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君

張貴君

張貴君,男。1954年生,漢族,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商品學會副會長兼中藥商品學專業委員會會長。1995年被授予具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和“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稱號。韓國Brain Pool中藥專家,國家留學基金高級訪問學者。 迄今為止,從事中藥高等教育34 年。21世紀、“十一五”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藥鑑定學》和《中藥商品學》主編,《中藥商品學》海外版主編。獨撰和主編出版中醫藥學術著作74部,發表學術論文 130 余篇。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中藥藥效組分(the active components alignment)理論創始人。2001年提出了中藥鑑定學是“研究中藥鑑定方法和質量標準”的新概念,創立了中藥生物鑑定法並納入《中藥鑑定學》(2002,科學出版社)教材中。提出了中藥質量標準應建立在傳統中藥臨床療效的基礎上,包括有效性、安全性和穩定性3項指標。創立了中藥藥效組分既是中藥標準物質的科學概念。

科研課題

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30餘項。多次獲得科技獎勵,申請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重點研究領域為中藥鑑定學和藥效組分中藥。

張姓名人盤點(三)

盤點張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張進仁
張金序
張煥芬
張懷成
張金滿
張華平
張海霖
張海蘭
張江垠
張健珍
張國齋
張國營
張健航
張華春
張建樞
張建人
張漢民
張鴻義
張國櫸
張建可
張國芬
張鴻修
張建福
張桂偉
張桂寧
張堅志
張貴軒
張貴勤
張貴君
張甲生
張廣田
張廣仁
張光遠
張光淵
張光炎
張光恕
張光曙
張光樞
張光儒
張家塤
張光倫
張宏祥
張家拓
張琦嵐
張其義
張其威
張岐宣
張丕興
張鵬順
張鴻鳴
張培信
張培善
張培華
張能芳
張能德
張能成
張南若
張乃強
張乃焯
張木生
張銘瑜
張家錕
張加延
張繼桓
張鴻劍
張濟生
張民夫
張夢昌
張宏名
張梅兮
張季平
張蠻慶
張季階
張錄易
張隆山
張龍生
張龍卿
張林龍
張林國
張了應
張良生
張紀新
張聯社
張紀淮
張 吉
張連明
張連琨
張利真
張恆才
張慧徠
張立秋
張立年
張立漢
張立功
張力寧
張理端
張寒龍
張蘭橋
張魁武
張揆一
張奎元
張惠生
張克寧
張克從
張可村
張康侯
張康德
張開錫
張開邦
張駿發
張俊達
張聚振
張舉賢
張靜智
張靜琴
張惠勤
張會庭
張敬誠
張景遠
張輝先
張景山
張煥喜
張景國
張宏智
張晉康
張進之
張禮華
張景宏
張連仲
張金嶺
張衡武
張金榮
張敬煒
張光海
張景星
張濟民
張金廷
張明啟
張慧琴
張明光
張明富
張國盛
張惠忠
張涵慶
張紅武
張良奇
張連生
張鴻文
張家泉
張克勤
張汗承
張明林
張金麟[院士]
張建綱
張宏裕
張繼成
張利民
張宏達
張國楨
張鴻志
張國森
張鴻飛
張國良
張國俊
張國洪
張國棟
張洪義
張桂林
張建平
張光明
張洪波
張培正
張鳴華
張建中
張家勛
張國權[演員]
張建勛[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張海濤[女足教練]
張美君
張國偉
張茂華
張景德
張煥喬
張金波[教師]
張建民
張立新
張國成
張廣學
張靜江
張國柱
張國榮
張光斗
張履謙
張國華[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