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路

張掖路

張掖路自古以來是蘭州的城市標誌和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地段,一直被認為是蘭州的“王府井”,是蘭州人心目中資格最老的商業街,也是最具文化歷史底蘊的街道。

歷史

根據歷史遺存,這條路是宋代蘭州城的東西主通道。

歷史舊照 歷史舊照

明初,指揮同知王得展其城,築路東通“承恩門”,西接“永寧門”,是城裡通向城外唯一一條東西向的筆直通道,是時統稱大街。肅王府建成後,習慣上將午門以西的地段稱西大街,午門以東的地段稱東大街。明末清初,在這條街上陸續修建和擴建了凝照觀、東華觀、東嶽廟、慶祝宮、城隍廟、莊嚴寺等釋道場所。

康雍間,隨著蘭州的政治、經濟地位的提高,特別是出於河西用兵的需要,蘭州成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籌糧、囤糧、轉運糧草之重地。因是在城內主要街道上大興土木,在東西大街上以明肅王府為基礎,改建翻建和擴建了藩署、督署,在綢鋪街建成左、右營署衙門,在縣門街(今武都路)和其他街巷陸續修建了蘭廳署、府署、臬署、縣署、道署以及中營都司署、中營署等衙門和守城營營房。在官方大興土木的同時,東、西大街上,陸續有私營商鋪店面布置於道路南北。

特別是清末,在左宗棠、彭英甲等人的倡導下,官、私兩方都在這條街道上開設鋪面。官辦的洋蠟胰子廠、火柴廠、玻璃廠、織呢局等都在這條街上設有鋪面,當時具有影響的商品陳列所就在隍廟的院子裡。在這一帶商鋪的影響下,這裡寸土值金,於是出現侵街占道修府邸、建商鋪乃至擺攤設點的現象,致使筆直的大道在西柵子西向南拐才能西去,東柵子北拐東行。轅門一帶也就逐漸形成頗具影響地攤市場,一度這裡大車不能通行,至民國十五年市場遷移,交通才趨於暢通。由於商業的發展繁榮和出於署衙辦公的需要,蘭州的電廠以及蘭州市第一條以電光源照明的路燈就出現在這條街上。西北的電光源工業和以電為光源的照明也濫觴於此。

清末民初基本定型分為五段

張掖路上的蘭州隍廟 張掖路上的蘭州隍廟

清末民初,這條街基本定型,根據稱謂,可分為五段,以轅門為中點,轅門以東至箭道巷口稱“東柵子”,箭道巷口以東就是“東大街”;轅門西至萬壽宮段稱“西柵子”,西柵子以西至鼓樓南街口一段叫“侯府街”,侯府街至鎮遠門段稱之為“西大街”。通街一條,全為石板路。民國初,甘肅還未換旗,當時的都督府、勸業道、蘭州府等部,籌劃改鋪碎石路,終因時局多變,未能如願。民國十五年國民軍入甘後,在督辦劉郁芬的籌劃下,由該部工兵充當公役,鋪築為碎石漿結路面,並順直箭道巷以東街道。由於築路設備所限,路面強度不高,雨天浸泡翻漿,經多次翻修,才能保證道路暢通。在這條街上,誕生了譽滿西北點心糖果(致蘭齋,解放後改造為團結公司食品廠)醬油醬菜(天生園)。致蘭齋的沙琪瑪、什錦糖,天生園的水晶餅是市民招待親友或訪親串友必帶的禮品。尤其是玫瑰大頭菜、五香八寶醬菜、醬乳瓜等醬菜,現在只能使夢中的回味了。

轅門市場遷至中山市場後,一些小本經營本的小吃攤販沒了去處,於是,西大街上的城隍廟以及隍廟巷就成他們的主要設攤之地,特別是在廟會期間,這裡熱鬧非凡。不僅有本地的著名小吃,像高擔釀皮、灰豆子、熱冬果、油炒粉、乾旋子、醬肉都能在這裡品嘗到,還有走南闖北的吹糖人的、捏麵人的以及賣糖葫蘆、桂花糖的,都會來趕廟會。即使廟會閉會期間,一些小吃攤販就紮根在這裡,漸漸地這裡連同它附近的街巷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吃街,不只是“街台子上一緩,棗兒水一碗”。所以,“賣棗兒水”並不是這裡的專利,也非參假糊弄百姓的代辭,而是有錢人對下苦人的挖苦之詞。

在這條街上,除政府機構外,大量的是經營百貨、雜貨等商品的商鋪。蘭州最具實力的金銀首飾作坊大都在這條街上,特別是東西柵子、東西大街至西關一帶,逐漸形成蘭州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民國間,經營工商業的業者,以籍貫或地域出產為經營特色,因故逐漸形成富有地域特點的商幫。省外的,都以省、市籍區分,如陝邦、晉幫、海幫、津幫等,所以,蘭州在相當一段時期內,都有服務於各地的經商者的會館駐紮,“會館巷”由此得名;省內的大多以省內地域分,如天水(秦)幫、蘭州幫等,蘭州幫又稱本地幫,相對於此,凡不屬蘭州郡城外地幫。清末至民國初,蘭州的工商業主要經營土特產和水煙。所以,經營甘肅土特產像羊毛、駝毛、皮張、豬鬃、黑瓜子、髮菜、蕨菜、百合等以及當歸、黃芪、大黃等中藥材的貨棧除南關外,大多都集中於西大街、西關一帶。如晉幫中的天長合、天長興、晉春和、晉德桂等經銷洋布版頭,運銷甘肅皮毛、藥材等土特產;陝幫中的三自號(自立永、自立忠、自立和)同心協、敬義太等大都經營茶葉、土布;運銷茶葉的有天太和、天泰運、裕興隆等多由湖北、漢中收購茶葉,運至陝西涇陽加工成磚茶後經蘭州銷往西北,然後在蘭州收購水煙運至涇陽經出風等工序進一步加工後,水、旱、海三路分銷天(天津)南(廣州)海(上海)北(東北)。

