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山寨

張山寨

寨中有陳十四廟,韌建於明萬曆年間。 相傳嘉慶五年(,800)東山人(張姓)和居住寨中鮑姓人爭山地,發生多次械鬥。 農曆七月初七為朝山日(也稱張山寨廟會),參拜民眾絡繹不絕。

張山寨,在縣城東南16公里,胡源鄉招序村北,岩門之南。寨中有陳十四廟,韌建於明萬曆年間。山寨四周奇偎倚,蒼松郁深,環境清幽。有老鷹岩、釣擔岩、沙魚岩、觀音洞、仙剖岩、金鐘岩、獅子岩、滴水岩諸景。
相傳嘉慶五年(,800)東山人(張姓)和居住寨中鮑姓人爭山地,發生多次械鬥。官司打到縣裡,貢生江紹淹向知縣劉庭易進言:“張鮑兩姓地盤事小,奉祀陳十四娘娘事大,應擴大廟祀地盤。”於是劉知縣判東山人獻出大殿周圍三十丈土地,並將張山寨改名“獻山廟”。道光四年(1824)擴建廟宇,知縣林鵬飛撰記。
廟內供奉陳十四娘娘(為我國浙南、閩北一帶民間傳說中的女神)。農曆七月初七為朝山日(也稱張山寨廟會),參拜民眾絡繹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