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宋氏形意大師張貴良先生略傳及所傳宋氏形意拳法特點
先生所傳宋氏形意拳法,綜合形意、八卦、太極之所長,在技擊運用中達到動靜自如、隨心所欲、無招無式的程度,體現出拳經中“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含義。特點鮮明,獨具特色,風格與世傳拳法迥異。今簡要述之,管中窺豹,以慰讀者。
1、內功
先生所傳形意,以內功貫穿始終,不尚蠻力、拙力,不操拍打,不打沙袋、木樁。從鬆柔入手,經過松沉、松活、松靈等階段,逐步培養出充盈的內氣、內勁和沉、冷、透的筋勁骨力,並生成自然的抗打功夫。
2、勁力
張傳宋氏形意之發勁訓練是建立在堅實的內功基礎之上的,習練者必須做到周身肌松筋繃、骨架整體如鑄、大小關節圓活,然後通過打“下劈掌”,做“空中游泳”,逐步熟練運用“三節九斷”、“接骨逗榫”之法。實戰套用時,要能將丹田的鼓盪之力,腰胯的抖擻之力,和肩背的翻浪之力合而為一,形成冷、彈、脆、快的抖炸之力,沿自身骨架勁路滲入對方體內。動作幅度很小,外形上只是機靈一顫。將這種零距離發勁做到隨心所欲,才能談到在實戰中自由運用粘、連、綿、隨、牽、捺、逼、吸等內家勁訣。
3、身形
張傳宋氏形意採用的三體式繼承的是宋虎臣先生授於李旭洲先生的正三體式,中線向正前方,雙臂和身體成等腰三角形,肩撐肘橫,兩膀內開外裹,是為“熊膀”。前手高度在眉與口之間,後手伏於前肘內側,兩肱如抱球,即“虎抱頭”。手形為吊腕而非立掌,此為宋世榮、宋虎臣兩位宗師嫡傳之式,此式方便於勁力順達指端,利於聽勁、發勁,是名“鷹捉”。腳下非是丁八步,而是川字步,利於腰襠開合。雙腳皆為前腳掌著地,重心放於後腿,單重行拳,隨時可以起前腿進退,是為“雞腿”。中節為龍形三折,空胸園背,蓄勢如簧,稱“龍身”。整體上看,身正胯斜,立如平準,較常見的三體式更為緊湊小巧,屬於實戰的預備式。
4、步法
先生兼習尹氏八卦,故所傳形意使用的是八卦的“雞形步”,為單重步。要訣是步隨身轉,動步先動身,看似步法玄奇,實際是身法變幻,以身領步。這種步法根源於內功,可以使對手的距離判斷失誤,用於實戰的搶點踐位,奧妙無窮,而且極有助於發勁,堪稱內家實戰的瑰寶,語言難以形容其萬一。
5、打法
先生所傳的行步散手,是宋氏形意大師李旭洲先生親授(貴良先生本身功力深厚,故李先生直接從打法教起),此所保存的都是極其實用的打法。其中包含了諸多門派的散手,如八卦的翻轉擰裹,通臂的連環劈掌,字門拳的十二字訣、十八字訣,太極的十字訣等。這些打法又都以形意拳的抖絕勁催動,殺傷力更為驚人。
以上諸般法門,都須以內功為根,否則皆是虛幻。但李旭洲先生、張貴良先生授藝,多因人而異,隨緣點化,訓練方法千差萬別,而內功一道,無形無相,後人難以窺得門徑。幸今有張貴良先生之得意弟子吳炳文先生,通過分析先賢遺作,與眾師兄弟共同研討,確定了以“無極式”為入門之基,把形意之二十四要、太極十要、《內功經》、《納卦經》的精髓盡納其中,通過形體的調整,逐步深入內里,使習練者自然出現中脈呼吸和丹田開合,從而真切體會到易骨、易筋、易髓三層功夫和《內功四經》的奧妙。經同門兄弟、學生數十人研練體認,證明功效顯著,不論有無基礎,凡用功得法者均出現了極強的自然抗打能力和沉實冷透的整體勁,再習各種拳架、諸般打法,進境神速,令人讚嘆。吳炳文先生對張傳宋氏形意拳法研究甚深,不但自身練功課徒,孜孜不倦的推廣傳授張傳宋氏形意拳法,而且牽頭研究宋世榮-宋虎臣一脈嫡傳之原傳宋氏形意,整理歸納了大量的功理功法,吳先生所做之努力,為繼承原傳宋氏形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主要貢獻
張貴良先生於五十年代中期回歸故里,廣開門牆,傳授形意拳法,從學者甚眾。其大弟子朱長盈先生,精擅宋氏絕藝下劈掌,曾以馬鞭擊打地秤,將150斤秤砣擊飛;關門弟子魏春先生,以霸道的發力和抗打功夫聞名武林;入室弟子吳紹田、吳炳文諸先生,俱是功理同修,為繼承發展宋氏形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貴良先生桃李茁壯,為中國內家拳法的繼承和發展,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本文發表在專業武術雜誌,簡單介紹了本門特點,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