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哲學

後現代哲學

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思潮是基於後現代主義思想發展之下的哲學體系。通過批判、超越西方近現代主流文化的理論基礎、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手段,使人們更好的認識到諸如科學帶來的弊端等一系列問題。是當代西方社會的經濟、政治、科學技術狀況產生的哲學思想。

概述

幾十年來,後現代主義的影響迅速擴展;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後現代”一詞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成了一個時髦的用語;後現代常用的一些辭彙,如“話語”、“文本”、“敘事”、“解構”、“顛覆”等等,成了好些人的口頭禪。“人人皆話語,個個談文本,解構不離手,顛覆不離口”成了西方後現代文化的一大景觀。

歷史演進

後現代主義思潮的產生、發展,是以後現代主義哲學為其理論基礎與思想核心的。而後現代主義哲學的形成又是同現代西方哲學中各個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關的。現代西方哲學中存在著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兩大潮流。科學主義思潮中的分析哲學,拘泥於認識論圈子之中,帶有從命題到命題的邏輯演繹的局限性;人本主義思潮中的存在主義,有著過分注重人的自由和非理性主義的弊端。這些局限與弊端,使得它們的發展由勢盛走向勢衰。後現代主義哲學就是伴隨著現象學、分析哲學的式微和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的衰落,以後結構主義和哲學解釋學的興起為標誌而登上當代思想舞台的。

主要流派

後現代主義哲學起初是以徹底否定現代哲學的面貌出現的,人們稱其為激進性的後現代主義哲學,以後在回應激進性的後現代主義哲學過程中,又逐漸產生了建設性的後現代主義哲學。

激進性的後現代主義哲學的主要流派有:以法國哲學家德希達、福科為代表的後結構主義,以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為代表的哲學解釋學,以美國哲學家蒯因、羅蒂為代表的新實用主義。它們的理論來源儘管有所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方法各異,但卻有著共同的理論前提、理論傾向、基本觀點、思想實質。這就是它們從否定物質與精神、主體與客體的對立統一關係的前提出發,拒斥形上學(本體論),反對基礎主義、本質主義、理性主義,宣揚不可通約性、不確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推崇主觀性和相對性。

為了徹底否定以往的哲學傳統,論證自己的理論觀點,他們採取了一些迥異於傳統的方式、方法。比如,德希達用解構的方法(拆解結構的方法),即從內部突破的策略,通過揭露近現代哲學文本(以文字形式出現的對象)自身的矛盾,拆解其原有的結構,消除結構中一切確定的和固定的東西,顛倒中心與邊緣的關係,消解中心和主體,從而顛覆文本原有結構。德希達指出,在西方傳統的形上學體系中,人們總要認定一種不受質疑的“真言”(理性的聲音或上帝的旨意),總得有一種語言文字與其語意不可再分的“邏各斯”(logos)。它是認識的出發點或中心,既置身於人的認識系統之外,又維繫著人的認識系統。這種“邏各斯中心主義”,恰恰是傳統形上學體系的致命矛盾,甚至可以說是一切結構的致命矛盾。既然這些“中心”都是置身於結構之外的,那就說明這些結構是“中心消解”的。一旦“中心”不復存在,那么結構系統中原先在價值論上被認為是主要和次要的對立關係,不就可以顛倒過來嗎?例如言說與書寫、存在與非存在、本質與表象、真實與謊言、所指與能指等,一般認為前者比後者更加重要。然而,一旦認識到這些結構是一個中心消解的結構,那么,人們在價值判斷上就不妨把後者看得更為重要。

又如,伽達默爾是用把語言過程獨立化的方式來否定傳統哲學的。他指出,語言是諸多存在得以表現的存在,是一種根本的存在。他非常重視語言,認為能夠被人理解的存在就是語言。人們在理解文本的時候,實際上就是用語言解釋語言。他說:“理解是屬於被理解東西的存在”,是歷史的效果或叫效果歷史。“屬於被理解東西的存在”也好,歷史效果、效果歷史也好,都是用語言解釋語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打上人的主觀烙印,產生“偏見”。問題是怎樣對待偏見?伽達默爾不是強調對照文本與文本相關的實在不斷糾正偏見,而是聽其自然,越偏越好,越偏越有創造性。這種“此在(此時此地的我)的存在方式”,不能改變也無需改變,這就把語言過程獨立化了。如此一來,勢必使“主體虛化”、“真理退場”、“客觀性喪失”。可見,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是以無視主客觀關係的方式,賦予自身以明顯的反傳統哲學的後現代性質。

