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中醫]

張磊[中醫]

張磊,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中醫。

基本信息

簡介

張磊張磊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提起中醫,人們都知道河

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說到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人們都知道國家級老專家張磊。
張磊其人,醫術精、人品好、醫德高、醫風正,幾十年如一日。心繫百姓,從不分貴賤妍媸;治病求本,能小方不用大方;把中醫藥簡、便、廉、驗等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解決民眾“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上都做出了榜樣。在醫院管理年活動、糾正行風活動和“講正氣,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的今天,更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幾十年來,他憑著精深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博得了病人及同事們的高度讚譽,他的感人事跡也在不斷地傳播!去年,在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傳承會議上,張大夫獲得“特別貢獻獎”,以其學術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已經結題。作為“兩部一局”(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第二批師承制導師,他究竟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又是怎樣的一代名醫?

評價及事跡

張磊張磊

●誦經典,拜名師,虛心求教傳醫道,授學業,誨人不倦
張磊主任醫師幼小上私塾,“四書”、“五經”全本都能背誦,這為日後學好中醫學奠定了堅實的根基。18歲師事於當地老中醫張炳臣,出師後,在家懸壺。1958年考入河南中醫學院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1983年調入河南省衛生廳任副廳長,從醫近60載,治療過的病人不計其數。

無論在中醫學院任教期間,還是在衛生廳做政府官員期間,他對中醫事業的摯愛之情未減,對中醫事業的探索未止,博採眾方、勤求古訓,正是這種摯愛和探索精神,為他成為一代名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磊張磊

張磊主任醫師深受儒學思想的影響,崇尚致中和平,精心研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博採百家之長,勤於臨床探索,在幾十年的教學和臨床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醫風。
張大夫一生治學嚴謹,不但醫術精湛,又言傳身教,把自己的專業技術傳給學生和弟子。他培養出的兩個學術繼承人目前都已在河南中醫學院的醫療崗位上成績斐然。記者在河南中醫學院採訪時,見到了孫玉信主任醫師。提起張磊老師,他的欽佩之情溢於言表:“張老師精究方術、為人師表,是一名儒醫、大醫,他既重醫術又重醫德的品質深深地教育和影響著許多人。”

●重辨證,求根本,直取天地真義研岐黃,濟蒼生,正是大醫本心
多年的積累和大膽的嘗試,再加上嚴謹的治學經驗,張大夫醫理更加純熟,醫術更加精湛,尤其對內科疑難雜症的治療,更有獨到之處。張磊主任醫師指出,內科雜症雖然病種多,病情繁雜,但按其性質,不外乎“寒、熱、虛、實”;按其部位不外乎“表、里、上、下”這一規律。因此在治療時,應採取“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等方法。遵循治病重在辨證,用藥貴在精練原則,醫術力

張磊張磊
求精湛,全身心為患者著想。

他常說,處方要合情合理,用藥要恰到好處,否則將直接影響療效。所以,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學習典籍,參閱眾著,更要接受新知識,對治療中療效不佳的病例,要查閱有關資料,求索新法好方,盡力解決患者之痛苦。在探索中求新,在求新中發展。

根據多年臨床經驗,他善於獨出心裁,出奇制勝,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78年,他曾治癒一例小便不通的患者,患者為一個六歲半的小孩,小便點滴不出,痛苦不堪,患者先入某醫院住院治療,醫生為其先行導尿,繼而用針藥,但是導尿管一拔出,小便仍點滴不出。醫生用速尿劑也枉然,X光拍片,也未見異常。10天來,醫生愁,家長憂。後在熟人的介紹下,其家長找到了張磊主任醫師。張大夫認為患兒可能為肺氣雍滯,肝失疏泄,而導致失常。遂採用提壺揭蓋法治療,以冀“上竅開,下竅泄”,也就是“欲求南風,先開北牖”的方法,藥下須臾,尿液暢通,病告痊癒。

張磊張磊

治病求本,是張磊主任醫師遵循的又一規律。各種疾病都有其本質規律,現象是本質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本質就反映出什麼樣的現象,但是也往往出現現象與本質不一致的病症。張大夫根據“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通過辨證、立法、用藥三個環節,達到治癒之目的。有一患者50多歲,是焦作某化工廠的鍋爐工人,因勞動後用裝過化學漆的鐵桶貯存的水加溫洗澡,第二天即感不適,繼之右脛浮腫,數日,整個右下肢腫脹欲裂,疼痛較為嚴重。

當地醫院先診為過敏,後診為栓塞性靜脈炎,曾用過多種抗過敏藥物和消炎藥物。中藥亦曾用過清熱解毒、活血化淤之劑,輾轉月余,不見減輕,謂其非截肢不可。患者不同意手術,到鄭州某醫院求治,醫生仍讓其截肢,患者仍然不同意。隨後就診於河南中醫學院,張磊主任醫師根據患者病情的發展,認為勞後汗出肌疏,感受水濕之邪而致。由於水濕之邪淤阻經絡,壓抑腸道、郁而化熱,郁而致淤。淤和熱是病之標,濕是病之本。摸清其本質,隨下藥治療,數日後由重轉輕,月余後行走自如。三年後回訪其病人,健康如常人。

