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琴[央視主持人]

張小琴[央視主持人]

 張小琴,女,文學博士,中央電視台《心理訪談》欄目主持人,主任播音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基本信息

張小琴
張小琴

張小琴,現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中央電視台《講述》、《心理訪談》主持人。《道德與法制》欄目士山東電視台和全國法制節目中唯一一檔連續播出14年的名牌欄目,目前該欄目已連續8年獲得國家級政府獎一等獎。

個人簡歷

張小琴
張小琴

姓名:張小琴
性別:女
學歷:文學博士
職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中央電視台《講述》、《心理訪談》主持人

個人經歷

張小琴
張小琴
張小琴從小天資聰慧,15歲考入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22歲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她先是在《山東文學》雜誌社當編輯,從1993年起擔任山東電視台《道德與法制》欄目的1988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分配至《山東文學》雜誌社擔任文學編輯,1993年任山東電視台一《道德與法制》欄目主持人。1997年起同時擔任全國普法辦與山東電視台合辦的《金劍之光》欄目主持人,曾任《道德與法制》、《金劍之光》欄目製片人、主持人。2001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欄目出鏡記者,2002年至今擔任《講述》欄目主持人,去年年底“社會與法”頻道開播,她又成為《心理訪談》主持人。自1993年以來,張小琴主持法制欄目已整整8年。她結合節目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形成了簡明凝練的主持語言和端莊沉穩的主持風格。

所獲獎項

張小琴
張小琴
1995年獲得中央電視台主辦的“金士明杯”第二屆全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社教類金獎。
1996年獲“金士明杯”全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社教類金獎、“金劍獎”優秀法制節目主持人獎。
1995年、1999年兩獲“金話筒”獎銀獎。
1998年被評為山東省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編輯”。作為策劃人和撰稿人、主持人參與製作大型系列節目《法治中國》,獲1999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參與2003、2004年度中國記者風雲人物推出活動,擔任央視記者節特別節目主持人撰稿人,其中03年度的節目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特別節目類一等獎。
1999年,張小琴作為唯一的主持人、總撰稿和主要策劃人、編導,參與了大型系列片《法治中國》的製作,該片獲得該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這也是山東電視台首次獲得這一獎項。
2000年獲“金劍獎”優秀法制欄目主持人一等獎。自1997年起連續4年獲得山東省播音與主持作品獎一等獎。
2001年,張小琴雙喜臨門:獲得全國第五屆“金話筒”獎;考取了北京廣播學院博士生。

主要著作

1、“電視的語言特性”,《現代傳播》2004.4
2、“中國電視法制節目的文類概念與文類特徵”,《現代傳播》2003.5
3、“講述的方式”,《中國電視》2003.8
4、“讓法制節目具有思想的魅力”,《電視研究》1997.3
5、“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個人化”,《現代傳播》1996

