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張會森,1933年生於河北省樂亭,1950年入哈外專學習俄語。1953年畢業於哈爾濱外國語學院(黑龍江大學前身)並留校任教。曾在蘇聯列寧格勒大學進修。1993—1999年任俄語理論教研室兼研究生教研室副主任,長期任俄語研究所副所長。為培養高層次俄語人才,為我國的俄語語言文學學科建設作出了貢獻。他在修辭學(文體學)、對比語言學方面的成就使他的學術影響超出了俄語界。現任黑龍江大學教授、博士導師、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黑龍江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黑龍江省重點學科,(黑大俄語語言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修辭學會、中國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文學語言研究會顧問;美國ABI英國IBC及《外語與外語教學》等機構顧問;教育部(吉林大學)情報信息中心學術資詢委員等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研究方向
1980年代轉向修辭學教學和研究。
主要貢獻
50年代張會森就結合教學發表了一系列語法學論文。他參與編寫了全國高校統編教材《現代俄語通論》(商務印書館,1964)、參與編著了兩卷本《現代俄語語法》(商務印書館,1963)。他主編的《現代俄語語法新編》(上冊,商務印書館,1979),美國《斯拉夫與東歐雜誌》1982年有專文評價。1990年他與信德麟、華劭合作譯編了蘇聯科學院1980年《俄語語法》的漢譯本——《俄語語法》,並由北京外研社出版。1993年他寫出我國第一部《俄語功能語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此書獲黑龍江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和省優秀教學成果獎。新著《最新俄語語法》200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張會森首先在我國開始了“現代俄語的發展”的研究,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現代俄語變化和發展》(獲省優秀社科成果獎)。1991年蘇聯解體,他立即敏感地觀察與研究俄語的新變化,連續發表了《1991—1992年:蘇聯解體前後的俄語》、《蘇聯解體後的俄語》和《九十年代俄語的變化與發展》(1999年商務版)等論著。
他的《現階段的修辭學》、《世紀之交看修辭學》等論文和報告產生了影響,被認為“在促進我國修辭學研究方面起了積極作用”。新著《修辭學通論》2001年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他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九五規劃”重點項目《俄漢語對比研究》也已正式出版,他還是《大俄漢詞典》(商務印書館,1985)的編校者之一,《大漢俄詞典》(吉林人民出版杜,1992)的學術顧問。他譯有多種學術和文學著作,如《詞的語法學說導論》(合譯,B.維諾格拉多夫院士著)、《一日長於百年》(艾特瑪托夫著)、《屠格涅夫全集(第七卷)》等;參加了1950年和1980年兩部蘇聯科學院俄語語法的翻譯。
曾多次應邀在國內外講學。俄羅斯、白俄羅斯、愛沙尼亞等國傳媒對他作過介紹、專訪。國內講學包括北大、吉大、上外、北外、洛外、南大、西外、首都師大等多所大學。入傳英國IBC、美國ABI及香港、北京等地出版的多種世界名人辭書。他富於進取精神,思路開闊,銳意創新。
科研業績
(1)承擔並主持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俄漢語對比研究》
該成果上下兩卷,2004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2)《最新俄語語法》,商務印書館,2000年出版
(3)《修辭學通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九十年代俄語的變化和發展》,商務印書館,1999
(5)《俄語功能語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張會森論文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7)《大俄漢詞典》(主要編校者之一),商務印書館,1985
(8)《屠格涅夫全集》,第七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9)《新約的傳說》(譯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10)《托爾斯泰夫人日記》(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等。
其業績已傳入美、英、香港及國內主要的名人錄《世界名人錄》、《中國世紀專家》,《中國當代名人錄》等。
獲獎記錄
榮獲國家級省級社科優秀成果獎6項;榮獲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