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安徽省書畫院專職畫家]

張洪[安徽省書畫院專職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省書畫院專職畫家、安徽省文聯國畫創作院副院長。 師承先哲不重蹈舊跡,融匯中西不拘一格是他的藝術主張。藝術傳略收入多部典籍,畫作多被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

藝術簡介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省書畫院專職畫家、安徽省文聯國畫創作院副院長。

師承先哲不重蹈舊跡,融匯中西不拘一格是他的藝術主張。藝術傳略收入多部典籍,畫作多被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

藝術榮譽

師承先哲不重蹈舊跡,融匯中西不拘一格是他的藝術主張。評作品入編“中國水墨畫名家精品集粹系列叢書”,藝術傳略收入多部典籍,畫作多被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 作品參加“全國第六屆花鳥畫邀請展”、獲“加拿大國際水墨畫大展”優秀獎、獲法國“中國新時代繪畫藝術大展”優秀獎、獲“建國五十周年安徽美術大展”銅獎、參加“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六十周年全國美展”、參加“新世紀黃山風中國畫邀請展”、參加“全國中青年實力派畫家邀請展”、參加“第十六屆全國版畫展”、參加“中國美協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參加“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參加安徽書畫院、浙江畫院“新世紀作品聯展”、參加“第十屆全國美術展覽”同時獲“新世紀安徽美術大展”銀獎、參加第十六屆國際美術大會作品系列展、金陵,現代水墨江蘇省國畫院十五位入圍畫家特展,第三屆中國美協會員精品展 。

藝術評論

象外之象,物我兩忘

——談張洪的水墨藝術 文/鄭永生

藝術的文野之分,取決於文化修養。難怪人們常說畫畫實際上就是在畫自己的修養和對生活的體悟,哪些取來輕易、急功近利、迫於求成是難以達到藝術的至高境界。一個有成就的藝術家大都具備勤奮、博愛、善思而有悟性的先訣秉性。勤奮、博愛是成功的必然過程,勤奮之中磨練了意志,博愛培養了性情,滌滅了雜念,催發了智慧,尋得了品格而造就了藝術。

張洪是當代中國畫“新水墨”這個領域非常突出的畫家之一,五十年代中期出生於皖西北潁州。廣袤平坦的穎淮大地,質樸、簡約中蘊藏著厚重的人文積澱。張洪的繪畫作品契合了這份厚重的人文精神,他以水墨作為表現載體,涉獵各種題材表現,“水與墨”作為呈現畫面思想內涵的物質載體與張洪自身的成長環境、個性是高度契合的。畫品即人品,與其接觸交往可以明顯的體會到,在筆墨的激情奔放、雄勁強悍的畫面背後,卻又表現出了率性簡約、含蓄內斂的內心情懷,他的畫面表現是對其自身個性最好的詮釋。

