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昇(992~1077) 字杲卿,夏陽(今屬陝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累官參知政事、樞密使,以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朝以年老辭位,出判許州,改鎮河陽。以太子太師致仕。贈司徒兼侍中,謚康節。其詞僅存2首,筆法冷峻,格調悲涼。
生平事跡
祥符八年(1016年),張昇進士及第,初仕楚丘(今河南滑縣東)主薄。南京留守王曾稱讚他有三公輔相之器,夏竦任陝西經略使時也舉薦他有才華。他的仕途比較順利,先後任過掌管財賦的度支員外郎,掌諸王居址的六宅官,掌涇原、秦、鳳三州兵馬屯戌,訓練、器甲、差役的都監等。他以母親年邁想請求離家近一些,以後當過山西絳州知州、京西轉運使、鄧州知州、戶部判官、開封推官、知雜御史等。
這時,靠侄女張貴妃得寵的張堯佐突然官運亨通,當上了開封知州;張貴妃的親信內侍楊懷敏也被弄進宮中,引起了公議。張昇性格質樸,說話不擇言詞,斥責張貴妃不過是一婦人。她的親信楊懷敏得勢,將不比劉季述好到哪兒去。宋仁宗看到奏章後很不高興,問諫官陳昇之。陳昇之說:“這都是忠直之言,不刺激陛下,陛下會改正嗎?”仁宗方釋然,提拔張昇天章閣侍制執掌慶州(今甘肅慶陽縣),改龍圖閣直學士執掌秦州(今甘肅天水南或陝西南鄭縣)。
當地的少數民族青唐番部藺氈部落,原來一直居住在古渭水一帶,與夏人有積怨,因為害怕而把地獻出去。代理元帥范祥沒考慮那么長遠,決定在那裡建城,那些人怕逼得太緊舉兵反叛了。張昇到任後,請示不要建城。而皇上讓戶部副使傅求審定,認為城不能捨棄,這就形成了戰爭。先由副總管劉煥討伐叛將不能取勝,張昇命其他部將郭恩代替,叛將卻被打敗了。劉煥不僅不給郭恩記功,反告郭恩濫殺老幼,目的是撼動張昇。朝廷命張方平守秦州,調劉煥去涇原,調張昇去青州,準備治張昇的罪。張方平請辭說:“劉煥和張昇的級別就不一樣,今天各打五十板,副帥有錯讓主帥同坐是不對的。”於是,張昇就又留任了。
至和二年(1055年),張昇被召兼侍讀,拜為御史中丞。宰相劉沆因御史范師道、趙汴曾揭露過他的過錯,想報復他倆將其擠出朝廷。張昇即上表為二御史打抱不平。結果皇上反罷了劉沆的宰相,讚揚張昇能切中時弊,敢於仗義執言不怕孤立。張昇說:“我仰托聖主的福當上了侍從,是不孤立的。今天拿著俸祿滋養奢望的臣子多,而赤膽忠心想著國家的少,我真感到皇上孤單啊!”仁宗很感動。原來的契丹主宗真派使者帶著他的畫像來,也想得到仁宗的一張畫像。仁宗的像還沒畫成,宗真卻死了。他的兒子洪基即位,發出邀請,皇上讓張昇出使,並希望交換新主的畫像。契丹卻提出先讓仁宗的像送去他們才給。張昇說:“過去他們是當弟弟的先送給哥哥畫像,現在的契丹主洪基成宋主仁宗的侄子了,咋能讓他伯伯先送像呢?”到底還是契丹新主的畫像送來後才給他。皇佑三年(1051年),張昇被提拔為樞密副使,又二年參知政事,又一年為樞密使,被稱為“樞相”。
當了宰相的張昇仍很節儉,凡上面發一些東西給他,他往往推辭不要。見到仁宗年紀漸老,數次上書勸立太子,終於與韓琦共同擁立趙曙為太子,他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英宗即位以後,擁立新王立了大功的宰相張昇卻屢屢以老辭官。英宗說:“太尉為皇室如此操勞,以後每五天到樞密院看看,進宮見朕不必行大禮。”司馬光上書說:“近年來,老大臣很多人不安心,一些好說事的人會攻擊他們保名奪利。其實,不想進取的年輕少壯也白搭,想幹事的老也無妨。像張昇那樣清直之人,在位上決不會誤事。”但張昇一直請辭,才於治平二年(1065年)七月準罷相養病,四年正月又請他任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後改鎮河陽三城節度使,閏三月以太子太師致仕。誰能想到,入仕五十一年、當了十六年宰相的張昇,退休後竟然“生計不豐”。他回到家鄉陽翟,在嵩陽紫虛谷(位於禹州西部,詳址無考)搭了個草庵,以“荻簾紙張、布被革履”生息。張昇於熙寧十年(1077年)農曆十月去世,時年86歲,被追贈司徒兼侍中,謚曰康節。
代表作品
離亭燕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滿江紅》
無利無名,無榮無辱,無煩無惱。夜燈前、獨歌獨酌,獨吟獨笑。況值群山初雪滿,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饒百歲擬如何,從他老。
知富貴,誰能保。知功業,何時了。算簞飄金玉,所爭多少。一瞬光陰何足道,但思行樂常不早。待春來攜酒殢東風,眠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