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張公者,亦署旭光、弓者,號容堂,1967年生於遼寧興城。現工作於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張公者工作室導師,北京語言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院研究員。
曾在“第四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中獲獎,在“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獲“全國獎”。多次策劃主持學術論壇、書畫活動與展覽評選,主編藝術類圖書。曾發表數十萬字的學術論文及創作隨筆。
著有《一印一世界》(中華書局)、《藝林人物》(商務印書館)、《面對中國畫》(上海書畫出版社)、《坐而論藝》(文匯出版社)、《容堂藝語》、《張公者詩文書畫印選》(文化藝術出版社)、《書學麈談》(西泠印社出版社)、《容堂詩書畫印》(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作品集有《張弓者篆刻選》(榮寶齋出版社)、《張公者書法篆刻作品精選》(榮寶齋出版社)、《張公者畫集》(榮寶齋出版社)、《西泠印社中人·張公者》(西泠印社出版社)、《張公者篆書集詞牌百聯》(河南美術出版社)等。
腹有詩書氣自華(韓少玄)

若細心地考察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成功者,似乎不難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些人,他們從不會被某具體、單一的專業所束縛,相反的是,他們往往會同時選擇在不同的領域施展自己的才華並有所作為。張公者就是這樣一個人。張公者有著多重的身份,首先他是深得同道期許的當代著名篆刻家,但他的藝術創作並不僅限於篆刻,因為他還是頗有才華的詩人、書法家和畫家,是詩、書、畫、印四全的複合型當代藝術家。在創作之外,他又是《中國書畫》雜誌的創始人之一、主持《中國書畫》的編輯工作,是造詣深厚的書畫雜誌編輯,同時他還擔負著很多的社會事務,奔走操勞,為當代書畫藝術做了很多的事情。
對於書畫印的創作者來說,有一個亘古不移的定律——在書畫篆刻藝術創作的最高最深的層面上,最寶貴的不是技巧技法,而是創作者的學問、修養、思想境界、人格修為的積澱。所以,有論者認為書畫創作到最後藉以評判的依據就是學問,不無道理。對這一點,張公者有著很清醒的認識,他在二十幾歲曾發表文章說“修養不僅是品質和知識,它應是全面的,包括閱歷、眼力、個性等等。品質關係到能否用心於藝,能否甘於寂寞,能否不為名利所誘惑……”事實上,作為藝術創作者,張公者一直都是如是要求自己的。

張公者所具有的一些可貴的品質是不能不提及的。具體來講,首先是他治學的嚴謹。在從事書畫篆刻創作和編輯工作的同時,他博涉文字學、書畫史論、印學史論等諸門學問,為學秉承言必有物、言必有據、大膽立論、小心求證的治學態度;其次是他的勤于思考以及對於當下書畫藝術存在現狀的關注。真正的學者不同於只會掉書袋的迂腐書生,因此他們往往會同時具備思考者的素質,習慣於獨立思考且精於思考、勤于思考。對於學術、以及當下書畫藝術界所出現的種種現象和問題,張公者絕不盲從他者的言論,而總是在經過深入的思考後得出自己的結論,也正是由於如此,他對書畫篆刻藝術、書畫媒體、藝術鑑賞以及書畫藝術市場的思考和觀點廣為同道接受和稱許,並且也備受尊重;再次是他在詩詞創作以及寫作上的實踐。陳振濂先生曾經說過,優秀的書畫家不一定同時又是學者但一定應該是詩人,可見詩詞創作同書畫創作的關係非同尋常。這是有道理的,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唯有音樂(包括)和詩歌堪稱是最純粹的藝術,因為只有這兩種藝術形式最能夠真實徹底的表現人的情感與性靈,而其他藝術形式的優秀作品也必然會兼具樂舞精神和詩的韻味。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古往今來優秀的書畫家通常又是優秀的詩詞大家,詩詞創作給予他們的書畫創作與更深厚的底蘊,張公者深諳此道,勤於吟詠、樂此不疲,不僅格律精謹、且時有佳作。張公者亦擅為文,如其《一印一世界》中所收錄的隨筆,行文言簡意賅、清新雋永而意蘊悠長,頗具六朝小品文風神。
他曾經用名弓者,後來改作公者。從弓者到公者的轉變,我想,並不是偶然的,體現著他為人、為藝從鋒芒外露到內斂升華的一個過程、一種境界。作為弓者和公者的他有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有著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
“弓”者,蓄勢待發、欲有所作為,這是作為藝術家的張公者,於書畫印創作灑脫不羈從而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也奠定了在當代書畫印創作中的位置;“公”者,甘為他人做嫁裳、無為而無不為,這是作為書畫編輯的張公者,兢兢業業、淡薄從容,從而贏得了尊重。其實無論是弓者還是公者、也無論是無畏還是無為,他沒有任何的偏向,他把兩種人生同時演繹著,他也如是演繹著屬於自己生命的精彩、藝術的精彩、事業的精彩。
可以看出,張公者一直在秉承著某種東西,比如堅韌、熱情和智慧等等,一以貫之,並且久而久之這些東西逐漸的沉澱、升華成為一種內在的品格和氣質。應該說,當一個人找尋到並且具備了屬於自我的一重品格和氣質的時候,他才真正有理由無愧於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和事業。無論是作為藝術家還是作為編輯,張公者都堪稱優秀,或許,也正是由於他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那種不無高雅、高貴氣息的品格和氣質。在藝術里,這種東西被叫做風格。
著作
《面對中國畫》(上海書畫出版社)、《坐而論藝》(文匯出版社)、《容堂藝語》、《張公者詩文書畫印選》(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作品集有《張弓者篆刻選》(榮寶齋出版社)、《張公者書法篆刻作品精選》(榮寶齋出版社)、《張公者畫集》(榮寶齋出版社)、《西泠印社中人·張公者》(西泠印社出版社)、《張公者篆書集詞牌百聯》(河南美術出版社)等。
學術活動
1987年,在“全國青少年書法篆刻第二屆神龍杯大獎賽”中獲真、草、隸、篆、行書五種字型及篆刻“全能銅獎”。
1988年,章草作品入選“首屆中國新書法大展”。
1992年,在“第四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中獲最高獎。

