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能為

張能為

張能為,男,1962年10月生,安徽歙縣人。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哲學博士。哲學系副主任,外國哲學碩士點負責人,教研室主任。給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講授的課程有《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西方政治哲學》、《現代西方哲學專題》、《國外社會學說》、《後現代哲學英文原著選讀》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能為,男,1962年10月生,安徽歙縣人。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哲學博士。哲學系副主任,外國哲學碩士點負責人,教研室主任。安徽省第二批高校“十五”優秀人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985年9月考入安徽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師從錢廣華教授攻讀碩士研究生,1999年9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專業師從李毓章先生攻讀博士研究生,2002年6月獲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現當代西方哲學。給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講授的課程有《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西方政治哲學》、《現代西方哲學專題》、《國外社會學說》、《後現代哲學英文原著選讀》等。

他已承擔和正在承擔的科研課題主要有: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從康德到馬克思本體論和認識論關係研究(成員)。安徽省社科基金課題:伽德默爾的實踐哲學與現代生活意義研究(主持人)。安徽省教育廳基金課題:西方後現代主義哲學研究(主持人)。已發表和出版的學術成果主要有:專著類:《理解的實踐——伽德默爾實踐哲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康德與現代學》,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近現代西方本體論學說之流變》,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合著,本人承擔18萬字)。《現代西方哲學評析》,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合著,本人承擔約10萬字,教育部重點圖書,本科教材)。

他論文類:近現代西方本體論之流變與命運,哲學動態2000年第1期。論薩特的主體性倫理學,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卡爾納普的“語言構架”存在論分析,外國哲學2003年第6期。奎因在科學觀上的突破與重建,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伽德默爾“第三次啟蒙”與現代科學劃時代,外國哲學2004年第8期。康德哲學的理論構想與現代迴響,外國哲學2005年第7期。康德哲學方法的宏論細析,哲學動態1994年。薩特道德哲學的困境與出路,學術界1991年第3期,等等.

他現任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副主任,碩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