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6年(1917),於南翔創辦思本國小。同時,經常為上海一些小報、雜誌撰寫文章。並向鄰居評彈老藝人趙正卿學藝。民國10年,被聘任《新世界小報》編輯。未滿一載,因患肺結核咯血自行退職。稍事治療,即去上海西區法華第一高等國小任教。嗣後,又在多處任教,兼以投稿所得,勉可度日。民國21年,上海廣播事業興起,電台播出各劇種戲曲節目,尤以空中書場最受歡迎。經友人介紹,張夢飛承接大中華、東方2家電台的2檔評彈節目。從此,成為專職的電台播唱演員,遂自行改編劇本《契約記》、《花魁女》、連同《珍珠塔》3部唱本,以應付最多時承接4家電台的播演。
民國26年抗戰爆發,播演中斷。民國34年再返電台,重操舊業。甫半年告退,專搞編劇。為專門說唱新書的女評彈家范雪君改編《雷雨》30回、《賽金花》40回。出台後深受聽眾歡迎。
上海解放,為貫徹黨的“推陳出新、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張夢飛改編了《白毛女》、《野豬林》、《三打祝家莊》3個開篇和《李闖王》、《九件衣》、《三上轎》3箇中篇,以及《趙一曼》、《劉胡蘭》等新書為鼓詞,由上海三民圖書公司出版發行。一時,上海評彈界都上演其作品。之後,應著名評彈演員周玉泉約請,改編郭沫若著《虎符》為《信陵君》;應趙稼秋、黃靜芬約請,分別改編《新兒女英雄傳》和《香妃》等彈詞劇本,均獲成功,為當時上海文化界領導和文藝界同仁所一致稱道。
1960年,受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