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福[唐朝中期著名將領]

張萬福(716年—805年),魏州元城(今大名)人。唐代中期著名將領。 張萬福出身儒學世家。他棄文從武,學習騎射,少年時從軍。隨後在軍旅數十年,討淮南盜、破平盧叛軍,戰功卓著。李正己叛亂時,張萬福率軍疏通江淮航道。累官泗州刺史,後被召拜為左金吾將軍,唐德宗將其繪像於凌煙閣。貞元十一年(795年),因稱賀直諫的諫議大夫陽城等人而名聞天下。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張萬福以左散騎常侍(一作工部尚書 )致仕。同年,張萬福逝世,年九十。

人物生平

張萬福以祖輩、父輩儒業不顯,乃學騎射,以別校從征遼東有功。李恆伐劉展,署為部將,斬殺萬級,累攝壽州刺史,舒廬壽都團練使,復進淮南節度副使。

大曆三年(768年)代宗召見,授和州刺史兼行營防禦使,後又詔以本鎮兵防秋京西,留為宿衛。

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叛亂時,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也擁兵襄陽。運輸航道全被切斷,人心為之震驚恐慌。江、淮的進奉船一千餘艘,停泊在渦口而不敢前進。德宗讓張萬福擔任濠州刺史,張萬福騎馬奔到渦口,讓馬停在岸上,命令進奉船出發,淄青的將士停留在岸上窺視著,不敢有所行動,各路船隻因而相繼進發。 後改任泗州刺史。因杜亞嫉妒進饞,被徵召入朝為左金吾衛將軍。德宗召見張萬福後,驚訝地說:“杜亞說你老邁,你竟然是這樣康健啊!”把他的形貌畫在凌煙閣上,多次賞賜他酒饌、衣服,並下令讓度支登記張萬福家中的人口和牲畜,供給其支出費用。因直言敢諫,天下益重其名。

貞元十一年(795年),諫議大夫陽城率拾遺王仲舒、歸登、右補闕熊執易、崔邠等人在延英殿門上疏,論說寵臣裴延齡奸邪諂諛,而被貶的宰相陸贄等人無罪。德宗大怒,準備將陽城等人治罪,經太子李誦營救,德宗才使宰相宣旨遣散他們。當時,張萬福聽說諫官跪在延英殿外進諫,便快步前往延英門,大聲祝賀道:“朝廷有直言的臣下,天下肯定要太平了!”於是,他逐一拜謝陽城與王仲舒等人,隨即連聲大呼:“太平萬歲!太平萬歲!”張萬福時年已八十多歲,自此以後,他的聲名便為所天下推重。 據權德輿所撰《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記載,張萬福還曾營救陸贄,使其得以保全。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以左散騎常侍(一作工部尚書 )致仕。同年五月,張萬福去世,享年九十歲。

人物評價

李豫:聞卿名久,欲一識卿面,且將累卿以許杲。

李适:先帝改爾名正者,所以褒也。朕謂江淮草木亦知爾威名,若從所改,恐賊不曉是卿也。

劉昫:萬福義勇,景略氣豪。為人所忌,慷慨徒勞。

王讜:萬福為人慷慨,嫉險佞,雖妻子未嘗敢輒乾。嘗徑造延英門,賀諫官陽城雪陸贄冤,時人稱之。仕宦七十年,未嘗病一日。雖不識字,為九郡,皆有惠愛。

張擴:張萬福垂老之年,更觀盛事。

李綱:李大亮宿衛之忠,裴行儉、蘇定方術略之奇,秦叔寶、薛仁貴、李嗣業搏戰之勇,高崇文紀律之嚴,王忠嗣執守之固,李抱真訓練之精,張萬福樂善之篤,李光顏、愬(李愬)謀慮之決,皆凜然有賢將之風。

謝采伯:屈突通七十二,尉遲恭七十四,李績八十六,李靖七十九,郭子儀八十五,張萬福九十,烏承玼九十六,吳呂岱九十六,諸將功業雖不同,然皆克享上壽,想無濫殺所致。

許月卿:張萬福武夫也,而其言至當,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

王應麟:辛慶忌之救朱雲,張萬福之拜陽城,服儒衣冠者,亦可愧矣。

徐鈞:伏閣朝廷一諫官,白頭武將亦歡顏。要知此喜非私喜,為救孤忠去巨奸。

虞集:張萬福武人,年八十餘,猶知賀諫官於延英門下。

胡炳文:中立德業,萬福威名。

羅玘:唐金吾將軍張萬福,年八十餘始知名,至今老生、腐儒不敢蹈籍武人者坐此。

韓邦奇:①昔伏生九十傳經於漢,張萬福八十振直於唐,文彥博八十有五平章於宋。 ②陽城論列延齡、營救陸贄,罪莫測焉,廷拜言官而名重天下者,張萬福也。

吳綺:草木知名張萬福,威行萬里,山川改色。

杜士全:威布濠州,使江淮草木皆知姓名,公(張國維)類張萬福。

逸聞趣事

不遣妻子

張萬福任泗州刺史時,適逢唐德宗逃亡奉天、李希烈叛亂,淮南節度使陳少游命轄境內的刺史將妻子送至揚州作為人質。張萬福卻不奉命,對使者說:“替我告訴相公(陳少游),我張萬福的妻子又老又醜,不足以勞煩相公掛心。”最終沒有送出妻子,他因而被人稱讚。

草木知威

“草木知威”出自《新唐書·張萬福傳》:“朕謂江淮木草亦知爾威名。”後用於形容威勢極大。

相關爭議

關於張萬福的卒年,史料有貞元元年(805年)及元和元年(806年)兩種說法:

1、貞元元年(805年)說:持此說的有《舊唐書·張萬福傳》。

2、元和元年(806年)說:持此說的有《順宗實錄》。

而《東雅堂昌黎外集注》在注《順宗實錄》“元和元年卒”條時曾說:“元和元年當作貞元二十一年”。 今本《順宗實錄》注引道:“孫曰:‘元和元年’字誤。蓋貞元二十一年五月卒。”

史料記栽

《順宗實錄·卷四》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二·列傳第一百二》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列傳第九十五》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四·唐紀四十》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七·唐紀四十三》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五·唐紀五十一》

《欽定續通志·卷二百六十五·列傳六十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