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從事醫學影像學的科研,教學和臨床工作25年,指導博、碩士研究生20餘名。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很高的學術造詣。留學國外多年,具有開闊的視野和開拓創新精神。所進行的CT和磁共振分子與功能影像研究走在國際前沿。研究方向密切結合臨床疾病採用影像學手段獲取從分子水平到臟器結構功能的信息。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腫瘤血管生成MR納米分子成像及其腫瘤早期診斷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腦功能成像對帕金森病感覺功能損害和感覺-運動整合缺陷的神經機制研究;移植腎排異的MRI功能評價等,以及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等十多項研究。研究範圍涉及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以及生物化學、材料科學等交叉學科,代表了醫學影像學的前沿發展方向。通過動態增強信號提取觀察孤立性肺結節和肺癌的血流狀態,對肺癌的腫瘤血管生成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其後又將腫瘤血管生成深入到細胞分子水平成像,推動了國內對於腫瘤血管生成的在體無創影像學研究。“肺癌腫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學研究”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獎一等獎;“動態增強CT掃描對孤立性肺結節的分析評價”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功能磁共振成像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走在國內同行的前沿,對帕金森發病機制及其影像學生物標記進行了從結構到功能的深入研究。
近年在國際和國內雜誌發表論文百餘篇。在國際著名雜誌Radiology”、 “AJR”、“NeuroImage”“AJNR”發表多篇論文, SCI收錄論文50餘篇,並被SCI收錄文章引用100餘次。主編或參編專著9本。
社會兼職
1.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磁共振學組全國委員
2. 日本放射學會會員,
3. 北美放射學會會員,
4. 美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員,
5. 美國認知科學學會會員。
6. 中外醫學磁共振學術交流基金評審專家 2004年10月16日
7. 中國醫學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放射學分會全國委員
8. 《實用放射學雜誌》第四屆編輯委員會常務編委 實用放射學雜誌社2004年7月22日
9. 《中華放射學雜誌》 第八屆編委
10. 《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編委
11. 《放射學實踐》編委
教育背景
1977-1982 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1982年獲醫學學士學位
1985-1989 浙江醫科大學醫學系,放射學專業研究生課程學習,1989年獲醫學碩士學位。
1994-1998 日本神戶大學研究生院,博士課程學習,1998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2001-2003 美國Emory大學醫學院 神經學系,博士後研究
工作經歷
1982-1988 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放射科 住院醫師。
1988-1989 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放射科 住院總醫師
1989-1993 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放射科 講師
1993-1994 日本神戶大學 醫學部 放射科學科 訪問學者
1998-2002 浙江大學 醫學院 副教授;附屬第一醫院 副主任醫師;放射科副主任
浙江大學 醫學院 腦功能成像研究室 副主任
2002-至今 浙江大學 醫學院 教授;附屬第一醫院 主任醫師;放射科副主任
浙江大學 醫學院 腦功能成像研究室 副主任
2003.12-現在 浙江大學醫學院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博士生導師
2006.4-浙江大學醫學院 附屬第一醫院 醫學影像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
1、CT、MR影像學新技術的基礎與臨床套用;2、磁共振功能成像;3、磁共振分子影像學基礎與套用開發。
主要成就
留學日本5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在美國進行博士後研究2年。從事醫學影像學的科研,教學和臨床工作近25年。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20餘名。在國際和國內重要會議以及雜誌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SCI收錄論文十餘篇,累計被引用近百次。先後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及浙江大學科研項目十餘項,科研經費數百萬元。多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 1. 肺癌腫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學研究。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浙江省政府2005年10月
2. 肺癌腫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學研究。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獎 一等獎 浙江省衛生廳2005年
3. 動態增強CT掃描對孤立性肺結節的定量研究。第三屆劉玉清優秀論文獎,2005年9月。
4. 動態增強CT掃描對孤立性肺結節的分析評價。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年10月
5. 動態增強CT掃描對孤立性肺結節的血流分析評價 浙江省第三屆醫學中青年學術會議 優秀論文二等獎 1999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