再如,新實用主義者羅蒂以宣揚後哲學文化的方式否定傳統哲學。他認為啟蒙運動的先知們否定了中世紀的神學文化,使神學文化變成了後神學文化,即哲學文化。現在呢?人們已經不再相信那種主張基礎主義、本質主義的大寫哲學了,在大寫哲學消失以後,接替哲學文化的就是後哲學文化。在後哲學文化中,不講本質、不講基礎、不講主客二分、不講結構。後哲學文化是沒有核心、沒有標準的多元文化。

以美國學者大衛·雷·格里芬、小約翰·B·科布為代表的建設性後現代主義哲學,是在回應激進的後現代主義哲學中後起的一個重要流派。它對現代哲學也是持基本否定態度的,但不主張激進性的徹底摧毀,而是強調批判性的反思,實現對現代哲學的超越。這一流派的主要內容有:(1)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反對個人中心主義,認為每個人都不可能單獨存在,自我不是自足的,永遠處在與他人的關係之中,是關係網中的一個交匯點,自我是關係中的自我。因此,個人應養成“傾聽他人”“學習他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2)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強調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世界萬物都有其價值和目的,自然不是人們統治、占有、掠奪的對象,而是有待人去照料的花園,從而超越了現代哲學在人與自然關係上的二元對立論。(3)在不同社會群體的相互關係中,關注處於社會邊緣的弱勢群體的價值與利益,反對男性中心主義、父權制。

產生根源

後現代主義思潮及其哲學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政治的反映。它的產生髮展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

首先,從經濟政治上看,隨著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的發展,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更加突出,國際競爭日益尖銳,20世紀以來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鐵的事實徹底戳穿了資本主義“理性的王國”、“人類的天堂”的神話。這就在邏輯上必然地積蓄著人們對資本主義的否定情緒。作為後現代主義哲學理論源頭的後結構主義,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法國產生的。同時,還要看到,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階級關係上發生了新的變化,在原來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即中產階層,它包括“白領工人”和從事生產管理的技術人員。他們的社會地位介於資本家與勞工之間。他們既對壟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思想控制不滿,又嫌棄傳統的價值觀,加之現實生活競爭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就使得他們在意識形態上傾向多元論、相對主義、自由主義。他們是後現代主義思潮的重要社會基礎。

其次,從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看,新科學技術革命的興起,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強化了人對自然的控制,但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人口激增、生態平衡的破壞,以及軍備競爭加劇、人文精神失落等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對“人類中心主義”、“工具理性主義”提出了嚴重的挑戰,助長著人們對現代社會、現代觀念的懷疑、厭倦和否定情緒。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資訊時代以後,出現了兩個容易使人的認識產生偏差的新問題:一是利用高度發達的計算機技術可以“虛擬實在”。由於虛擬技術的發展,客觀實在的認識地位似乎大大降低了,甚至可以說,客觀實在已經不值得像以往那樣認真對待了。人們與之打交道的似乎僅僅是一些信息或者符號。從感知的真實程度來說,好像虛擬實在與客觀實在之間沒有差別了。在這種陷入偏差的似是而非的認識中,隱含著對真實世界的懷疑與否定。二是知識的性質發生了變化,這突出表現在:一方面,知識變得越來越僅僅是信息,它不再強調自身與實在的關係;另一方面,知識的獲取、整理、支配和利用越來越脫離其傳統的定義,而成為一種單純的商品交換過程。這兩個方面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關係,即知識只是為了出售而被生產,為了在新的生產中增殖而被消費。為此,知識就必須能夠轉化成可用的信息。依賴信息技術生存的知識,只有能夠進入網路流通過程才能被稱作知識。網路正在愈來愈廣泛地支配著人們的生活、觀念甚至情感。這樣一來,就很容易使人認為知識的發現、傳播似乎與真假無關,科學也不再與某種高尚的目的相聯繫,“真理”和“正義”具有了一種“語言遊戲”的性質。在這種屈從於“信息霸權”的陷入偏差的似是而非的認識中,也蘊含著對真理性與客觀性的懷疑與否定。