觀其畫面,從筆墨表現上來看,不拘一格,不受牽絆,開拓“一划一天地,一筆一玄妙的新水墨世界”。在他的一部分作品中,那些自由式的圖示,沒有脫離藝術創造在本質上的“同構關係”,作品內在的美學特徵充滿了隨心所欲的童戲墨趣。其個性使然,使張洪對水墨的革新成為一種自覺地表現狀態。又因他生長的這片土地是管鮑、老莊故里,這片土地孕育了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張洪繼承了先賢的智慧和精神,大膽開拓,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水墨新天地。從張洪先生的藝術實踐不難看出,無論其表現內容還是筆墨程式都是對傳統水墨的一個成功超越,很好的揭示出中國傳統筆墨在現代的發展潛力和表現力。筆墨,是構成中國畫基本美學特徵的根本審美要素,是中國畫區別於世界其他民族繪畫藝術的標誌。筆墨,是畫家思想、情感、趣味、學養的載體。張洪先生的筆墨所表現出來的穩健、從容和張力、以及滲透出旺健的生命信息和浩然越世的意味,已充分凸顯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的價值趨向有著全方位的把握和理解。品析其畫面,首先是厚重有力的墨塊中穿插著入贅拆股的剛硬線條,再加上如“高山墜石”般的落點構成畫面的基本骨架,再用風輕雲淡的淡墨暈染,畫面頓起漣漪,水使畫面如春風細雨般的滋潤,給人以無限遐思,這種“筆墨”表現如果我們概括為“造境”,那後面就是“寫情” 。說到“寫情”,人物當然是最好的表達,人物題材表現上張洪是“懸崖走鋼絲”,這是需要勇氣和膽識的。因為他的人物既非“文化人”的“禪師、隱士”,也非譁眾取寵的“帥哥、美眉”而是一些看上去讓觀眾看不懂,或者直接不被接受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張洪近期的作品人物,造型上吸收了西畫的後現代的“造型觀念”誇張、詼諧、幽默發人深省,此《壺裡乾坤》之真意,恐欲辯已忘言。我想入途《浮雲生出》意《清風當歌、醉酒弄琴》,這種看山非山,物我兩忘的內美境界裡,對於張洪來說是“曲高和寡,知音難覓”,他所表達的不僅僅是具體感受,而是“宇宙意識和生命意識”的大美之境,豈是常人所能理解。

善於讀畫的人可以發現,畫面上的題款往往會透露出畫家的人生信條和藝術旨趣。現就通過張洪作品的題款來品讀一下張洪的水墨藝術特點。癸巳新春迎旭樓所作《空山無是非》,畫者以山一樣的包容胸懷融入畫面筆墨情愫,畫面空靈,意境悠遠。我想只有 “以出世的心態,看待入世的是與非”才能營造出這種深沉的意境。辛卯年像《讀書圖》《賞梅圖》《懷素書蕉圖》此類畫作中,筆墨表現簡練、直接,給人以一種思考和人文關懷,以及心靈上的慰藉,且人物位置經營獨具匠心,形式感強。壬辰《歸樵》筆墨通透,水墨交映,筆力強勁,畫面具象型厚重結實,虛象空靈耐人尋味。癸巳《高懷無近趣》畫面意象靈動深沉,線條剛柔相濟,使畫面水墨體現出流動感,幻化感,我想這是老莊哲學在他的筆下最直接的筆墨詮釋。紮實的筆墨功夫,深厚的人文素養造就了張洪畫面具象形欲躍出紙面又被一種情思所牽引。他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以多面思考,畫面意象隨觀者心動而形生。濁非濁、清非清的幻象畫面體現出畫者對“寫意”精神的“孤行一意,偏見獨持”的那一份篤守與思考。張洪對於水墨的悟性,大膽的嘗試,有意無意地形成了其開合有度的水墨構成風格。畫面極少的題款與畫面精煉又簡約的筆墨造型首尾呼應、墨象環生。畫面空間處理又大膽借鑑了西畫的近實遠虛,點線面構成的處理方式,畫面空間感與形式感強烈,充分,使畫面達到寫景造境、抒情達意、情景交融之畫面效果。張洪先生的水墨氣勢恢弘、沉鬱博大,同時也不失清靈和暢逸,真實地表現了中國人自古已然對安貧樂道思想的追求與嚮往。他畫中的純粹、靜謐而祥和的氣息,實實在在地具有心無纖塵、摒棄俗念、超脫常人的襟懷和氣象。在當下一個極為喧囂和浮華的時代,他的作品能夠給予我們一個暫時迴避塵俗生活的空間,使我們感悟到只有當自己的心靈縱浪大化之時,人們才會真正體悟到一切奢侈浮華的東西不過是過眼煙雲稍縱即逝。

