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策平烈士

張策平烈士原名思榮,又名張籌,字夢華,1896年出生於河北省寧津縣小店鄉南北莊。1927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出身農家,少年因家境貧窮,由其舅父謝書文資助讀書,先入私塾,後考取河北省河間縣中學。中學畢業後,為尋求救國真理,週遊七省,後困四川,終以“憂國憂民,壯志難酬”返回,曾務農、任教。​1937年參加八路軍,歷任大隊長、支隊長、行署主任、一一五師挺進縱隊五支隊六團團長等職。1942年逝世。

7歲入私塾就學,後考入河間中學,畢業後考入保定講武堂。1918年畢業,返回寧津務農,短時任教。1925年赴山西,投西北軍岳維俊部從軍,後升為團參謀長。當時該軍內已有共產黨的活動,他也受到革命思想的教育,於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辭去軍職,回寧津縣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3年夏被選為中共寧津縣委軍事委員。1934年,他組織200多名貧苦農民成立“齊心會”。1935年,他發動南區各村農民聯名控告惡霸區長對農民敲詐勒索,橫徵暴斂,迫使河間府當局罷免其區長職務。1936年,任縣委組織委員,1937年“七七”事變後,仍任軍事委員。同年冬,他組織了40多人的抗日武裝,不久編入抗日救國軍,他任救國軍二十二路指揮。1938年春,二十二路改編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三十一支隊,他任支隊長。接著,津南特委調他回寧津,重新組織縣的抗日武裝。他將各區的抗日鋼槍自衛隊改編為八路軍十八支隊,任支隊長,很快發展到一千多人。是年冬,十八支隊改編為五支隊六團,他任團長,率部轉戰在冀魯邊區一年有餘。1939年中秋,六團奉命調往魯南抗日前線,編為東、汶、寧支隊,他任副隊長。同年11月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特務團,他任副團長。1940年5月,調任郯城縣縣長。1940年8月,成立魯南專署三行署,他任行署主任。由於長期南北轉戰,為革命嘔心瀝血,以至積勞成疾,身患胃癌。1942年通過地下黨的關係,赴濟南第一醫院就醫,後因醫治無效不幸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