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京

當時台中平原遼闊的土地還是草萊未辟之區,土地肥沃,但灌溉不便。 據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明治戊申四十一年四月望日出版的《編修族譜序》記載:"乾隆聖主,御賜龍袍,至今猶存。 張達京在台灣事業成功,生活富裕,但仍非常懷念故土。

張達京,字振萬,號東齊,謚英略,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10月21日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赤山村,乾隆三十八年(1772年)閏3月12日卒子台灣,享壽八十四歲。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時年22歲的張達京因父母雙亡,家計艱難,不得不只身渡海去台灣,從此展開了他的人生中輝煌的一頁。
當時台中平原遼闊的土地還是草萊未辟之區,土地肥沃,但灌溉不便。這些土地屬於社番所有,但他們無力開墾,張的信任,於是由他為首,組織漢族移民和社番簽訂契約,取得土地拓墾權。繼而又大力興修水利,以"割地換水"方式取得土地。經過多年的努力,使岸里社一帶成為名聞寶島的糧食生產基地。對此,台灣中華民族譜系研究中心張氏族譜編纂委員會於1984年12月出版的《赤山張氏族譜》所刊《開台始祖張達京公傳略》是這樣記載的:"乾隆初年,振萬乃邀藍、秦兩姓募佃合墾。厥田上上,產稻豐,一歲兩熟,然苦旱。引大甲溪水自罩藍內山流出,修圳以通,遍溉岸里、阿里史等社,凡千餘甲。歲人谷數萬石,家愈富,子孫猶食其利。至今葫蘆墩米尚冠全台。" (事詳台灣通史卷三十一)葫蘆墩就是張達京居住的地方。
張達京開拓台中的功績受到清朝廷的隆重嘉獎。據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明治戊申四十一年四月望日出版的《編修族譜序》記載:"乾隆聖主,御賜龍袍,至今猶存。"但不知存在何處。
張達京在台灣事業成功,生活富裕,但仍非常懷念故土。在他臨終前再三叮囑子孫要將他的遺體運回家鄉安葬,並要求後代多多回去探望鄉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