主要作品

1、 《探索者》
2、 《暉》
3、 《玄奘涉遠圖》
4、 《虎子》
5、 《鳳翔泥玩藝人》  
6、 《敦煌壁畫精品線描》
7、 《張小琴工筆畫》

相關文章

張小琴
張小琴
艱難無止境,生長也無止境
央視國際www.cctv.com2007年04月26日09:12來源:CCTV.com
近錄《心理訪談》,有位來訪者是某藝術學院聲樂系的畢業生,由於成績優異,學院將為他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這本來是難得的展示自己的機會,也將帶來莫大的榮譽,但是這位學生卻陷入極度的緊張焦慮。演出越來越臨近,恐懼也越來越強烈,他無法放棄又無法面對,於是求助於《心理訪談》。錄製過程中我想到了自己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出鏡採訪,第一次面對鏡頭跟觀眾問好,第一次主持大型節目,第一次現場直播……每一個第一次到來的時候,我是不是也曾經恐懼到邁不開步子,緊張到雙腿打顫,槍已上膛卻想臨陣脫逃?第一次出鏡採訪應該是在13年前,那時我還在《山東文學》雜誌當編輯,在濟南電視台工作的朋友採訪濟南郊區一個鎮長,叫我一起去,順便幫他問一句話。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覺得好玩兒吧。可是等到機器架好,鎮長等在面前,我把話筒拿起來,朋友喊開始的時候,我卻說不出話了,試了幾次,不是掉了頭就是忘了尾,一句簡單的問話錄了十幾遍,簡直無地自容。好在朋友沒有不耐煩,鎮長沒有取笑,錄了十幾遍才成的這句話順利播出了,我也沒有因為這次尷尬就不敢再作嘗試,所以才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以至第一百次、一千次的出鏡採訪,才有了另外的那許許多多的第一次。其實每一個第一次開始之前我也跟那個畢業生一樣地緊張焦慮,但是我知道每一個第一次都是一個挑戰自己的機會,每接受一次挑戰也就有一次成長。讀研究生的時候很喜歡一本書,是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寫給一位青年詩人的十封信,書中的一段話至今記得:如果有一種不安,像光與雲影似地掠過你的行為與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懼。你必須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邊發生了;那是生活沒有忘記你,它把你握在手中……艱難的生活永無止境,但因此生長也無止境。所以我們要懼怕的不是艱難,倒應該是沒有艱難的生活,如果很長的時間了我們都不再感到艱難,那可能意味著我們已經停止了生長。從時間上算,那個畢業生已經舉行過他的演唱會了,不知他是在艱難面前止步了,還是跨越了這次艱難,實現了又一次的生長。無論如何,在他今後的人生中一定還會面對更多的艱難,但願每一次他都能夠珍視,而不是恐懼。

讓我們一起期待那樣的瞬間,控制著緊張和惶恐,聽著自己怦怦的心跳,鼓足勇氣踏上從未登過的台階,一片新的風景就要展現在眼前了。(文/張小琴)
近讀王剛
央視國際www.cctv.com2007年04月26日09:15來源:CCTV.com
前些天,演員王剛接受欄目邀請,走進演播室,接受“心理訪談”,在兩個小時的交談中,王剛細述了自己在飾演角色時的內心衝突,特別是在飾演和紳時經歷的內心掙扎。近讀王剛,可以發現他是一個內心體驗豐富細膩,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而且自我體察和自我掌控能力都很強的人。王剛是在拍攝電視連續劇《玉碎》的間隙從懷柔趕到演播室的,錄製開始,我剛給他和心理學專家楊鳳池做過介紹,王剛就給自己選定了一個位置:“面對您我就是您的患者”,楊鳳池反應很機敏,立即也為自己選了一個位置:“談不到,談不到,不過我倒是願意接受您的一些口試”。我心中一凜,今天遇到的這兩個人可太聰明了,他們各把一角,看上去姿態很低,卻立於不敗之地,可以說防守嚴密進退裕如。我有點難了,儘管“患者”和“考生”都是戲言,我卻必須給“患者”當護士,把“醫生”請出來,還必須給“考生”當助教,把考官請出來。談話進行得很順利,作為護士,我得讓王剛講“症狀”,在問到飾演和紳是否有內心衝突的時候,他講了一個故事。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有一段戲,皇上試靴,靴子不合適,皇上一怒之下把靴子踢起來,正好落在王剛的頭上,角色要求王剛戴著靴子美滋滋地說:“這靴子穿在皇上的腳上不合適,戴在奴才的頭上正合適”。而王剛自認是一個個性剛烈眼裡不揉沙子的人,要做出這樣的諂媚舉動,內心非常痛苦,甚至有自我被撕裂的感覺。在後面的談話中他提到,演員在扮演一個人物的時候,是要砸碎自己做材料,重新再塑造一個人,而在這一幕戲裡,砸碎的過程才剛剛開始。後面還有很多場戲都讓王剛覺得非常屈辱,比如乾隆的妃子訓練了幾條小寵物狗要跳圈,狗不會跳,和紳領著狗跳,在他看來,那就真是做了狗了。

