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張賢約,1912年2月15日生於河南省商城縣南溪下灣村(今屬安徽省金寨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姐弟3人,他是家中惟一的男孩。7歲入鄉立初小讀書。因其深知家貧讀書不易,學習非常刻苦,深得老師和同窗喜愛。8歲時母病故,兩個姐姐先後出嫁,與父親相依為命,被迫輟學務農。16歲到外村從師漆匠學藝,1929年轉至皖西六安縣流波潼做長工。同年11月皖西地區爆發六霍農民起義,並攻占流波潼,他毅然參加起義武裝。翌年1月隨起義隊伍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33師106團。
193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紅4軍第12師36團警衛排長、紅四方面軍第4軍11師31團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黃安、蘇家埠、潢光等戰役。
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西移入川,參加開闢川陝蘇區的鬥爭和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作戰,先後任紅4軍第11師31團營政治委員,紅4軍交通隊隊長、第12師34團團長等職。
1935年3月參加嘉陵江戰役後隨軍長征,曾3次艱苦跋涉茫茫草地。
1936年4月升任紅4軍第12師師長,到陝北後率部參加了山城堡戰役。
1937年2月所部編入援西軍,改任援西軍隨營學校校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教導團團長。11月受命擔任129師先遣支隊支隊長,率百餘名連排幹部從山西和順出發到太行山地區發展革命武裝開闢抗日根據地,很快打開冀西地區的抗日局面。次年4月任晉冀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參加了晉東南反“九路圍攻”等戰役。
1939年9月任129師幹部輪訓大隊大隊長,後調任延安軍政學院第3隊隊長。
1942年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44年3月後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4旅副旅長兼參謀長、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人民解放軍第6軍副軍長、政治委員,參加了延安保衛戰、西北三戰三捷和沙家店、宜川、扶郿、蘭州等戰役。
1949年10月率部進軍新疆,進駐北疆地區,兼任中共迪化區委副書記和迪化(今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
1951年起任西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
1955年5月奉調到北京,任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總後勤部副部長兼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
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後任總後勤部副部長、顧問。
1977年至1982年任總後勤部副部長。是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
2002年1月9日病逝於北京。
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主要成就
1945年6月,率部擔負爺台山反擊戰主攻任務,保衛陝甘寧邊區。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縱隊副司令員、副軍長、軍政治委員,率部參加延安保衛戰,與敵激戰七晝夜,同兄弟部隊一起,掩護中央機關安全轉移。他率部參加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隴東、三邊、榆林、沙家店、岔口等戰役戰鬥。1947年10月,他率縱隊參加了第二次攻打榆林以及宜川、西府、西北冬季戰役和扶眉、蘭州、河西等戰役戰鬥。1949年 9月,所部奉命開赴新疆。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軍政治委員兼迪化軍區政治委員、西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西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總後勤部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總後勤部副部長兼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等職,為後勤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張賢約同志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他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相關著作
《百戰將星張賢約中將》
中國將軍(三)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22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 銜的決議》。當日下午5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授銜典禮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親自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的命令狀。同日,國務院隆重舉行了授予解放軍將官軍銜的典禮儀式。周恩來總理分別把 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的命令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