上述兩點,共同構成後現代主義哲學推崇主觀性、相對性的重要的認識論根源。此外,隨著經濟發展從工業化進程轉為信息化進程,文化被廣泛地納入了商品生產範疇,出現了消費文化,使精神文化的生產從高尚的地位、高雅的格調降為普通的商品生產。而商品的供求關係,又促使文化生產不斷變換形式,於是文學、藝術、影視等領域的作品變得五花八門,無主體性、無權威性、無歷史性、無深度感的文化成了當代西方文化的重要形式,這也孕育了不同於現代主義的,以宣揚不確定性、易逝性、無深度性、零散化為特徵的後現代主義思潮。

二重性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後現代主義哲學在西方哲學發展的進程中,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需要進行辯證的分析。

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大都對尼采以來的現代西方哲學的內在矛盾和缺陷進行了揭露和批判。比如,他們指出: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爾雖然摧毀了傳統的形上學(本體論),但仍然沒有擺脫形上學。他們崇尚的“意志”、“本能”、“存在”也被確立為世界的本體,存在著明顯的邏輯矛盾。又如,他們指出傳統理性主義在弘揚理性時不僅忽視、否定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而且把理性的作用極端的誇大了,導致了理性的泛化、絕對化、神秘化,使哲學最終變成理性宗教。如此等等,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能夠給人以啟迪。

西方傳統文化的特點是重視中心、維繫結構、尊重歷史等等,而後現代主義則反其道而行之,以逆向思維分析方法極力推崇邊緣、平俗、解構、非理性、歷史斷裂等等,儘管它具有矯枉過正、走向極端的片面性,卻也在提醒我們對於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提示我們在分析社會生活、文化生活時要辯證地看待理性與非理性、中心與邊緣、崇高與平俗、結構與解構、連續與斷裂等關係,這有利於我們辯證地吸取西方傳統文化與後現代主義思潮各自可取的一面,而拋棄其各自的缺陷。

戰後西方社會由於科技的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資本的全球化擴張的加強,使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統治下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近些年來,特別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後,在意識形態領域,歌頌資本主義、美化資本主義,把資本主義作為方向與榜樣,似乎成了一種時尚。而後現代主義思潮作為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所表露出來的主體死亡、理想破滅、傳統喪失、文化虛無、遊戲人生等觀念和心態,卻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當代西方社會的理想危機、信仰危機和文化危機。此外,後現代主義哲學作為一種社會批判理論,也從不同的角度對當代西方社會的種種矛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比如,德希達在《馬克思的幽靈》中,為了用事實回擊福山的“歷史終結論”,一下子列舉當今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十大弊端。諸如,越來越嚴重的失業,對無家可歸的公民參與國家民主生活的權利的大量剝奪,外債和其他相關機制的惡化使人類大多數處於飢餓或絕望的境地,黑手黨和販毒集團日益蔓延,國際機構受到種種限制,國際法的實施主要受特定的民族、國家操縱……上述事實對於我們全面了解西方社會本質及其發展趨勢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當然,後現代主義哲學也有消極的一面,突出表現在其人文精神的價值取向上。具體地說,就是其反基礎主義、反本質主義、反理性主義等傾嚮導致放逐理想、躲避崇高、消解責任、無正義、無道德、無進取、享樂當時、遊戲人生的態度,這是消極頹廢,極其有害的。總的來說,後現代主義哲學自身具有的積極因素並未改變其固有的思想傾向與理論實質。後現代主義哲學,特別是其中激進否定性的哲學流派,訴諸逆向思維分析方法,以拒斥形上學(本體論)、反對基礎主義、本質主義、理性主義的形式,否定了近現代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傳統。它消解了思維與存在對立統一的原則,否定一切真理性認識的存在,認為現象背後無本質,歷史之中無規律,因而在世界觀上是以推崇主觀性、相對性為特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後現代主義哲學對於進入“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西方社會的矛盾和文化狀態的分析與批判,對於正在向現代化進軍的中國人民來說,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