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貴謨(生卒年不詳),字子智,號兌谷.縣城北隅(今北街)人。宋乾道五年(1169)中進士。初任吳縣主簿,擢撫州教授、江山知縣。任江山知縣時,值大旱歉收,百姓飢餓,遂減免田賦十分之八。郡守斥責其擅權減賦,貴謨力陳其害,終被說服。紹熙元年(11 90).謨上萬言疏,切陳民窮邦弱,凡苛斂之繁,皆宜罷去。後任朝奉郎,輪對時,連出三札,奏民間疾苦18條,光宗嘉納。紹熙三年(1192)任太常寺主簿,五年任司農寺丞,轉朝散郎。是年,西浙(今江蘇省常州一帶)旱災嚴重,百姓舉事,朝廷派他知常州主持賑務。蒞任後,措施得宜,救濟饑民50萬餘。慶元元年(1195)轉任朝奉大夫,賜對便殿。繼任吏部員外郎、升郎中、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等官。慶元二年九月,出使金國賀正旦(正月初一日),偵知金國內部政見不一,奏請寧宗作內修外攘之備,並提出時弊20餘條。後任朝散大夫。時值皇帝郊祀,貴謨奏稱:“向時郊祀,例有刑赦,此乃小人僥倖機會,不可常行。”寧宗準奏。後遭煩言.奉祠歸里,封遂昌縣開國男,食邑300戶。著有《九經圖述》、《韻略補遺》、《石棋子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