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西關清真寺

張家口西關清真寺

張家口西關清真寺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西關,清雍正年間當時教民捐資興建了清真寺,占地約2.5畝,有房48間,為張市最早的清真寺。

歷史沿革

西關清真寺於清雍正年間(1723 —1735年)下堡(現堡子里)的西關人口繁衍增多,教務活動也日益頻繁時建。

規模建制

張家口回族建寺的年代,基本上就在遷人的年代。解放初期張家口市共有清真寺11座。其中市內6座,宣化城5座。

教民多為本地人,即元、明、清以來久居張市及其近縣(懷來縣,琢鹿縣)的,其“高目”有肖、鄭、來、王等姓,如肖姓(大戶)便是明末清初來張逃荒的河北滄州肖家莊人氏。

地理交通

河北省張家口市西關。

其它相關

經商來張居住的回民。公元1429年築張家口堡(下堡)。1613年築來遠堡(今為上堡市圈),張家口就是在這“兩堡”上發展起來,成為蒙漢民族貿易交往的中心,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塞北重鎮,工商巨埠。張家口成了牲畜、皮毛等商品轉運集散的必經之路。回族善於經商,在此興旺發達的貿易環境的吸引下,山東、河北、河南及西北的回民,先後紛紛來此定居下來。或搞分蒙交易;或趕著駱駝做長途販運;或做牲畜交易,還有經營皮毛、畜產品、製造業(皮毛作坊或鞍韂馬具作坊),或做飲食業及挑擔小本生意。回民遷入張市最多的一次是京張鐵路修通後(民國初年),張家口開發了橋東區(火車站在橋東區)。河北省大廠、三河縣及北京市回民先後遷來,形成了土爾溝的“京東坊”。

直到解放前後張家口市內回民來源仍有“三大流”之稱:即“西北坊上”(指陝、甘、寧),“京東坊上”,及“本地坊上”(指早期來張的回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