中醫治病,還應考慮到人的精神狀況。人的精神面貌、思想狀態,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皆有很大影響,可以促使病癒,又可使病進。例如精神情志受到過度而強烈的刺激,可使人眠食俱減,形體衰弱,此即所謂“因郁致病”。單純的見病治病,是不能獲得滿意療效的,甚至會導致不良後果。所以醫務人員在治療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時,必須首先做好仔細的思想工作,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從而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正如《類證治裁》所說:“若不能怡情放懷,至積鬱成勞,草木無能為挽矣,豈可借合歡捐忿,萱草忘憂也哉。”

他嗜好中醫,但也不排斥西學,擇善而從,以彼之長,補我之不足。根據其屬肝陽上亢、或肝膽濕熱、或肝腎陽虛、或痰淤阻的高血壓病人,分別配以建瓴湯、龍膽瀉肝湯、鎮肝熄風湯或黃連溫膽湯等。治療中參考現代檢驗指標,取長補短、兼收並取,靈活運用,決不生搬硬套。他的治學格言是:“書要多讀,理要精通,自知不足,勤學莫止,決心在先,毅力繼之,勿華於外,求實於內。”這位深受人們尊重的好大夫,年年被該院評為“最佳醫生”和“先進個人”,得到了全院同事及病人的衷心愛戴。

●心繫百姓,原無論貴賤妍媸治病求本,何囿於大方小方
張磊主任醫師謙虛謹慎,幾十年如一日。對病人悉心治療,處方用藥務求準確,他常說:“下筆雖完宜復想,用記已到莫遲疑。”其人品、醫風、醫德廣為病人頌揚。

張磊主任醫師人品好。醫乃仁術,作為一名醫生,首先要做好人,要有仁愛之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在同事們看來,他謙恭仁和,與人為善;在病人看來,他平易近人,富有愛心;在學生們看來,他傾其所有,誨人不倦。他常常對同事們講,作為一名醫生,如果沒有一顆仁愛之心,就成不了一個好醫生。視病人如家人,不能因病人身份、地位、貧富而行醫。要一視同仁,對每位病人都要悉心照料,仔細詢問,不斷關懷,讓病人真正感受到家的溫馨。病人本身就很痛苦,如果再有歧視和高低之分,豈不更傷了病人的心?同時醫生也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準則,就很難成為一名好醫生。

張磊主任醫師醫德高。他認為:“醫生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術,而且要有高尚的醫德,如果醫德不好,即使醫術再高,也不能很好地為患者服務,甚至會給病人造成一些不應有的損失和痛苦。所以一個道德高尚的醫生,舉止、言談、待人、處事、接物都應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方能給患者留下美好的記憶。”

張大夫應診,通常中午一點才能下班,可家門口常常又有等待的病人,或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的,或通過病人介紹而來的,或是達官富賈,或是小區商販,或是流浪乞討者,無論貴賤妍媸,一律先看病後吃飯。張大夫有句口頭禪:老百姓看病難啊!老伴拖著病弱之體把飯菜熱了又熱,等他吃完,往往是下午兩點多鐘。這樣的情況對張大夫來說是家常便飯,街坊鄰里也早已司空見慣。對於張大夫的弟子們來說,這樣無規律的生活難以適應,而張大夫已堅持了幾十年。

張磊主任醫師醫風正。他說:“醫生要敬業,要接近貧困大眾,只要是病人,大家都要一樣看待,遇到病情嚴重的患者,我就親自登門為其診治,不避污穢,不嫌煩瑣,詳細詢問,仔細察看,細心分析,精確判斷,而後為病人悉心治療。”張大夫在談到處方用藥時強調:應視病人情況而定,該用大方則用大方,該用小方則用小方,當輕則輕、當重則重。據證用藥,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皆有嚴格的規範。患者用藥除特殊情況外,還應注意用藥劑量的大小變化,絕不單純為了經濟效益而開大藥方,用不該用的藥,給患者及家人造成過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痛苦,而忽視了作為醫生最基本的良知和醫院的社會效應,心繫百姓,時刻惦記著民眾看病貴等問題。

張磊主任醫師尊重客觀事實,唯求事實真理。他說:“醫生所從事的職業本身就是科學,科學是實事求是的,來不得半點虛假,無論醫術高低,本事大小,都要實事求是,不能欺哄患者,不要做虛假廣告,沽名釣譽,這樣有害於社會,有損於醫生的形象。”他臨床實踐中的病例記錄,要求翔實記載。用量大小,藥後效與不效,有何反應,均應如實筆錄,從不效中找原因,不飾己非。他常說:“治癒的病例是經驗,經反覆認真治療而乏效的病例,也是經驗,認真總結失敗教訓也很可貴。”

