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蘭[清華大學教授張美蘭]

張美蘭[清華大學教授張美蘭]

張美蘭,女,江蘇南通人,文學博士。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學會理事,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員等。

曾在《中國語文》、《古漢語研究》、《語文研究》、《語言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近代漢語研究》、《韓漢語言研究》、台灣《中山人文學報》、《清華大學學報》、《中國21》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有關近代漢語研究、禪宗語言研究、明清世界漢語研究方面的論文70餘篇。

人物經歷

華東師範大學文學學士,碩士。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曾先後赴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亞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日本愛知大學、日本青山學院,韓國中央僧伽大學校、韓國海印寺佛學院,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中正大學、台灣佛光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台灣法鼓山佛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史丹福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尼分校等地進行訪學等學術活動。

主講課程

《古代漢語》、《漢語史》、《漢語史專題》《中國語言學史》、《古代漢語專題》。

研究方向

漢語史研究,包括近代漢語研究、唐宋禪宗語言研究、明清域外漢語官話專題研究。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祖堂集》句法研究 ”,清華大學985項目。2002年。

“《祖堂集》校注 ”,清華大學骨幹人才計畫項目。2003年。

漢語全球熱背景下的歷史回顧——明清域外漢語官話研究,清華大學人文社科振興基金研究項目2007年。

美國傳教士狄考文對十九世紀末漢語官話研究的貢獻——《官話類編》專題研究,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研究交流研究所項目(2007年)。

十九世紀美國在華傳教士的漢語研究,2007年。

國際商務漢語教學與資源開發,國際合作項目,2010-2011

主要著作

《禪宗語言概論》(台灣五南圖書發行公司,1998)是較早系統介紹和研究禪宗語言的專著;

《近代漢語語言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近代漢語後綴形容詞詞典》(貴州教育出版社,2001);

《〈祖堂集〉語法研究》(商務印書館,2003);

《近代漢語論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祖堂集校注》,張美蘭,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

近期論文

【1】清末北京官話的句法特點——以幾部域外北京官話資料為例,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總15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P137-165

【2】十九世紀美國來華傳教士的漢語學習和漢語傳播 張美蘭 2010年10月 《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以下為國際會議正式發表論文:

【2】官話教材《京語會話》中的北京話口語詞研究,清華大學2009年首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2009年8月

【3】西晉漢譯佛典文獻中的雙賓語句式,漢譯佛典語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漢文佛典語言國際研討會,北京大學漢語研究中心,浙江寧波香山教寺,2009年8月(與黃紅蕾合作)

【4】 表目的語義的“VP+去”與“去+ VP”句式之歷史與地域類型分布,History and Dialectal Varia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6th Cross-Strait Conference on Chinese Historical Grammar,台北中央研究院,2009年8月

【5】十九世紀美國來華傳教士的漢語學習和漢語傳播,清華大學國學院成立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9年11月

【6】清末域外漢語官話資料中的同義詞及其地域分布,“國際漢語教育史學術研討會”,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學會、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2009.12.15~16。

【7】從明清海外商務漢語教材的編撰看商務漢語教材的歷史,《海外華文教育》2011年第2期。

論文目錄

【一.近代漢語】

1.再論近代漢語“我把+你個+名詞性成分”,《河北師大學報》2002年第1期。P72-74

2.《訓世評話》中授予動詞“給”,《中國語文》,2002年第3期。P81-83

3.從漢語比擬句式結構的發展看名詞性偏正結構的構成,《漢語學習》2002年第1期。P16-21

4.簡論《逆臣錄》在明代辭彙研究中的價值,《漢語史學報》第2輯,2002年。P89-101

5.近代漢語幾種句式結構成分的變化及其句法後果,《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語言文字學》(人大複印資料)2003年第7期轉載。P90-91

6.《十國春秋》禪僧列傳校讀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3期。P77-79

7.論近代漢語NA狀心結構,《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P69-73

8.從偏正結構的認知基礎看近代漢語比擬結構的發展,《對外漢語的跨語言研究——漢語學習與認知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年。

