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鼓樓

張掖鼓樓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中心。又名鎮遠樓、靖遠樓。始建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毀,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乾隆、光緒年多次維修。為磚基木結構樓閣,外三層、內二層,重檐四面坡,攢尖頂,平面呈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台底邊長32米,高9米。台基四面辟門,通貫四街。東、西、南門額分別題“旭升”、“賈城”、“迎熏”,北額字跡不清。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張掖鼓樓張掖鼓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甘肅省
張掖鼓樓VI-799

簡介

張掖鼓樓又名鎮遠樓、靖遠樓,位於張掖城中心。據《重修甘州吊橋及靖遠樓》碑刻記載,鼓樓始建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焚毀於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肅提督張勇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繕。
鼓樓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磚包砌,基部襯砌石條,台頂砌有一米高的女牆,下部四面中軸線開券形門洞。門洞平面呈十字型,與四條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門洞頂部砌5層磚券,上面嵌刻磚匾額,東為“旭升”、西為“賓晟”、南為“迎薰”、北為“鎮遠”。樓閣上下兩層,重檐四面懸掛匾額,東“金城春雨”、西“玉關曉月”、南“祁連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後,改為東“九重在望”、西“萬國鹹賓”、南“聲教四達”、北“湖山一覽”。鐘鼓樓東南角有唐鍾一口,鑄有圖案,每層6格,上層其中3格為飛天,飛天戴花冠,袒上身,下著裙,露腳,手拿花束;中層6格,其中3格是朱雀、玄武;下層6格,其中3格是青龍白虎。全鍾只有圖案,無文字,全國罕見。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碑刻記載

鼓樓始建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焚毀於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肅提督張勇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繕。

張掖鼓樓的相關評論

賣花聲題鐘鼓樓作者:使命奮進2月29日09年星期日2月5日風雪祁連山。山水漫漫。大佛木塔保平安。西面賓晟玉觀月,望北鎮遠。祁連望雪南。北湖山一覽。萬國鹹賓九重望,三格飛天戴花冠,清朝改建!

注釋:

1.鐘鼓樓—鼓樓也叫鐘樓,又名鎮遠樓、靖遠樓,位於甘肅省張掖城中心。
..

2.大佛木塔—張掖甘州區大佛、木塔寺。3.清朝改建—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後,改為東“九重在望”、西“萬國鹹賓”、南“聲教四達”、北“湖山一覽”。鐘鼓樓東南角有唐鍾一口,鑄有圖案,每層6格,上層其中3格為飛天,飛天戴花冠,袒上身,下著裙,露腳,手拿花束;中層6格,其中3格是朱雀、玄武;下層6格,其中3格是青龍白虎。全鍾只有圖案,無文字,全國罕見。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