他的老同事、河南中醫學院原副院長馮明清告訴記者,張磊主任醫師治學嚴謹、工作認真,在全院有口皆碑,無論是在醫療教學還是學術研究上都一絲不苟。該院黨總支書記王亞平說,張磊主任醫師的人品、醫術、醫德受到了全院教職工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並引用河南中醫學院黨委書記孫建中同志的話,從“三通一高”(“三通”即通文理、通醫理、通事理,“一高”即高悟性)方面給予其很高的評價。

張磊主任醫師曾揮筆寫下了一首詩以表心志:“年將花甲意如何,憶昔思今感慨多。退政誰雲無事事,重操醫技鏡新磨。”是的,幾十年來,張磊主任醫師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他摯愛中醫事業,年事愈高,愛之彌深;傳醫道,授學業,誨人不倦。他用畢生的心血詮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精神,用畢生的心血鑄就了大醫精誠的無悔人生,用畢生的心血書寫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唐代醫學大家孫思邈雲“凡大醫治病,必當無欲無求,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生命。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張磊教授不正是這樣的蒼生大醫嗎?

張磊[中國醫學科學院]

基本信息

姓名:張磊

性別:男

職務:副主任醫師

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學歷:博士

通訊地址: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288號

郵政編碼:300020

教育經歷

1993年8月至1998年7月山東省濰坊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獲學士學位
2000年8月至2004年10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8年8月-2000年7月山東省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住院醫師助教
2006年10月至11月美國費城托馬斯傑弗遜大學醫學院進修
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主治醫師
2007年10月至今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臨床血栓與止血疾病研究和診療以及血液幹細胞相關基礎研究

承擔課題(含合作項目)

負責人承擔的課題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內皮祖細胞數量減少及功能失調與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關係的研究”(2006-2009);
天津市自然基金項目“減毒沙門氏桿菌為基因載體口服治療血友病B的基礎研究”(2006-2009);
“BayerhemophiliaAward(Clinicalscholarshipaward,2007)”(2007-2009)。協和青年科研基金JAK2/V617F基因突變對造血幹細胞向巨核細胞分化影響的研究(2010-2011)

參與課題項目

天津市重大科技支撐計畫新型高分辨多色螢光原位雜交技術在腫瘤研究和診斷中的套用(2010-2012)
天津市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成體幹細胞治療重大疾病的套用研究(2009-2011)

獲獎及榮譽

2006年獲天津市自然科學二等獎,造血幹細胞的多系統分化及其調控因子的研究(第三完成人)。
2006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造血幹細胞的多系統分化及其調控因子的研究(第三完成人)。
2007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血管幹細胞與促血管新生的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第四完成人)。
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血液幹細胞技術及其套用研究(第三完成人)。

代表論著

ZhangLei,LiHongqiang,ZhaoHui,ZhangXiaomin,JiLinxiang,YangRenchi.Retrospectiveanalysisof1312patientswithhaemophiliaandrelateddisordersinasingleChineseinstitute.Haemophilia.2003Nov;9(6):696-702.
ZhangLei,LiHongQiang,ZhaoHui,JiLin,YangRechi..HepatitisCvirus-relatedadultchronic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experiencefromasingleChinesecenter.EurJHaematol.2003Mar;70(3):196-7.
ZhangLei,ZhaoHui,SunAihong,LuShihong,LiuBin,TangFengwu,FengYi,ZhaoLihua,YangRrenchi,HanZhongChao.Earlydown-regulationofBcl-xLexpressionduringmegakaryocyticdifferentiationofTPO-inducedCD34+bonemarrowcellsinessentialthrombocythemia.Haematologica2004Oct;89(10):1199-206.
FengYi,ZhangLei(共同第一作者),XiaoZhiJian,LiBin,LiuBin,FanCunGang,YuanXiangFei,HanZhongChao.Heparinaseffectivecofactorforthrombopoietinandinterleukin-11toexpandmegakaryocyticprogenitorsfromcordbloodCD34+cells.ExperimentHematology2005Dec;33(12):1537-43.
ZhangLei,YangRenchi,HanZhongChaoTransplantationofumbilicalcordbloodderived-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apromisingwayoftherapeuticrevascularization.EurJHaematol2006Jan;76(1):1-8.
LuLin,ZhangLei,XiaoZhijian,LuShihong,YangRen,HanZhongChao..Neuropilin-1inacutemyeloidleukemia:expressionandroleinproliferationandmigrationofleukemiacells.LeukLymphoma.2008Feb;49(2):331-8.
ZhangLei,ShiHongLu,LiLiGuo,TaoYu,YongLingWan,HirobumiSenga,YangRenchi,ZhongChaoHan.Batroxobinmobilizescirculating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inpatientswithdeepveinthrombosis.ClinicalandAppliedThrombosis/Hemostasis2009Oct13.[Epubaheadofprint].

河南名醫名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