發展,並就此對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