在演這些戲的時候,王剛的情緒始終沒有疏解,劇中有和紳出恭時接見地方官員的一幕戲,王剛坦言這幕戲是他自己設計的,他甚至不清楚到底是和紳在施虐還是自己在施虐。談到這兒,我有點驚訝,沒想到王剛對內心體味得這樣細緻,能這樣冷靜地自我解析,更沒想到他如此坦誠。顯然他對我們的節目非常理解,所以能超越簡單的道德感的標準,在心理學層面上呈現自己。沒忘了我的另一個角色,是考官的“助教”,問題提到心理學專家面前:為什麼一個演員自己很反感的角色,卻會對他的行為產生不可抑制的影響?楊鳳池認為這是自我“同一性”的問題,王剛的自我是要求完整、一致的,而對角色的體驗會破壞這種同一性,導致內心衝突。其實正是經由那些屈辱的體驗,他更深地理解了和紳的內心,找到了和紳的行為邏輯,才使得這個人物更加生動。但是王剛不可能被和紳同化,在強烈的內心衝突中,他也開始對和紳進行塑造,把和紳從完全的弄臣變為部分的權臣,不是一個優伶一樣的滑稽角色,而是有權謀有計策的重臣。也許在他的內心,接受一個毫無尊嚴的諂媚者,比接受一個有能力的壞人更難。
當然所謂“患者”只是戲言,如果沒有解決這些衝突,不等和紳這個角色面世,王剛自己早就崩潰了。他給自己開的藥方是童年的遊戲體驗。到了後來的《鐵齒銅牙紀曉嵐》 ,王剛還要繼續演和紳,他開始用這個辦法。小時候孩子們都會分飾不同的角色,做做壞蛋也無妨,不如就把那個演和紳的自己看作小時候的自己,和紀曉嵐玩著遊戲,而真正的自己可以遠遠地高高地在他們之上,看著他倆在底下恣意地玩兒吧。當壞人的是小時候的自己,諂媚也好,弄權也好,不管如何醜態百出,都跟今天的自己無關。用心理學的理論衡量一下,這個藥方也很高明,今天的自己置身事外,被保護得很好,那個所謂的“同一性”就不會受到破壞了,這也是王剛在激烈的內心衝突之後為自己找到的安全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體驗角色,又保證真正的自我不受侵擾,這才讓我們今天既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和紳,又可以看到人格完整的王剛。

但是這種方式卻不適合後來拍攝的電視劇《玉碎》,王剛認為他飾演的主角趙如圭跟自己有很多相似之處,反而很難保持距離,加上大部分演員不是很熟悉,不像拍攝《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時候,三個好朋友一起唱唱戲,開開玩笑,很容易就分清了戲裡戲外。我有些擔心,既然進戲的時候是把自我揉碎在角色中,那么將來離開的時候,就必然會一個過程,要把自己絲絲縷縷地從戲裡抽脫出來,再重新整合成一個新的自我。確實有些人完成不了這個過程,要么把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了戲裡,要么把角色的一部分帶回到自己身上,都會損害演員自己人格的完整和統一。

在錄製現場,我們播放了一段和紳的戲,編導選的都是和紳媚態百出的鏡頭,本以為王剛看到這些鏡頭會有些許不安,但是沒有,他說就像欣賞別人演的角色一樣,至多是在表演上有些挑剔。也許他真地找到了安全地與和紳共處的方式,希望他也能找到安全地與趙如圭共處的方式,在將來拍攝結束,要把自我重新抽離出來的時候,不會多帶走什麼,也不會丟掉什麼。(文/張小琴)

相關詞條

陸梅 顧國寧 李冰 杜雲 王莉鑫 燕菲 劉棟棟 王曉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