東西柵子一帶,商會大樓附近,受轅門市場的影響,開設有蘭州具有規模的古玩店。如同德興、元泰和、德生永、天成福、李流堂等;蘭州經營照相的影樓業設店鋪在這條街上,如寶生、寶豐、印儂軒、華美、鏡真、人鑒、中華等。

由於歷史的原因,為政府官員及士紳、商人服務的加工服務業多設在這條街上,主要以金銀器(首飾)以及銀號(貨票)、鏡裝業(穿衣、照面、玻璃)、澡堂(洗浴業)、飯館(餐飲)、旅館為主。有影響者,長盛裕、天一恆、元恆泰(銀樓),世昌德、明義城、義興隆(銀號),江蘇旅館、隴海、中華(旅店),東方春、杏花春、北平飯店、蘭亭飯莊(餐飲)等。還有經營鐵鍋、火盆、火爐等鐵器的天德福、長盛泰、興隆裕,鐵器都由山西冀城運來,故經營者全為晉人。民國時,以這些業者組成的同業公會也在這條街上。民國二十九年,大部分商家毀於日寇飛機轟炸,三十一年重建後才有所改觀,占道經營得到遏止。面街建築全部青磚壘牆,兩層樓式建築,統一為新式店面。規劃中,將經營鐵銅器及首飾的商家全部遷至街南的蘭山市場,陸續遷建了經營印刷、綢布百貨、服飾、食品、圖書的商鋪,使街道面貌煥然一新。

張掖路步行街 張掖路步行街

在這條街上,西頭有國貨陳列館,和街東頭的教育推廣處遙遙相對。陳列館是由清宣統間彭英甲籌創的商品陳列所擴大改組而成。陳列館設製造、編織、食品、服飾、美術五部。教育推廣處後來又改組為科學教育館,就是這個不起眼的所在,後來發展為聞名西北的甘肅省博物館。到這些地方參觀,不僅可以看到蘭州及甘肅的歷史,遐想黃河文化之魅力,觀摩工業之現狀,還可以激發參觀者熱愛國家,愛護家鄉的熱情。東頭一溜煙地排著天齊廟、東華觀、火祖廟、雷祖廟等道觀寺廟。就連號稱“救世主”耶穌也在這條街上有他的落腳點——福音堂。也許,是要和土生土長的觀音菩薩較量救世的“業力”吧!

這條街連通的街巷,在街北主要有木塔巷、北門街、官升巷、中山路、箭道巷、會館巷等;在南的主要有西城巷、馬坊門街、鼓樓南街、道升巷、中山街、黃家園、貢元巷等。這些巷道中比較特別的是官升巷,這裡可以說是蘭州鞋業一條街,集中著義興成、全順齊、通省齊等23家鞋鋪,居住的人家大多數以“鞋”為營生,糊禙子的、納鞋底的、擰麻繩的,成了這裡的一大景觀。所以,這裡的居民取“步步高升”之意,為他們居住的地方取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官升巷。

張掖路步行街 張掖路步行街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籌劃建市時,列為建市後首批擴築道路之一。三十年(1941年)建市後,確定為“中華路”,於三十一年五月一日開始測繪,六日完成測繪設計。設計東自東煦門起,西止於鎮遠門,全長1250米,碎石路面,寬10米,兩邊青磚人行道,各寬3.5米,每隔50米建滲水井。每三米植一株行道樹,並責成路兩側住戶和商鋪隨時澆灌保護。是年六月二日標由協定營造廠興工修建,六月二十五日工竣。施工中,鎮遠門瓮城予以拆除,西門在城門兩側開闢3米門洞,作為人行通道,東西城門予以保留。全部投資59萬元,40%由政府財政撥付,60%由路兩側受益方負擔,先由貸款委員會貸付,再由路費徵收中分期償還。

1958年命名

1957年5月,重新鋪築漿結碎石基礎,瀝青表面處理。一年後的1958年6月,命名為張掖路。至2006年籌劃改建為步行街,除東段根據城市建設規划進行拓建外,其間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翻建,但張掖路東段包括酒泉路北段的改造拓寬,街道雖寬了。回歸的是兩側高樓大廈遮掩下的繁華,不過失卻的卻是對往日大街的回憶,人文的關懷。願張掖路步行街建成後,我們又能聽到那熟悉的又能討人心扉的“市聲”,而不是路側商鋪高音喇叭的歇斯底里以及電子招牌刺眼的眩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