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勛

張紹勛

張紹勛 (1909-1971),字勛華,廣東合浦縣廉州鎮人,國民革命軍少將。黃埔軍校第五期步科、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二期畢業。抗戰爆發後任國民黨第78軍36師108旅216團上校團長,先後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1939年任中央軍校第七分校學生總隊總隊長,1942年任第71軍87師少將師長,參加遠征軍滇緬抗戰,一舉攻克戰略要地龍陵。1946年任第42軍副軍長,1949年4月任第122軍軍長,10月16日在湖南大庸向解放軍投誠。1952年被判刑在寧夏關押,1964年獲特赦,1971年1月6日寧夏石咀山被錯誤處決。

基本信息

浴血抗戰

張紹勛 (1909-1971),字勛華,廣西合浦人,先後於黃埔軍校第五期步科、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二期畢業。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78軍36師108旅216團上校團長,先後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1939年任中央軍校第7分校學生總隊總隊長,1942年任第71軍87師少將師長,參加中國遠征軍滇西抗戰。

在滇西反攻中,張紹勛奉命率87師進行了龍陵戰役,並一度收復了日寇盤據的龍陵舊城區,後由於敵方日本56師團調集騰衝等處兵力4000餘人,支援龍陵守敵並予以反攻,才迫使張紹勛部轉攻為守。在日寇瘋狂反撲下,87師遭受了重大傷亡,且面臨被敵合圍的危險。

為此,張紹勛請示負責指揮的第71軍副軍長陳明仁中將,要求撤退變換陣地,以免87師被日寇圍殲。但陳明仁擔心張紹勛部一撤,日寇會如潮水般沿滇緬公路直撲松山,使正被中國軍隊圍攻的日本守軍獲救,導致整個滇西反攻戰役動搖,因此,陳明仁不準張紹勛部撤退,命其死守。

張紹勛於6月16日便越級向71軍上級即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中將打電話,請求撤退。87師是宋希濂的舊部,張紹勛也是宋希濂的舊部屬,宋希濂便欲同意張的請求。不料張、宋希濂通話之際,陳明仁也因要向宋希濂報告軍情,插線聽到了張紹勛與宋希濂的對話。陳明仁是火爆性格,他雖官職比宋希濂低,但他仗著與宋同為黃埔一期同窗生,且都是中將銜,故他在電話中仍然不準87師變換陣地,並籲請宋希濂不能越級支持張紹勛的撤退。對此,宋希濂只好無言。

張紹勛自知越級報告一事不妥,故不敢與陳明仁分辯。加之,此前6月10日晚,87師一部攻入龍陵舊城區時,誤以為已攻占了龍陵縣城,便電話報告張紹勛,張紹勛大喜,也即電話報告了71軍軍部。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聞訊,尚未仔細核實,更是立即直接上報到重慶蔣委員長處,弄得重慶媒體一片歡呼、慶祝。但很快情況就弄清楚了,龍陵縣城仍尚在日寇手中,且在騰衝日軍支援下,進行了反攻。為此,張紹勛深感自己誤報軍情,唯有拚死殺敵,死守就死守。

不過,宋希濂還是認為張紹勛撤退以保全部隊有生力量之議,並無不妥。因此,他便找他的老部下、第71軍軍長鍾彬,讓鍾彬下令87師撤兵,鍾彬經過觀察,發現確有大批增援日軍欲抄包87師之跡象,便於當日傍晚時分,下令讓87師撤退轉移陣地,繼續堅守。

張紹勛率87師進行新陣地後,連續十天面對日軍的強力進攻,全師上下拚死抵抗,雖損失慘重,但不屈不撓。不幸在6月28日上午10時,日軍作最後衝擊,終於勉強攻下了87師260團所守山頭之一的5255高地時,雖說5255高地被日寇攻下,但這已是滇西日軍的強弩之末,他們面對兵力大大超過日軍的中國軍隊,已無力再戰。實際上,日軍剛剛攻占5255高地,中國遠征軍第8軍的榮一師就增援上來了,日軍很快敗退而收縮於龍陵,其進攻戛然而止。中國遠征軍滇西反攻大捷之後,遠征軍長官司令部與重慶最高統帥部,也均未嚴究6月10日那次“收復龍陵”的軍情誤報之事,對張紹勛也沒有半點指責之言。因此,張紹勛同其他將領一樣,戰後也榮獲國民政府嘉獎。

晚年遭遇

抗日戰爭勝利不久,內戰再起,張紹勛的命運,竟由此而墜落深淵。1949年10月16日,已是國民黨軍第122軍軍長的張紹勛,在湖南大庸縣遭南下的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之第47軍圍攻。當日夜,47軍139師417團一營營長,率部乘黑摸進縣城至張紹勛的軍部辦公室,迫使張紹勛下令,讓其城內守軍5000餘人放下武器繳械投降。事後,張紹勛作為國民黨投誠軍官,奉命進入解放軍中南軍區軍政大學學習,改造思想。不料,1952年7月,卻被軍區的軍事法庭以“歷史反革命罪”判刑八年,送往寧夏石咀山市平羅鎮戰犯監獄服刑,實際執行十五年。1964年獲釋,留當地勞改農場就業。在文化大革命中,張紹勛再次在劫難逃,又被關進監獄。1970年11月,寧夏石咀山市革命委員會未經審判,便以歷史和現行反革命罪,將張紹勛定為死刑,並於1971年1月6日執行槍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