1992年.在“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獲“全國獎”(最高獎)。
1993年,系列評論文章“印苑擷英”在《書法導報》連載。
1995年,系列文章《漠塵草堂印話》在《書法報》連載。
1995年,創辦張弓者藝術學校。
1996年,參加“首屆新概念篆刻邀請展”。
1998年,參加“20世紀書法大展”。
2000年,榮寶齋當代印譜系列叢書——《張弓者篆刻選》出版。
2003年10月,與朱新建、明瓚、顧工、陳震生、譚雲舉辦“藝概——中國書畫六人展”。
2003年12,往新加坡書法國際書法展。
2003,12,在香港拜訪饒宗頤先生。
2004年1月,在釣魚台國賓館主持《中國書畫》年會。
2005年1月,參加中央電視台《藝術品投資》專家點評。
2005年4月,與鄒濤、董國強、許雄志在日本舉辦書畫展,訪問日本。

2007年,參加中國美術館學術論壇
2008年9月,在神舟七號飛船上載有篆刻作品《人和》、《和平和氣和諧》(印稿)
2008年10月11日,7點浙江衛視《藏家》播談徐悲鴻(下)
2009,4,16“張公者書畫篆刻展”在山東濰坊中百美術館舉行
2009,5,在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講座
2009年11月,參加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六周年學術研討會。
2009年12月,在中國國家畫院講座。
2010,2,24,在中央民族大學給美國學生講書法。
2010年4月10日,主持“盧沉周思聰學術研討會”。
2010,8,28,主持“《九成宮禮泉銘》與歐陽詢楷書藝術論壇”
2010,10,2,參觀羅浮宮(法國巴黎)
2010.11.28.主持“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2010論壇”。
2010,12,12,主持“宣紙與中國書畫藝術論壇”
2011,9,19,與台灣羅芳教授共同主持海峽兩岸書畫研討會。
2011,10,參觀台北故宮博物院。
2011,11,11,在四川大學做講座。
2011.12.15,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講課。
2012,3,2,在北師大講座。
2012,10,參觀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2012,10,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值得收藏的文字——國際當代漢字書法藝術展”上的發表演講。
2012.12吳悅石、范揚、張公者書畫聯展在濰坊市博物館開幕 。
2013,3,9,在中央美術學院講座。
2013,3,21,“張公者詩書畫印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 。
2013,10,在印尼參加"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展"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4周年活動。
2014,3,獲得“2013中國書壇最具影響力評選網路盛典”年度十大書家。
2014,3,25,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講座《中國書畫的收藏與鑑賞》。
2014年5月23日,在故宮博物院參加第八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藝術家”評選及頒獎。
2014,6,1,參加中央電視台《一錘定音》專家點評。
2015,10,隨國家畫院考場敦煌、新疆等地。
2015,11,與范迪安共同主持“劉彥湖篆刻展研討會”。
張公者詩文書畫印選
