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國[昆明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慶國[昆明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慶國,男,當代作家,雲南昆明人,中國作協會員,昆明作家協會副主席,昆明《滇池》文學月刊執行主編。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張慶國在《人民文學》、《當代》、《十月》、《中國作家》、《花城》、《天涯》等刊發表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等,出版長篇小說,曾獲“十月文學獎”、兩次雲南文學政府獎,首屆昆明好圖書獎、首屆和第二屆昆明茶花藝術獎文學作品金獎等,雲南文學院受聘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卡奴亞羅契約》,中篇小說《菊花堂》,《北京文學·中篇小說選刊》、《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和《新華文摘》5家選刊同時轉載。

作品評論

作者:李敬澤

《卡奴亞羅契約》,奇怪的名字。在這個名字之下,有一份獨特、陌生的經驗——張慶國這部長篇是邊疆的、草野的、掘金者的、傳奇的;無論古今,遠方化外、欲望與橫財都是深植人性的想像域,所謂“傳奇”,傳的就是人性中狂野不馴的一面,遠方的、暗夜的、迷戀偶然和奇蹟。

但張慶國的傳奇倒不是暗夜的夢想,我知道他曾數次往返偏僻山野,與掘金流民同吃同住——對我們來說是遠方是奇觀,對張慶國來說,這是身邊之事,是平實確鑿的生活。《卡奴亞羅契約》既有傳奇性又有反傳奇性,張慶國在其間的張力中獲得了敘事的力量。實際上,這部長篇小說有一半的篇幅是在我們司空見慣的城市生活中展開:對野性的幽深的山野來說,陽光刺目的城市何嘗不是遠方的傳奇?這種相互的傳奇化透露著這個時代的經驗繚繞弔詭的結構。

張慶國一向是一個深思多慮的作家,很多作家是刪繁就簡,張慶國是由簡必定入繁,雖然他要承受相伴而來的壓力、困難甚至笨重不靈。像一個心事重重的木匠,他總是在自己打制的普通家具中,埋藏一些不為人知的複雜機關,並由此享受隱秘的樂趣。他的小說大抵入手平易,愈出愈詭,飄忽不定——這很危險,因為小說世界的飄忽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糊塗,其間的分際薄如刀片,想把別人繞進去最後失手繞進自己去的作者是常有的,張慶國有時也不能倖免。

但《卡奴亞羅契約》中,張慶國做到了複雜也做到了精確,城市與山野的對位、山野的欲望與城市的欲望的對位,在“黃金”意象的延展、轉喻中組織得絲絲入扣。

還有虛與實的對位。“卡奴亞羅”這個地方並不存在,純屬杜撰,而小說里的“昆明”卻在小說之外有一個實在的地理和生活實體。張慶國給自己製造的危險是,卡奴亞羅很容易變成一個“寓言”之地——我認為,“寓言化”基本上是中國的小說家們冒充高深和掩飾懶惰的捷徑,杜撰虛構是小說家的天職和權利,但寓言化決不是不及物,你首先得讓我們相信狐狸和烏鴉確實在,然後才能展示寓意。這種“相信”繫於虛構的基本能力:用磚石壘起空中樓閣,而決不是小說家的一氣化三清——虛的必是實的,這是何等簡單的道理,但我懷疑很多人都沒有想清。

“卡奴亞羅”在這部小說中是確切的,它的風俗、經驗,關於採金的豐富知識,詳盡具體,如此實地寫一個虛地,它的“實”和“虛”就真是飄忽不定了——或許,在小說內部,卡奴亞羅是相對於“昆明”的“虛”,是事物的反面或陰影或真相?或許,相對於卡奴亞羅的“虛”,“昆明”的“實”倒顯得可疑顯得表象顯得不那么確切不那么理所當然了?

“昆明”是一個實地,這不需要張慶國證明,但問題的有趣和複雜之處在於,當一個小說家煞有介事地向你證明你眼前的一切為實時,你反而會在堅固的磚石間看出溶化和消散的輕煙——〈尤利西斯〉里的都柏林何等的實,實到你可以把它當成一幅精確的都柏林導遊圖,但注視著那些文字,你真的認為那是小說之外的那個都柏林嗎?

所以,話題回到開頭,哪裡是遠方,何以是傳奇,這在“卡奴亞羅”和“昆明”的複雜對位中變成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關於人心、關於我們的生活的問題。

中國古典小說傳統中最根本的脈絡就是關於“虛”與“實”的思辨,《紅樓夢》之奇觀盡在“虛實”之間,這份遺產久已被我們廢棄遺忘。讀《卡奴亞羅契約》,令人起懷古之思,先賢遠去,依稀有來者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