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言傳,字慎之,男,漢族,雲南昆明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六期畢業。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3軍炮兵營長,1938年1月任預備9師師長,1941年1月任第70軍副軍長,1943年12月改任第86軍副軍長,1944年11月任青年軍編練總監部參謀長,1947年任滇東師管區司令,1949年任雲南綏靖公署少將高參,同年12月9日在昆明參加起義。
生平
張言傳,字慎之,雲南昆明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六期畢業。張言傳是黃埔二期生,第11師舊部,陳誠的心腹。從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到江西“剿匪”,他緊跟陳誠,得到不斷提拔,武漢會戰時任第9預備師少將師長,隸屬第2兵團64軍李漢魂部,負責九江城區西起八里湖東岸、東至鎖江樓一線的長江南岸守備。預9師得到陳誠的關照,武器配置、兵員素質都較好,戰鬥力強。全師在張言傳的率領下,摩拳擦掌,嚴陣以待,準備痛擊來犯之敵。
日軍雖然奪取了馬當要塞,攻占了彭澤、湖口縣城,但付出的代價也不小。海軍被擊沉軍艦6艘,擊傷3艘;空軍損失不詳;陸軍波田支隊戰死約4000人,折損過半。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對這樣一個戰況很不滿意,遂改派岡村寧次出任第11集團軍軍長。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日軍之所以敢犯此忌,原因是岡村寧次十分熟悉九江及華中地區。
岡村寧次是箇中國通,在中國從事過多年情報工作,曾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學生隊區隊長,陳儀、閻錫山、孫傳芳、孫殿英等人都是他的學生。1926年,岡村寧次作為日本軍事顧問,在九江、南昌指揮軍閥孫傳芳的軍隊與北伐軍作戰,當時的對手就是張發奎率領的4軍。為方便指揮,孫傳芳把一幅華中中部地區五萬分之一的全景地圖交給了岡村寧次,這是當時中國最詳細的地圖,是日本夢寐以求而多年未搞到手的重要情報。岡村寧次喜出望外,孫傳芳敗逃後,他冒著生命危險把地圖帶回日本。此次武漢會戰日軍所用的軍事地圖,大部分是該地圖的複製品。
1938年7月中旬,岡村寧次抵達南京,正式行使11軍指揮權。7月19日,他將指揮所前移,設在湖口縣石鐘山上,一線指揮進攻九江城的戰鬥。岡村寧次計畫以鉗形攻勢從兩個方向攻擊:106師團從湖口渡過鄱陽湖,在九江城東面的姑塘登入,然後向西打;波田支隊配屬海軍陸戰隊,由軍艦沿長江向西投送,直接攻打九江城區濱江路一帶。
7月23日拂曉,106師團在強大海、空火力支援下,進攻姑塘。守備姑塘的預11師一個營全部陣亡,106師團占領了灘頭陣地。張發奎急令預11師反擊,同時調後續援軍增援。岡村寧次則派100多架次飛機轟炸掃射,封鎖援軍增援路線。預11師衝過密集的空中封鎖火力,抵近灘頭陣地時已是傷亡巨大,兵少力孤,帶過來的也只有一點兒輕武器,幾次衝擊都被106師團打回。23、24日激戰兩天,預11師終於回天乏力,敗退九江城。25日,張發奎再派4個師反攻,仍抵不住日軍的飛機、大炮。4個師損失慘重,反攻失敗。106師團牢牢地控制住了姑塘登入場。
7月24日,岡村寧次派100多架次飛機對九江城區狂轟濫炸。25日拂曉,出動海軍掃雷隊在九江城區江面上強行掃雷作業,並炮擊鎖江樓寶塔,塔身中了3炮,向東北方傾斜,成了一座斜塔。波田支隊開始對九江城區江岸陣地展開全線進攻。波田支隊在馬當戰鬥中損失過半,後休整了半個月,在兵員、裝備、武器、彈藥、糧食、醫藥等諸方面得到充分的補充,已恢復了戰鬥力,現在又配屬海軍陸戰隊,更是如虎添翼。
