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輝[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客座教授]

張寶輝[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客座教授]

張寶輝博士自2005年6月起至今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 學習科學與教育技術學部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學習科學研究所 (Learning Sciences Lab) 教育研究人員。自2006年10月起至今兼任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客座教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學位 博士 職稱 教授
單位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

張寶輝博士2011年5月20日報到,在美國和新加坡工作學習和生活十二(12)年後回國,任中國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綠色通道”引進)。學科方向為:教育技術/科學教育/學習科學。張寶輝博士回國前曾在美國學習和工作六年,然後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學習科學與教育技術學部擔任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六年,兼任學習科學研究所 (Learning Sciences Lab) 教育研究人員。2006年10月起還兼任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客座教授。從他1994年在中國黑龍江省兆麟中學擔任高中化學教師算起,截止到2011年,他已經在中國、美國和新加坡的中國小及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二十二(22)年。

研究專長

張寶輝 博士 張寶輝 博士

張寶輝博士的研究核心為: 套用學習科學等領域的方法 , 研究教育技術支持下的系統化的中國小科學教育改革。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計算機模型和可視化技術或移動與無線網路技術支持的探究性科學學習環境設計及學習研究、科學教師教育、非正式科學教育、科學學習評價、教育技術支持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以及科學與技術教育政策的國際比較研究。

學術與社會兼職

2011-至今 新加坡模擬仿真與遊戲研究學會會員

2009-至今 應邀參與國際科學學習研究會(ISLS)學習科學社區委員會的工作

2008-至今 美國科學教學研究會 (NARST) 優秀論文評審委員會委員

2006-至今 華南師範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客座教授

2006-至今 全球華人計算機套用學會(GCSCE)執行委員會委員

2000-至今 美國教育研究協會(AERA)會員

2000-至今 美國科學教學研究會(NARST)會員

1997-1998 中國化學會成員

在所在大學及其本人的研究領域,張寶輝博士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關注。他被邀請擔任7個國際英文學術期刊的評審委員及《國際科學教育》(IJ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國際環境與科學教育》(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Science Education) 、《科學教師教育》(Journal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編委會委員。此外,他還應邀參與了多個國際學術組織的委員會、應邀參與並組織了多個國際學術會議。 迄今為止,先後在9個國家進行過學術交流,其中包括若干大會邀請報告。他還作為聯絡人和翻譯多次參與邀請中國學術界同行訪問美國和新加坡或國外學者訪問中國, 為促進國際間學術交流做出了貢獻。

工作履歷

2014年1月 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2011—2013 中國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05—至今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學習科學與技術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學習科學研究所教育研究人員。

2003—至今 中國科協青少年部特約研究員,進行教師職業培訓。

2004—2005 密西根大學教育學院及中美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進行科學教師的職前培訓和中美比較教育研究。

2003—2004 美國匹斯堡大學學習與發展研究中心(LRDC)及卡耐基·梅隆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9—2003 1999年赴美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與科學教育博士學位。導師為著名科學教育專家周·克瑞柴科 (Joseph Krajcik) 教授。密西根大學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研究生科研助理。密西根大學教務處獎學金資助研究生科研助理。

1994—1999 1994年獲得北京師範大學化學教育專業碩士學位,導師為著名化學教育專家劉知新教授;畢業後留校擔任化學系化學教育專業講師,教學、研究和學生管理工作。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校團委宣傳部長並負責成立北京師範大學大學生科技活動中心。

1989—1991 黑龍江雙城兆麟中學化學教師兼學校團委副書記。

教育科研

張寶輝博士長期以來致力於套用學習科學等領域的方法,進行教育技術支持下的系統化的中國小科學教育改革的研究。在美國及新加坡曾主持或參與多個教育技術套用於科學教育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張博士在新加坡主持的第一個項目是 計算機模型建構與可視化軟體支持的國小科學探究活動及學習 (研究經費5萬新元) 。該項目是國際上利用計算機建 模與可視化軟體支持國小科學學習的比較早的項目之一。他主持的項目還包括 計算機模型建構與可視化軟體支持的探究活動及科學學習(化學、物理 、 生物) (新加坡教育部,研究經費20萬新元),項目名稱簡稱為 “MVT”。在“MVT”前期研究的基礎上,該項目的後續研究 “MVTII”獲得繼續經費25萬新元;研究重點為如何保持和擴大已有的科學教育創新模式。作為四個項目中科學項目的主持人,參與新建學校:新加坡科學與技術學校 (SST) 。科學項目的經費大約為75萬新元,主要用於開發一個將模型和可視化技術融合於合作探究學習的網路環境。到目前為止, 作為項目主持人 (PrincipalInvestigator) 已獲科研經費相當於人民幣600多萬元。作為項目的合作負責人之一 (Co-PI),參與的另一個項目是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 (NRF) 的移動通訊技術套用於正規和非正規國小學習的國際前沿性課題,項目經費相當於人民幣500多萬元。 在近10多年的學術研究中,他曾經多次在美國、加拿大、中國 (大陸和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及歐洲 (法國、德國、 荷蘭) 等國家和地區,通過參加學術會議以及進行學術交流的形式報告自己和同事的諸多研究成果。自1997年至今, 作為與中國及國際同行合作的成果, 已經發表20多篇中英文學術期刊論文, 其中包括6篇SSCI英文論文及7篇CSSCI中文論文;9篇中英文學術著作章節; 40多篇經同行評介的英文國際會議論文;受邀在9個國家和地區做了近30場學術報告。目前正在和各項目組成員分析和發表過去五年的及正在收集的研究數據。他與同事的合作文章主要發表於《科學教育》(ScienceEducation) 、《科學教育研究》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計算機與教育》(Computer &Education) 、《英國教育技術》(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計算機輔助學習》(Journal of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 《國際科學與數學教育》(IJS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國際移動學習與組織》(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obile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 、《教育技術》(EducationalTechnology) 等英文學術期刊及《課程教材教法》、 《中國電化教育》、 《現代教育技術》、《中國教育技術》、《開放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中國考試》、《化學教育》《化學教學》等中文學術期刊。

教學

在教學方面,張寶輝博士設計和講授了一系列教育技術套用於教育,尤其是科學教育專業的師範本科及研究生課程。在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曾指導過分別來自中國北京師範大學由教育部留學基金資助的、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北科羅拉多大學由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交換博士生共三名, 在自己的項目中培養博士後研究員三名, 目前指導國立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碩士研究生各一名。

(發表文章請參見張寶輝博士的詳細英文履歷; 百度或谷歌搜尋關鍵字: 張寶輝, 新加坡, 教育或Zhang Baohui, Singapore, Educatio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