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葛集村

張葛集地處北緯37度 東經115度之間,屬於古黃河和黑龍港沖積平原區域,是傳說中龍的故鄉。地勢較為平坦,海拔高度在36米。屬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寒旱同期,雨熱同季。據統計,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60.0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2.9℃,一月平均氣溫-3.6℃,四月平均氣溫15.1℃。七月平均氣溫26.3℃,十月平均氣溫13.7℃。極端最低氣溫-19.1℃,極端最高氣溫42.2℃。≥0°積溫4916℃。≥10°積溫4472℃。年平均降水量513.3毫米,多集中在六至九月份。年日照2360小時。初霜始於十月下旬,晚霜終於三月中下旬,無霜期220天。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張葛集,歷史悠久,有3500年的文明史。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漁獵稼穡、繁衍生息。夏禹之前為契公封地,殷商時期名“庇”,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曾在此大力發展農業,同時,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張葛集,文脈深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虞舜時期,契公因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滳(漳),即為是地,商族由此步入父系社會;公元前14世紀,商王祖乙遷都於廣宗大平台,使商王朝走向中興之路。
公元前11世紀,紂王大建沙丘的同時,在張葛集東側興建天下第一橋:巨橋,天下第一倉:巨橋倉。歷史上著名的“橋倉放粟”就發生在張葛集。目前村東正在興建的倉橋寺由此得名,實際上,命名“橋倉寺”更為貼切。
前208年,項羽在張葛集村東南部的漳水“破釜沉舟”,奏響“巨鹿之戰”的最強音。
地理學家驪道元夜宿巨橋邸閣,寫下巨著《水經著》。
東漢末年,張葛集人民積極參加黃巾軍廣宗之戰,取得了喜人戰績。
1939年2月1日陳賡、王新亭、許世友指揮115師344旅之688團在以張葛集為中心,打響了馬坊營戰役的前奏,殲敵140餘人,擊毀敵汽車兩輛,繳獲大量武器、彈藥,我軍壯烈犧牲124人。
1942年秋,日軍在張葛集成立偽據點,在村民張三存冒險潛入敵內部,英勇抵抗,勝利完成了張葛集伏擊戰,寫下了抗日史上的輝煌一筆。
由於歷史上的禹河、漳河、黃河、洛河等河流的泛濫沖積和自然因素,使村東部形成以黃沙為主的土質,屬於廣宗縣“百里沙帶”的南端。目前已凸顯形成以廣宗縣委、縣政府帶領鄉村幹部及全體村民大力擴展的基本以速生楊為主體的綠色豐收景象。
時值今日,機遇與挑戰激發著新的追求,競爭與繁榮召喚著新的飛躍,勤勞智慧的張葛集人民將繼續內做廣告昌榮事業,外與國際市場接軌,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強力推進小康社會

全村有人口2310人,耕地面積4770畝,位於廣宗縣南端,緊鄰大牙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村民委員會

現任兩委班子由8人組成,兩委班子自成立以來在牛保民書記的帶領下積極發展農業生產及本村基礎設施建設:1、打深井9眼,為農田得到及時灌溉提供了有利保障。2、蓋教學樓一座,改善了教學環境,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的環境。3、按水管、修公路,進一步完善本村基礎設施建設。4、治理沙荒,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種植效益,增加村民經濟收入。以牛保民為首的兩委班子認真落實和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一切以民眾利益為先,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得到了廣大民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特色經濟

本村農業以棉花種植為主,養殖業正處於發展階段,養殖羊、魚。副業有棉花加工廠(紡紗廠)、麵粉加工廠,副業的發展搞活了農村經濟,增加了村民經濟收入,目前該村人均收入20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