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更

張更

張更,地質學家、教育家。早年對江、浙、湘、皖等省進行大量野外地質研究,對我國早期礦床地質學進行了開創性研究。針對四川裂縫性氣藏的特點,提出打分叉井的理論,在生產套用中效果顯著。從事教育工作40餘年,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教育思想,是我國石油地質教育事業的創建人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張更,1896—1982,男,中國石油地質學家、礦床學家。

張更,字演參,生於浙江瑞安,1896年12月6日生於浙江省瑞安縣北區盧浦村。中學畢業後,在浙江瑞安集廣鎮澄江國小任教。1922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地學系,1928年,成為中央大學地學系的第一屆畢業生。在校期間,他學習成績優異,是同學中的佼佼者。畢業後,到兩廣地質調查所工作,1929年,調中央研究院地質調查所。期間,他調查了大量金屬和非金屬礦床,寫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論文。1934年,他考入美國哈佛大學,成為世界著名礦床學家林格侖先生的學生。1936年回國,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1941年,任重慶沙坪壩中央大學、重慶大學等校地質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歷任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局陝北勘探大隊總地質師、副大隊長,西北石油管理局地質處處長,西北石油地質局副局長等職,親赴生產前線,領導和參加我國西北地區的石油地質勘探工作。

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成立,張更參加了建校工作並任地質系主任。

張更除擔任上述職務外,還曾是中國地質學會會員,中華自然科學社社員,中國科學社社員,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會員。第一至第五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2年1月14日,張更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個人簡歷

1896年12月6日 出生於浙江省瑞安縣北區盧浦村。

1913-1916年 在浙江第十中學學習。

1917-1922年 任浙江瑞安集廣鎮澄江國小教師。

1922-1928年 在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地質系學習。

1928-1929年 任廣州兩廣地質調查所技師。

1929-1934年 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1934-1936年 在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學習。

1936-1940年 任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1940-1950年 任重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系主任、理學院院長。

1950-1951年 任中國石油公司勘探室地質師,陝北勘探大隊地質師、室主任。

1951-1953年 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勘探處處長。

1953-1954年 任石油地質局第二副局長。

1954-1982年 任北京石油學院地質系教授,華東石油學院勘探系教授、系主任。

1982年1月14日 在北京病逝。

職業經歷

1928年,畢業於江蘇大學(今南京大學),1934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

1936年,回國後,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任副研究員 。

1941年,起任國中央大學教授,後任理學院院長和校務委員會委員、重慶大學任地質系主任、教授、院長等職。

1949年後,先後在燃料工業部、北京石油學院、石油工業部任職。

50年代初,投身於石油普查工作,參與領導了西北、西南地區的油氣勘探工作,曾任燃料工業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地質處處長等職。

1952年起,在北京石油學院任教併兼石油地質系主任。

1977年起,任石油部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另曾兼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北京九三學社文教委員等。對金屬、非金屬礦床學和石油地質學都有很深的研究,著作頗豐。

相關事件

張更崇尚科學救國,潛心鑽研科學,不參加政治活動。1927年4月,他目睹了國民黨反動派包圍學校,搜捕共產黨人,打死學生的野蠻行徑,產生了厭惡國民黨的情緒。抗戰期間,他又親眼看到國民黨不顧人民死活,大發國難財,對國民黨更加痛恨,認為國民黨的政權絕不會長期存在下去。淮海戰役開始後,他參加過護校運動。南京解放前夕,他和進步師生一起,反對國民黨遷校陰謀,使學校完整地迎接解放。

主要論著

著有:《南京雨花台礫石層》(1928年)、《浙江平陽明礬石礦》(1930年,合著)、《安徽銅陵縣銅官山之磁礦床》(1933年,合著)、《湖南臨武香花嶺錫礦地質》(1993年)、《湖南江華的獨居石》(1941年)、《錫礦與鎢礦之成礦之先後問題》(1944年)、《陝北盆地》(1952年)、《略談四川油氣田》(1958年),還主編了《石油地質學》、《中外油氣田地質學》兩部教科書。他所編著的《石油地質學》、《中外油氣田地質學》已成為中國高等院校的主要教材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