張洪畫面的渾融墨象所營造的是一種大氣象、大境界,因此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張洪的作品他很難讀懂和走近。從他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他心中所理解的中國畫的筆墨表現形式應該是多樣的,他不會有太多傳統文化的包袱而固守,他敢於嘗試、探索、甚至反叛,他的筆墨形式多樣,內容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均有涉獵,我想當代中國畫的魅力它所呈現就應該是多元化的,多視角的。在大媒體時代,他更應該成為與外界溝通的視覺文化語言,在交流溝通中廣泛吸收世界優秀的文化遺產為我所用,對傳統文人畫進行改良。山林野鶴,漁樵泛舟的高士歸隱時代已去 ,大隱隱於市,在文化大交融的時代我們在繼承傳統中也要檢驗出傳統中不適合這個時代精神歸屬、價值取向的方面,我們要用自己的時代審美訴求過渡到新傳統,這是張洪前期對作品“外美”的體現與思考。從近幾年畫面題款不難看出畫家對作品本身品格又有更高的追求。我們仔細品讀張洪近幾年的作品像《淡月雲來去》、《浮雲深處》、《恬淡養清虛》、《故書不厭百遍讀》的一系列作品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畫者對作品內美的深層思考,而絕非僅僅滿足於外在繪畫形式。似是而非的水墨流動,他所呈現的筆墨意象是無中有,有中無,是可見可不見的東西。我認為這種意象處理是高明的,睿智的,好玩的,因為他可以與觀者進行對話溝通,“似”拉近了與觀者之間的共鳴,“非似”給自己有足夠的表現空間,也給觀者留下足夠的想像空間。其實張洪表達的是對事物存在的狀態部分看法,而非全部,畫面大虛大實的空靈變化也就詮釋了對世間萬物的理解、尊重、親和,這也契合了中國畫創作的精神主旨“師造化、得心源”。鮮明的繪畫語境,獨一無二筆墨形式,老莊“無為,無求”的內心世界,驗應了“對於個性,沒必要去追求,而是無求”的哲學觀點,個性的形成,皆是因無為而有別於他的,因此張洪的水墨個性更多的是呈現出一種“道法自然”的存在狀態。

《畫鬚生外熟》這幅畫的題款中不難看出,技和道是分不開的,“技近乎道”,因巧臻朴,抱朴歸真。中國畫是漸進的藝術,講究傳承,在繼承中要革新。中國畫的價值所在,其實就是中國前賢以及當代學人對生命本體、芸芸眾生、世間萬物的當下思考。作為一個專業畫家,張洪在這方面是深得其理的,無論從個人思想修養上、還是從繪畫技術上、題材選擇、風格樣式上都做了”有所為有所不為”地選擇和突破。《清和我心》在寂寞的賡續傳統中推陳出新、找到自我,在多元的文化態勢中釐清思路後《悠然得佳趣》,在“南園子”里《放懷晚景,獨坐幽林》。閒雲遮明月,細雨臨南池,景隨情生《造物在我》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逸趣。

中國畫內美是體現作品背後的人文精神,作者的學養,作品給予所在時代的思考,這才是中國畫自身所擁有的品質,並非僅僅視覺的愉悅,除此還包括作者長期所積蓄的人文精神厚度,引起當下社會精神價值取向,外在呈現出來的氣質,從一定層面上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人的精神歸屬、審美夙願、存在狀態、生活態度,以及在現實生活中,對藝術創作的想像力、創造力、洞察力、判斷力。張洪的作品是剛性的、渾厚的、包容的、宏大的。大部分作品中寄寓了男性靈魂的承擔與思考,就如同一曲漢賦,訴說著前世今生、當下未來,抑或是逝去地呼喚聲在山谷中一曲低沉的迴響。畫面所作人物席地而坐、舉杯獨飲、一條竹杖、兩片白雲,畫面意境給人以孤行一意、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篤持狀態。“一條竹杖擔風月,數點筆墨映古今”的超然豁達之境躍然紙面。從這一點來講,張洪作品是真正體現了中國畫的“象外之象,物我兩忘”的內美之境。

作品賞析

張洪作品 張洪作品

如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