9.從 “ ”字說起——淺論會意組合字《漢字論叢》第二輯,崇文書局,湖北,2003 ,P103-110

10.詞的概念表達與字元取象間異形同構現象中的認知背景,《漢字傳播與中越文化交流》,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P37-51

11.近代漢語使令動詞及其相關的句法、語義結構,《清華大學學報》2006年2期。P96-105《語言文字學》(人大複印資料)2006年第7期轉載。P82-91

12. The Path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Process of Emergence of the Markers of Comparison si, yesi, and si de,《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the 60th birthday of Christoph Harbsmeier》Hermes Academic Publishing and Bookshop A/S,P.O.Box 2709 Solli, N-0204 Oslo, Norway ,2006. P285-302

【二.禪宗語言研究】

1.《祖堂集》語言研究概述 《中國禪學》創刊號,中華書局,2002年。P332-34215.

2.《祖堂集》祈使句及其指令行為的語力級差,《清華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P87-94

3.從《祖堂集》問句的用法特徵看中古語法對其影響,《語言科學》第3輯,2003。P80-91

4. 《五燈會元》動量詞研究,《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71輯。2003年2月,P399-445

5.論宋代禪宗語錄的語言特色——從《祖堂集》與《五燈會元》等語言的風格差異入手,第二屆韓國佛教學結集大會論文,韓國,2004.

6.《祖堂集》話題問句,IACL-12國際中國語言學會年會論文,天津2004.

7.《祖堂集》文獻與點校,《中國禪學》第二輯,中華書局,2003年。P1-11

8.《祖堂集》校錄勘誤補,徐時儀等編《佛經音義研究》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中古漢文佛典中“聽”字使役句,北京市語言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

【三.明清域外漢語官話專題研究】

1.傳教士利瑪竇的漢語學習與漢語研究,《21世紀的中國語言學》(二),商務印書館,2006。P515-536

2.《華語官話語法》中語法問題分析,《國際漢學》第10輯,大象出版社,2004年。P288-306

3.掌握漢語的金鑰匙——元明清東西方漢語教材特點比較,《國際漢學》第12輯,大象出版社,2005年。P226-241;收入《世界漢語教育史研究——第一屆世界漢語教育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理工學院出版,2005年。P90-100

4.文法と語彙から見た19世紀の域外漢語教材の官話の樣相,收於內田慶市?沈國威編,《十九世紀中國語の諸相——周緣資料(歐米?日本?琉球?朝鮮)からのァプロ一チ》,雄兄堂出版,2007年,P33-59(日文)

5.清末民初北京口語中的話題標記——以100多年前後幾部域外漢語教材為例,《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第2期。P63-73

6.從十九世紀末域外漢語官話教材的變化看當時的國際關係——以日本朝鮮及歐美等國學習漢語官話教材為例,“香港浸會——清華大學第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提交)

7.明治時代の中國語教育とその 特徵,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會編,《中國21》Vol.27,風媒社,2007年3月。P131-152

8.日本明治期間漢語教科書中的北京話口語詞,《南京師大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9.美國傳教士狄考文對十九世紀末漢語官話研究的貢獻——《官話類編》專題研究,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研究交流研究所報告(2007年2月26~3月10日)

10.《語言自邇集》北京話口語詞及其貢獻,《北京社會科學》2007年5期。

11.清末漢語介詞在南北方官話中的區別特徵——以九江書局改寫版《官話指南》為例,《繼往開來的語言學發展之路》,語文出版社2008年。

12.十九世紀末漢語官話辭彙的南北特徵————以九江書局版《官話指南》為例,《韓漢語言研究》,2008年2月,P397-429,遠藤光曉主編的《韓漢語語言研究》,韓國學古房出版社。

13.《華語官話語法》及其語法問題偏誤辨析,姚小平編《海外漢語探索四百年管窺》,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