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張季鸞與民國社會》作為名士之“風流”,既非古人所謂詩酒風流,也非如今常見的裙邊風流,而是灼灼才華之風流,傲岸人格之風流,千古道德文章之風薄他除了以時評而名傾朝野外,還有高雅的風度和氣質,更可貴的是不慕榮利,追求自由獨立的精神,清高而有氣骨,被時人所看重,可謂“是真名士自風流”。
作者簡介
李滿星,1965年12月出生於后稷教稼之地,1984年考入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相繼任高校教師、報紙主編,現在西安開發區工作管委會工作。大學時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累計發表散文、隨筆、雜文近100萬字。近年對周秦文化、民國史頗有研究,已出版大文化散文《秦人前世今生》一書,為全國各大高校給大學生推薦讀物。並為陝西省各級黨校及黨政幹部培訓教材。目前正在對周、秦、漢、唐中華元生態文明進行研究。創作《解讀中國人的遺傳密碼》三卷本系列叢書。
書摘
張季鸞與民國社會最新章節試讀:著作權頁:我的父親樂於助人,滿懷悲憫,總是替別人著想,很少想到自己。于右任伯父贈詩,其中有句概括寫照他:“處處忙人事,時時念國讎。”他為人謀事,四行書飛遍全國;提攜教育青年,傾其所知;救助別人從不量力而行,以承擔贍養烈士家屬遺孤為樂事。民初報人曹成甫、邵飄萍慘遭軍閥殺害,父親毅然肩負起贍養撫育烈士遺屬的責任。有年,他在天津,自己生活困難,時逢年關,按月要給曹妻送的生活費仍無著落,為能使曹家安度,他不顧數九寒天,將身穿的僅有一件皮袍送進當鋪,典押所得,及時送到曹家,使曹家母子歡度春節,方始安心。父親平生不求名利為己責,做了好事從不宣揚,這些歷史鮮為人所知,今年來才有所披露。父親辛勞一世,了無積蓄,從不置私產。家母常喜說,我家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地”。家居重慶時,長期借住在我的乾爹康心文汪山府中,報社領導層屢有人勸告,長期租住,人來客往,總不相宜,以父親事業有成、如日中天的聲望也似不妥,關心奉勸他置地建屋。父親認為用大公報社之款為己建屋,大為不妥,婉言屢拒。直到他逝世,我們都租住在康家。父親身後,只有他終其生服務的大公報社,留下的錢財,僅有在他身穿衣衫中取出的十元法幣。遺囑中,對子女也唯托友人們照顧,終其一生,保持了窮新聞記者的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