曾在“第四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中獲獎,在“第五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獲“全國獎”。多次策劃主持學術論壇、書畫活動與展覽評選,主編藝術類圖書。曾發表數十萬字的學術論文及創作隨筆。
人物評述
張公者是一個學者型畫家,也是書畫家當中有學問的藝術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2013年3月)
師漢尊秦筆意醇,斕斑古墨率天真。當風吳帶仙衣舞,又見宓妃是洛神。
——馮其庸《題張公者篆刻(2004年)
壯美閎約,姿態橫生。
——方增先《與張公者函》(2003年9月)
金石味厚,造像含情,邊款行草尤奇。
——周汝昌《題張公者篆刻》(2003年3月)
張公者是一個學者型畫家,也是書畫家當中有學問的藝術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2013年3月
公者是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多年來在藝術研究、創作、傳媒出版這些方面做出了較為突出的成就。我知道他早年是從篆刻入門。他也做詩,他的詩格律謹嚴,常作長風歌行一類,古意盎然。他的書法初寫篆書,追求秦漢一路,在古樸渾厚之間更有婉約婀娜。他的行草受篆書和章草的影響,靈逸,追求一種文人意境;他也寫楷書,他的楷書追摹魏晉聖唐風,骨力強悍,一片正大氣象。他的篆刻在業界是備受推崇的,其篆刻作品在平實中多了一種靈動,具有漢印的中正氣象,這正是我所喜歡的一種風格。他的繪畫作品更多是對文人畫意境的追求,筆調輕鬆空靈。作為一個廣涉文字學、書畫史學和印學、史論學的年青人,這都從客觀上為其提供了作為媒體出版人所需的知識面和文化資源。
——馮遠
即便是過去的文人,也不一定都對書法下過較多的功夫,但他們的字自有一種真味,受到識者的珍愛。這原因就在於書法和詩文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書法和詩文最終要表現的都是作者本人的氣質和情感。公者精通書法,餘事為詩,他的書法講究格調,既沉靜而又大氣。他把對書法的理解帶到了詩里,則他筆下的詩句自然也就力避塵俗,他的詩追求意境——當然這也可看作是得益於他繪畫的修養,他的詩往往表達出一種高遠的見識和高曠的襟抱——斤斤於字句的人反而容易欠缺這一關鍵點。從詩中可以讀出公者的志趣,想見其為人。
——鄭雪峰
學術文章
書畫與學養
張公者
中國書畫是學養的藝術。

學養包括專業內與專業外兩方面。
從事一門學科首先要具備專業修養。作為書畫家,第一方面(專業內)要具備的學養就是對書畫史論的掌握。熟諳書畫史,知道書畫發展的正變,掌握其中的規律。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找到創新的途徑,才不盲目。另一方面(專業外)的學養則包括人的襟抱、閱歷、知識、眼界、性情等等。襟抱能決定一個人作品境界的高低。心胸寬廣之人,作品方能大氣。閱歷與見識會提高眼光,分辨美醜。知識面廣可以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人們對專業內修養更重視,專業外的學養常常被忽視,而往往是專業之外的學養好的人,專業本身會做得更好,“功夫在詩外”。具備專業外的學養會使作品表現出更寬廣更深刻的內涵。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米芾、趙孟頫、元四家、明四家(明四家中仇英修養一般,其畫格調亦在其他三位之下),董其昌、青藤、白陽、八大、石濤等等,無不具備相當的字(畫)外修養,至吳昌碩、齊白石皆詩書畫印俱能。這些大家並非都是具有很深的學問,但其學養則足夠使其成為大書畫家。
2012年2月26日(原文發表於2012年5月19號《美術報》)
其自作詩有:五台月夜、枝頭、雁門關、嚴子陵釣台、平湖秋月、登盱眙第一山逺眺淮水、壬辰夏與鄭雪峰大雨中訪愚溪等。
五台月夜
五台清涼境,明月菩薩項。
雲來月閉關,雲去月出定。
(2010年)
代表作品




