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輝

張安輝,2004年,在長春市寬城區教育局工作。2007年,任長春市第二十七中學校長。2010年,任長春高新興華學校校長。他直面挑戰,身先士卒,帶領全校員工促進學校發展。

簡介

2004年,在長春市寬城區教育局工作。
2007年,任長春市第二十七中學校長。
2010年,任長春高新興華學校校長。

挑戰

因為他有教育家的夢想,有敢作敢為的氣魄,有絕不服輸的精神。3年後,他所管理的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又接受了新的挑戰,成為一所5校合併後的新學校的校長,一切從頭再來。面對一次次挑戰、一次次考驗,他坦然道:人只有在挑戰中才能進步,只有在考驗中才能成長,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我願做時代的弄潮兒,乘風破浪,永向濤頭立。

2007年,在寬城區教育局工作已經3年之久,深受同事領導歡迎的他,經過深思熟慮,向組織提出請求,到基層去,到一線去。7月,他隻身一人來到長春市第二十七中學任校長一職。訊息炸出,朋友驚異,紛紛問他在教育局坐辦公室工作多清閒,為什麼要到基層當校長?既然想當校長,為什麼不選擇一所城裡學校,而到偏遠的農村去?面對大家的疑問,他從不解釋,因為他知道他的解釋只會讓大家更不解,所以總是一笑置之。但他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人生平庸,他想乾一番事業。

實事

上任伊始,他通過“望、聞、問、切”(眼看、耳聽、探問、診斷),調查了解學校現狀及存在問題。針對學校自身情況與多方實際,他為學校制定了“一二三辦學目標”——一年內,把學校辦成農村一流學校;二年內,把學校辦成區示範學校;三年內,把學校辦成集示範性、開放性於一體的學生喜歡、家長放心、人民滿意的學校。
張校長深知作為一所農村學校,要想發展,首先要改善辦學條件。為此,他多方奔走,籌措資金,完善了學校計算機網路教室,實現一生一機;建立教師電子備課室,供教師進行網上教育資源查詢、教師遠程教學備課;建成多功能室,可容納200人進行學習、培訓;建起校園網路系統、校園網站及校務信息平台,並為每個科室配備電腦,實現無紙化辦公。為班級安裝多媒體電教設備,實現教、學的全面電子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發展,因此加強硬體投入的同時,他又把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工作的重心來抓。他要求所有
教師必須樹立五種意識:學習意識、管理意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競爭意識。他常說:學習是基礎,管理是手段,質量是核心,服務是形象,競爭是機制,只有當教師樹立了這五種意識,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才能更好地為廣大學生服務,從而最終實現學校的長足發展。為了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設施的作用,他定期組織專業人士對全校教師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使教師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工作和教學的能力。在這所學校每一位教師都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每一位學生都享受到現代化教學手段帶來的快樂。

敢為人先辦科普教育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讓國人體驗到地震的破壞力之大,也使人們清醒的意識到地震離我們並不遙遠。地震科普作為一個重要課題引起地震部門、新聞媒體,以及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緊急事務處理機構的高度重視。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這一國情決定了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決定了防震減災在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
青少年學生是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的重要對象。學校作為是教育單位,應當在科普、公共關係,以及地震教育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進入資訊時代,學校的科普教育更應充分利用新技術提供的條件,關注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有關的重大科學問題,在減輕地震災害、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努力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此,張校長把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作為提升學校科技特色水平的重要途徑,將防震減災創新實踐活動根植於人文教育的土壤之中,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學以致用,通過系列科普探究活動,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以充分調動公眾志願參與科普服務的積極性,達到增強防震減災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
自2008年5月起,在國家、省、市地震局的正確指導下,在寬城區委區政府、區科技局、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僅用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創建工作,並先後評為寬城區防震減災科普示範校、長春市防震減災科普示範校、吉林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校、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搭建平台展師生風采