7月25日凌晨,日10多艘軍艦駛入九江城區江面,炮擊預9師沿江陣地,同時出動飛機30餘架進行低空掃射、轟炸。中國炮兵予以還擊。雙方對射了3個多小時,日艦開始施放煙幕,放下20多艘橡皮登陸艇,向四碼頭一帶衝來。張言傳令官兵沉著應戰,放敵近至30米時,輕、重機槍等火力一齊猛射,頓時擊沉日艇7~8艘,100多日兵落水,其餘10多艘急忙後逃。中國炮兵趁勢向敵艦射擊,其中1艘被擊中起火。中午12時,日艦再放煙幕,放下30隻皮艇。激戰4小時,日艇被擊沉3隻,另有3隻靠上濱江路,100多日兵衝上街面。張言傳立刻命令反撲,與敵展開白刃格鬥。雙方士兵怒目對視,刺刀見紅,喊殺聲、金屬碰撞聲、臨死前的哀號聲響成一遍。一番短兵相接,60多名日兵被捅死,殘敵慌忙乘艇回逃,預9師跟蹤炮擊,又擊沉數艘日艇。這時,張言傳接到軍部戰報,獲知右鄰第91師正在與敵激戰,戰鬥已進入白熱化,雙方傷亡慘重,軍部已派預6師馳援。張言傳將這一戰況通報全師,號召全師官兵堅決拒敵於城外,誓死守住九江城。
波田重一見攻四碼頭不成,就改攻龍開河口。龍開河是內湖水流入長江的一條河港,自南向北與長江相通,有利於日艇衝擊國軍防禦縱深。25日下午,日艦放下全部皮艇,在強大的飛機、艦炮火力支援下,向龍開河口衝來。駐守該陣地的預9師26團官兵在龍開河兩岸與敵展開殊死搏鬥。剎時間,槍聲大作,殺聲震天,彈片四濺,血肉橫飛。混戰中,日軍一部在龍開河西岸登入,隨即向龍開河鐵橋衝來。預9師立即展開反衝擊,雙方反覆衝殺,拉鋸爭奪,鏖戰至黃昏,日軍源源不斷登入,預9師只得退守龍開河東岸,與日軍形成隔河對峙狀態。晚上9點,張言傳調整部署,使用一個營的預備隊組成突擊隊,準備利用天黑日軍飛機、軍艦無法發揮威力時機,趁登入日軍立足未穩實行逆襲,奪回龍開河西岸陣地。晚上11點,正當突擊隊準備出發時,張言傳突然接到新的命令——撤!
下達撤退命令的是第2兵團司令張發奎。24日,日106師團占據九江城東郊的姑塘登入場,25日,波田支隊又在九江城西郊的龍開河口登入成功。若兩股日軍東西對進,實施切割包圍,那九江城內的守軍就危險了,弄不好南京的悲劇又要在九江重演。武漢會戰的戰術原則就是“保持部隊高度的機動性”,因此,張發奎違抗蔣介石“九江必須死守”的電令,下達撤退令。25日夜,第2兵團全線後撤,向牛頭山、金官橋、千里山、城門湖等二線陣地轉進。106師團、波田支隊趁勢進攻。公元1938年7月25日夜,九江城淪陷。
張發奎的考慮從理論上講不無道理,但當時的實際情況是:九江城內的64軍、城東郊馬祖山一線的70軍損失都不是很大,城南郊妙智鋪一線的4軍更是尚未啟用,再往南又有薛岳第1兵團緊密銜接。在這種情況下,岡村寧次如果想切割包圍,僅靠106師團和波田支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再把其他的部隊投入進來,而這就需要時間。也就是說,張發奎在九江城內再堅守3至5天是不會有危險的,若能當機立斷,趁天黑奪回龍開河西岸陣地,則堅守的時間還可以更長。如此匆忙棄城南撤,多少有點驚慌失措之嫌。蔣介石對張發奎的抗命極為惱火,7月31日,下令撤銷張發奎職務,將第2兵團劃歸薛岳統一指揮。
張言傳率部沿十里舖、蓮花、賽陽向南撤退,後來劃歸李覺的70軍建制,又參加了南潯線戰鬥和高安戰役,為民族解放再立新功。1941年1月升任第70軍副軍長,1943年12月改任第86軍副軍長,1944年11月任青年軍編練總監部參謀長。抗戰勝利後,張言傳於1947年任滇東師管區司令,1949年任雲南綏靖公署少將高參,同年12月9日在昆明參加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