學校在變化,師生在變化,如何讓家長、讓社會、讓更多的人看到學校日新月異的變化,看到師生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風采?張校長一直在苦苦思索。終於他找到了合適的平台:創辦校報,讓學生的文字變成鉛字,讓學生的身影印在報紙上,讓更多的人了解學校。張校長几經思考,把報紙命名“己任”,希望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每一名學生都能盡己之責,擔己之任,創無悔人生,其用心之良苦
令所有人感嘆。而在創辦校報之初,沒有專業的編輯,張校長則親自擔任技術指導,進行排版設計,審稿校對;終於一期期《己任校報》與師生、家長見面了;辦校園藝術節這是張校長為師生找到的另一個平台,但是談何容易?這之前學校連一位專業音樂教師都沒有,學生很少上音樂課,校園裡根本聽不到歌聲。沒有老師就招聘老師,學生不會唱不會跳,就多練習,一定要把校園藝術節辦成功。於是經過半年的精心準備,刻苦訓練,2010年9月,當全校師生紛紛登台進行精彩表演時,到場的領導、嘉賓、家長掌聲雷動,經久不息。事實證明,張校長只要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成功。

殫精竭慮迎全新挑戰

2010年末,為整合教育資源,最佳化教育結構,落實國家提出的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創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號召,根據高新區教育發展總體規劃,高新區政府將高新北區長春市第二十七中學與隆西國小、希望國小、陽光國小、興華國小合併,命名為長春高新興華學校。張安輝出任興華學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合併後的學校規模變大了,但情況也變複雜了,中國小一體化,九年一貫制。“學校首要的工作是強化穩定,加速融合,認真整合,有層次地快速發展。”但這對張校長來說卻是巨大的考驗。“我必須全身心地投入,不能稍有懈怠,因為校長的思想和行為影響著學校工作的全局。”他堅定地說。從合校的那一天起,他就以特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事無巨細、身體力行地投入到學校工作中,常常很晚才下班,回到家中還要不顧疲勞地去整理和設計學校的發展前景、策略和措施。如何梳理整合?如何理性科學地促進學校發展?這些問題常常讓他夜不能寐,也讓他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但他沒有一句怨言,因為工作需要,他必須身不由己的全心全力地投入。
領導班子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力量,為了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就必須加強領導班子的建設。為積極探索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張校長採取民主選舉、公開競聘的形式,最佳化幹部隊伍,形成了一支年輕有為、開拓創新、勇於拼搏、能抓會管的領導班子。每次在班子會議上,他都強調,大家一定要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把工作抓緊、抓實、抓好。要廉潔自律、精誠團結、無私奉獻,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
教師隊伍建設是關係學校發展進程和水平的決定因素,是學校的發展之基、競爭之本、提高之源。所以他把打造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管理中永恆的主題。一抓師德修養,二抓業務能力。張校長經常說“教師的高尚師德是育人之本,必須堅持常抓不懈。”學校按照市、區教育局檔案精神對教師進行考核,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全方位、多層次、互補性的培訓,同時加強教師基本功和新技能的訓練,側重抓好教師計算機學習和套用新技能的訓練;開展以教學反思和案例分析為重點的校本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鑽研業務的能力;開展師徒結對活動促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積極推行精細化管理。學校實行校長、中層幹部、年級組長、班主任、任課教師目標責任制,定點定職,責權分明,形成人人抓管理,人人當主人的局面。校園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建有全覆蓋遠紅外監控系統,設立值周校長,成立教師護校隊,門衛保全24小時巡邏,外來人員禁止隨意進入,與社區派出所聯手,努力打造平安和諧校園。

身先士卒做師生表率

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這是張校長的做事原則。所以家長會上,他會親自為家長作報告,向家長講安全、講法制、講親職教育方法;周末時,他會開車帶領班主任到學生家走訪;校園內,他會彎腰撿起隨時看見的紙屑;教學樓內,他會樓上樓下巡視;班級里,他會和顏悅色地與學生談心;午夜時,他會在電腦前敲擊鍵盤,記下關於學校發展的奇思妙想。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工作狂,因為他深知自己肩上擔負著師生、家長的期望和囑託。

個人和學校榮譽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學校先後被評為
吉林省電教示範校
吉林省十一五校本科研先進單位
長春市十一五校本科研先進集體
長春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長春市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示範學校
長春市行為規範示範學校
長春市平安校園示範校
長春市骨幹校長
吉林省基礎教育校本科研“十一五”先進個人
吉林省“五五’普法優秀校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